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志伟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白头鹎
  • 1篇冬季水鸟
  • 1篇亚种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境
  • 1篇生境选择
  • 1篇生物学
  • 1篇水电
  • 1篇水电工程
  • 1篇水鸟
  • 1篇四川山鹧鸪
  • 1篇青藏
  • 1篇鹧鸪
  • 1篇习性
  • 1篇鸣声
  • 1篇繁殖
  • 1篇繁殖习性
  • 1篇巢址
  • 1篇巢址选择
  • 1篇城市

机构

  • 7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余志伟
  • 4篇胡锦矗
  • 2篇郭延蜀
  • 2篇陈伟
  • 2篇郭宗明
  • 1篇郝海邦
  • 1篇张文广
  • 1篇胡杰
  • 1篇李操
  • 1篇王育章
  • 1篇张君
  • 1篇于同雷
  • 1篇周友兵
  • 1篇张璟霞
  • 1篇刘延德
  • 1篇于德芳
  • 1篇宁继祖
  • 1篇韩艳良

传媒

  • 4篇动物学杂志
  • 3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红嘴山鸦青藏亚种鸣声的初步探讨
2008年
2006年10月,在四川省若尔盖县铁布自然保护区,对红嘴山鸦鸣声进行了记录并将其主要鸣声进行了声谱分析。非繁殖期红嘴山鸦具有联络、呼唤、应答、报警、惊叫和集群觅食鸣声6种叫声,其中联络和报警声最为常见,呼应声和应答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获得了联络、呼唤、应答、报警、惊叫和集群觅食鸣声6种叫声的语谱图及其频谱特征。初步探讨了红嘴山鸦的鸣声与其相应行为之间的关系。
韩艳良郭延蜀宁继祖于德芳余志伟
关键词:鸣声
四川南充市白头鹎的繁殖习性及雏鸟的生长发育被引量:11
2006年
2005年3~8月对南充市的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了其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白头鹎于3月底开始营巢,营巢期(6±1)d,4月初产卵,一般为(3.50±0.50)枚,孵卵期(11±1)d,巢内育雏(13±1)d,雏鸟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用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拟合度高,体长、翼长及10日龄前体重等生长曲线均呈“S”型。
陈伟郭宗明胡锦矗余志伟
关键词:白头鹎繁殖习性生长发育
嘉陵江中游冬季水鸟的调查被引量:11
2006年
目前嘉陵江“全江渠化、梯级开发”水电工程正在区段性实施中,因而嘉陵江出现了已经蓄水发电的渠化江段和尚未进行改造的江段.2004年12月~2005年2月选取嘉陵江中游有代表性的渠化江段和尚未进行改造的江段用固定样线法对沿江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了水鸟38种,其中留鸟13种,占34.2%;冬候鸟25种,占65.8%,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相比,冬季水鸟减少了10种.统计分析表明,已经渠化的江段和尚未进行改造的江段相比水鸟的种类及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主要是水电工程改变了沿江水鸟的栖息环境.
郝海邦郭延蜀于同雷刘延德余志伟
关键词:冬季水鸟水电工程
四川鸟类一新记录——绿胸八色鸫被引量:3
2007年
王育章胡锦矗吴天勋余志伟
四川南充市城市白头鹎的巢址选择和巢材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2005年3~9月,在四川南充市对白头鹎巢址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白头鹎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7种,依次为巢位高度需求因素、栖位因素、巢上隐蔽因素、食物因素、种竞争因素、种内竞争因素、水源因素;其巢材较为广泛。
陈伟吴映梅胡锦矗余志伟郭宗明
关键词:白头鹎巢址选择
四川山鹧鸪的分布及生境选择被引量:18
2003年
研究了四川山鹧鸪 (Arborophilarufipectus)的分布区域和栖息地的生境 ,认为四川山鹧鸪的分布范围比已知的要大 ,但其实际分布区呈明显的岛屿状 ,显示出生境的破碎化 ;指出四川山鹧鸪的适宜生境是原始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具有较大常绿落叶阔叶乔木树种盖度的多年生次生林 ,亦可选择部分人工林 ,而对地表灌丛密度大的次生幼林以及人工幼林生境不喜好。由于天然林的禁伐和生态林的管护 ,四川山鹧鸪的栖息地趋于稳定并有所扩大。但四川山鹧鸪仍然处于濒危状态。
李操胡杰余志伟
关键词:四川山鹧鸪生境选择
四川南充崖沙燕的洞巢生物学被引量:4
2004年
20 0 3年 2~ 6月 ,通过观察法对崖沙燕福建亚种的洞巢进行了考察。崖沙燕巢多筑于水边沙质硬土悬壁的沙土与黄壤交错的沙土层 ,且主要选择在沙土顶部与黄壤交界的部位啄洞营巢 ,喜利用旧巢洞。巢洞呈椭圆形、坑道状 ,多单洞道 ,洞末端扩大成椭球形巢室 ,具巢的洞深 ( 64 3 8± 1 1 73 )cm(n =5 0 )。巢室内外温度差异大 ,而巢室内昼夜温度稳定。繁殖力高、体型大的个体占据中心区深洞繁殖 ,巢多呈半圆状。窝卵数 ( 3 89± 0 92 )枚 (n =3 6) ;多数巢内有一枚卵未孵出 ( 63 3 %) ,孵化率 83 0 4%。
周友兵张文广张璟霞张君胡锦矗余志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