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广涛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修复骨缺损
  • 1篇支具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实验
  • 1篇内置物
  • 1篇缺损
  • 1篇注射性
  • 1篇组织工程支架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羟基磷灰石类
  • 1篇可注射
  • 1篇可注射性
  • 1篇骨创伤
  • 1篇骨缺损
  • 1篇骨形态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骨组织工程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保定市第二中...

作者

  • 2篇田军
  • 2篇刘广涛
  • 1篇徐军
  • 1篇郑伟卓
  • 1篇高峰
  • 1篇郭亚山
  • 1篇马会力
  • 1篇林效宗
  • 1篇李征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3D生物打印技术在骨创伤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3D生物打印技术是基于生物材料研究成果、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3D打印技术等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近年来其在临床领域应用逐渐增多。对于骨创伤领域而言,3D生物打印技术主要在打印模型和导航模板方面取得了尝试性应用,其与传统手术相结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虽然其在骨创伤诊疗应用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如组织、器官打印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但该技术未来有望成为治疗骨创伤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刘广涛马会力齐岩李征田军
关键词:骨创伤骨组织工程支架
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骨缺损的体外实验被引量:2
2018年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及成骨能力有很强的诱导和促进作用。目的:评估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上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1)实验1: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2组培养,实验组与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共培养,对照组单独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1,3,5,7,14 d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培养7 d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情况;(2)实验2: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表面,分2组培养,实验组加入含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细胞培养基,对照组不加入,培养3,6,9,12,15 d,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培养1,3,5,7,14 d,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培养1,2周,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实验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组细胞增殖A值逐渐增加,两组间A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培养7 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紧紧黏附于支架表面;(2)实验2: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升高,实验组培养不同时间点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组细胞增殖A值逐渐升高,实验组培养不同时间点的A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培养1,2周的钙结节数多于对照组;(3)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支架上的增殖与成骨分化。
刘广涛高峰徐军郑伟卓林效宗周长林郭亚山田军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羟基磷灰石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