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斌
-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基础上的鼻咽癌计划靶区外放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利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KBCT)研究鼻咽癌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范围,推算鼻咽癌计划靶体积外放范围。方法通过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利用kV-KBCT获取扫描图像,采用灰度配准和骨性配准与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150例鼻咽癌患者的摆位误差数据,推算鼻咽癌计划靶区(PTV)大小。结果利用PTV计算公式,放疗前X、Y、Z 3个坐标方向的外放距离分别为:灰度配准0.5、0.4、0.8 mm,骨性配准0.1、0.5、1.7 mm;放疗后X、Y、Z 3个坐标方向的外放距离分别为:灰度配准0.4、0.5、0.9 mm,骨性配准0.1、0.9、2.0 mm;治疗前后两种配准方式3个坐标方向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GRT指导鼻咽癌放疗时,PTV为3 mm是安全的,kV-KBCT是一种有效的影像指导设备。
- 陈意标张汉雄蒋振东俞海东马天斌陈爱辉谢有海张坚刘挺朱文标
- 关键词:鼻咽肿瘤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摆位误差
- 鼻咽癌锥形束CT引导方案与摆位误差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过程中锥形束CT(CBCT)引导方案摆位误差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在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放疗的87例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放疗期间采用Elekta Synergy S型直线加速器配备的千伏级CBCT行10次治疗前扫描,分析左右(X)方向、头脚(Y)方向、垂直(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变化规律。结果随着CBCT扫描次数的增加,鼻咽癌患者X方向、Y方向10次摆位误差均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Z方向前6次摆位误差均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从第7次开始,Z方向的系统误差呈增大趋势,第7、8、9、10次的系统误差依次为0.140、0.292、0.461、0.640 mm,且前7次摆位系统误差组间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232,P=0.019),前8、9、10次摆位系统误差均值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连续的CBCT可以降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根据摆位误差变化规律选择合理的使用频率是鼻咽癌较理想的CBCT引导方案。
- 陈意标张汉雄蒋振东俞海东马天斌陈爱辉谢有海张坚刘挺
- 关键词:鼻咽肿瘤影像引导放疗锥形束CT摆位误差
- 两种放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常规调强放疗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共132例临床资料,其中62例接受常规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另70例接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方案治疗(试验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危及器官最大/平均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神经及视交叉危及器官最大/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耳、脑干和脊髓危及器官最大/平均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急性腮腺损伤和听力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调强放疗方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放疗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整体疗效接近。
- 胡丹马天斌陈志杰刘伟通林燕彬张汉雄黎荣光
- 关键词:调强放疗鼻咽癌疗效安全性
- 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算法在鼻咽癌放疗摆位中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探讨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算法在鼻咽癌放疗摆位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单曝光定位照相技术,应用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算法对射野图像进行增强,把增强后的图像与计划系统中的DRR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射野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主要的骨性标志。在摆位质量控制中可以检验出射野图像与DRR图像的射野中心的位移变化。结论单曝光定位照相技术结合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算法可以减少鼻咽癌放疗摆位误差,确保放射治疗计划准确的实施。
- 俞海东蒋振东马天斌
- 关键词:图像配准
- CT与MR图像融合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大体肿瘤靶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于鼻咽癌放射治疗大体肿瘤靶区中应用CT与MR图像融合,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01月至2019年11月,选择30例于梅州市人民医院实施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依据检查方法存在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的检查方法为CT扫描技术,观察组采用的检查方法为CT与MR图像融合技术,比较两组靶区平均体积和各分期鼻咽癌肿瘤靶区体积差异。结果观察组的靶区平均体积为(45.58±20.64) cm3,大于对照组的靶区平均体积(29.19±19.13) cm3(P<0.05);观察组在T1、T2、T3期中的鼻咽癌肿瘤靶区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T4时期两组鼻咽癌肿瘤靶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大体肿瘤靶区中应用CT与MR图像融合具有显著效果,兼具了CT与MR两种技术的优点,能够显示的靶区平均体积更大,在T1、T2、T3期可观察的鼻咽癌肿瘤靶区体积均大于单独使用CT扫描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 张坚陈意标马天斌范伟雄
- 关键词:鼻咽癌体层摄影术
- 通过有规则的布置子野解决全中枢放疗射野衔接和剂量冷热点被引量:7
- 2020年
- 全中枢放疗,也称全脑全脊髓放疗(craniospinal irradiation,CSI),是播散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照射范围包括全脑和全部脊髓,具有靶区长,体位固定范围大,患者自主性差,摆位重复性差等特点。常规加速器照射野范围只有40 cm×40 cm,只能通过多中心多个照射野衔接解决照射野范围不足,一直以来放疗工作者都在探索方法解决照射野衔接处靶区剂量分布不均匀和实际照射过程中形成的剂量冷热点问题。现有措施大多数只能解决计划中靶区剂量分布不均匀和适形度差的问题或者寻找更好的定位方法提高摆位精度,所有措施对摆位风险的降低都不够明显。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能显著减少因摆位误差造成剂量冷热点的CSI计划射野衔接方法,以满足临床CSI剂量学要求。
- 马天斌蒋振东俞海东张汉雄陈意标胡丹张坚孙建达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照射野摆位误差播散性体位固定
- 探讨鼻咽癌调强计划剂量分布和验证通过率受摆位误差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在鼻咽癌放疗中,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扫描得出摆位误差,探讨摆位误差对鼻咽癌调强计划剂量分布以及验证计划r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鼻咽癌患者,每例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10次CBCT扫描,共扫描250次。把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融合配准得出X、Y、Z等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然后把摆位误差数据分别模拟回计划系统中的调强计划和验证计划中。重新计算调强计划分析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的变化、重新计算验证计划并传回Delta4三维剂量验证软件中,分析验证计划r通过率的变化。结果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为(-0.05±1.23)mm、(-0.48±1.66)mm、(0.59±1.23)mm。计划靶区的最大剂量(D_(max))比原计划高(P<0.05)、靶区98%的体积剂量和平均剂量比原计划低(P<0.05)。脊髓、脑干、视神经、视交叉、晶体再计划的最大剂量和腮腺50%的体积剂量都比原计划高(P<0.05)。验证计划各射野和总剂量的再r通过率比原r通过率低(P<0.05)。结论摆位误差使鼻咽癌在放疗中靶区剂量的减少和危及器官剂量的增加,造成治疗增益比的下降。而使验证计划r通过率的降低也反映出其对实际治疗的影响。因此放疗前的摆位误差校正是非常有必要的。
- 俞海东蒋振东陈爱辉马天斌张海强
- 关键词:摆位误差
- 宫颈癌术后患者静态调强放疗及旋转容积调强放疗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对比分析静态调强放疗(IMRT)及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治疗子宫颈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颈癌术后需行放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治疗需要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IMRT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VMA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毒副作用出现情况及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直肠、小肠V40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小肠V20、V30及膀胱V20、V30、V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及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与采用IMRT技术比较VMAT技术能更有效地保护危及器官,减轻患者放疗相关急性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
- 刘雅胜郑志坚马天斌罗金锋
- 关键词:子宫颈癌
- 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后调强适形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由2位不同资历的肿瘤放疗专科医师分别在10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的CT定位图像、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并比较组间勾画体积差异。结果住院医师组与副主任医师组勾画的CTV_(CT)体积均比CTV_(CT+MRI)体积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医师组勾画的CTV_(CT)体积大于副主任医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师勾画的CTV_(CT+MRI)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图像融合技术能够明显提高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减少主观因素差异性。
- 陈意标张汉雄蒋振东马天斌张坚朱文标
- 关键词:脑胶质瘤术后放疗临床靶区图像融合
- 利用CBCT图像监测鼻咽癌放疗腮腺和外轮廓体积变化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利用CBCT图像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中解剖学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取实际接受IMRT的鼻咽癌患者30例,利用疗程中CBCT图像,由肿瘤放疗主治以上医生和影像医生对30例患者的腮腺进行勾画和患者外轮廓范围的确定,由物理师计算出腮腺和外轮廓的体积。结果在CBCT图像上,鼻咽癌IMRT放疗中腮腺、外轮廓体积逐步缩小。第3周腮腺体积缩小2.71~13.14 cm^3(中位值6.79 cm^3),第5周缩小6.77~15.86 cm^3(中位值9.16 cm^3),当放疗至第五周以后腮腺体积变化趋于平坦;外轮廓体积第3周缩小4.3~79.78 cm^3(中位值40.19 cm^3),第5周缩小15.67~130.61 cm^3(中位值52.34 cm^3)。结论利用CBCT图像可以监测鼻咽癌IMRT放疗中腮腺、外轮廓体积变化,和利用扇形束CT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即鼻咽癌IMRT放疗中腮腺、外轮廓体积逐步缩小,可作为鼻咽癌自适应治疗提供依据。
- 蒋振东谢有海马天斌钟长游俞海东胡丹李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