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军
- 作品数:55 被引量:2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因子、激素调节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基因表达及破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4年
- 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是骨吸收细胞,已知其功能与分化的调节是由成骨细胞(Osteoblast OB)完成的.发现了其调节的新的分子学机理.破骨细胞的分化依赖于成骨/基质细胞,在研究破骨细胞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由成骨/基质细胞产生的因子-骨保护素(Osteoporotegerin OPG)及骨保护素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or-κB ligand,RANKL),OPG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受体超家族成员,RANKL是OPG的配体.在过去发现的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众多因子被认为都是通过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而调节OPG和RANKL这两个因子之间的浓度的增加与减少进而完成调节功能的.
- 田军石义刚吴丽萍陶天遵陶树清曲国藩
- 关键词:细胞因子激素骨保护素基因表达破骨细胞细胞功能
- 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 ,研究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标准白兔 4 0只 ,制作股骨头坏死模型 ,将股骨头离断后埋于皮下组织中 4周后 ,分成 5组 :A组为无处置对照组 ,B组采用带血运肋骨瓣植入治疗 ,C组采用股深动脉植入治疗 ,D组采用带血运骨瓣与游离骨膜植入治疗 ,E组采用植入血管加游离骨膜治疗。对各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B、C、D、E组骨小梁细胞充满 ,有明确的血供重建 ,D、E两组因植入骨膜生发层细胞 ,可见到骨小梁间隙内有大量的骨髓细胞出现 ,电镜下骨基质排列整齐 ,有周期性横纹 ,骨细胞发育正常 ,在促进骨修复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结论 截断股骨头皮下埋藏是制作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 ,所采用的 4种方法对改善缺血坏死均有一定效果 ,以血运重建加骨膜生发层细胞 (D组和E组 )
- 田军陶天遵杨林田万里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疾病模型动物骨重建骨修复
- 雄性大鼠成骨细胞内雄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
- 本研究是针对当前骨质疏松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的现状,通过研究雄性大鼠一生中成骨细胞内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雄性大鼠血清睾酮含量变化及规律来进一步探讨雄激素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理,分析成骨细...
- 田军陶天遵王凯夫高峰单雨李磊
-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骨质疏松成骨细胞
- 文献传递
- 掌侧皮下手指麻醉的应用
- 2011年
- 2009年9月-2011年1月,我们对574例手指外伤患者采取掌侧皮下注射麻醉药的方法实施手指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刘财徐军田军李萍
- 关键词:指损伤麻醉
- 不同方法血供重建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 该实验通过手术的方法使动物(白兔)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使坏死的股骨头恢复血供.将其结果进行对照比较,试图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截断股骨头皮下埋藏是制作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的有效...
- 田军
- 关键词:骨缺血坏死血供重建骨重建骨修复
- 各种植骨材料治疗骨缺损的优缺点比较(英文)被引量:5
- 2008年
- 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骨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传统的移植材料是自体骨,具有骨生成能力强、容易愈合的特点,但因来源有限、二次伤害、增加感染机会等原因限制其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不具有自身成骨能力,愈合主要靠骨传导作用和骨诱导作用,移植骨的抗原性是影响同种异体骨与宿主愈合的重要因素;异种骨主要障碍是免疫排斥反应;人工骨成骨方式单一,修复不彻底,愈合过程缓慢,缺乏生物活性。
- 徐军许超蕊刘佰弘田军
- 关键词:骨移植骨缺损
- Bennett骨折修复:植入物选择的适宜原则及进展被引量:14
- 2014年
- 背景:Bennett骨折的修复是困扰骨科医师的难题之一,临床上Bennett骨折的治疗目前虽有多种的治疗方法,但现阶段尚无被广大骨科医师接受和认同的治疗方案。目的:为临床诊治Bennett骨折提供适合、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b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万方全文数据库(http://g.wanfangdata.com.cn/)2004年1月至2014年7月收录的Bennett骨折相关论文报告,同时手工检索坎贝尔骨科手术学、实用骨科学等骨科专著,并分析Bennett骨折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纳入Bennett骨折的相关文献37篇。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或克氏针固定的应用由于价格低廉简便易行,手术难度较低,但很难达到解剖复位。近年来骨折治疗的AO原则被大家逐步接受,AO螺钉及AO钢板在Bennett骨折的应用逐步增多,在修复骨折的同时还可以对受损伤韧带的进行修复和重建,但治疗费用较高,且需二次手术取出内植物;传统中医正骨和中西医结合修复Bennett骨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中药对症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由于拇指的功能在手的运动中十分重要,所以探索Bennett骨折的最佳修复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孙磊徐军田军
- 关键词:植入物BENNETT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内固定
- 雄性大鼠成骨细胞内雄激素受体表达对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研究雄性大鼠一生中成骨细胞内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的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雄性大鼠血清睾酮含量变化及规律来进一步探讨雄激素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用放免法对不同月龄大鼠进行睾酮测定,采用二次酶消化、反复贴壁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并进行鉴定,应用半定量Westernblot法对不同月龄雄性Wistar大鼠成骨细胞内雄激素受体进行检测。结果:①AR表达在1,2月龄组呈低度表达,分别为87.70±2.68,90.74±2.06(染色法)。4月龄组AR开始呈现上升趋势,6月龄组以后AR表达开始明显增高,至10,12,14月组AR达到高峰,分别为142.9±4.73,154.2±6.67,190.6±5.80(染色法)。16月组以后表达呈现下降趋势。②不同月龄雄性大鼠血清睾酮浓度亦呈规律性分布。③血清睾酮与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0.1675,P<0.01)。结论:①AR表达在不同月龄大鼠呈规律性分布,AR的表达应与雄激素水平是相一致的。②雄激素直接与成骨细胞的AR结合或在5-ɑ还原酶的作用下变成双氢睾酮(DHT)后与AR结合来调控成骨细胞的一系列功能是雄激素在体内维持骨稳态的主要作用途径。
- 王凯夫田军陶天遵
- 关键词:睾酮
- 后伸位MRI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证实后伸位颈椎MRI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及初步探讨对动态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综合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统计有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但经常规的中立位颈椎MRI检查,没有颈脊髓受压表现的患者31例,在常规颈椎中立位MRI的基础上,加行颈椎后伸位MRI检查,测量颈脊髓与硬膜囊矢状径比值,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组,如后伸位MRI上有颈脊髓受压表现,就将这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若无受压则为C组,对A组行综合保守治疗,B、C组不予任何治疗,随诊观察2年,比较各组JOA评分的变化。[结果]31例患者中有25例在后伸位MRI上出现了颈脊髓受压的表现;A组有13例患者,两年后JOA评分较入组时明显上升,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有12例患者,2年后JOA评分下降,较入组时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为6例,两年后JOA评分无明显波动,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伸位颈椎MRI是常规中立位颈椎MRI的一个重要补充,它可以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对于动态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早期的的综合保守治疗有效。
- 姚宇田万里田军史哲董慧娟刘兴华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综合保守治疗
- 脊髓后正中沟造口内引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效果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脊髓后正中沟造口内引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006年对12例脊髓空洞症患者行脊髓后正中沟造口内引流术治疗,男9例,女3例;年龄19~57岁,平均26.8岁。术前均行MRI检查,空洞部位:颈段7例(C2~C61例,C2~C72例,C3~C73例,C4~C71例),颈胸段4例(C4~T82例,C4~T101例,C5~T91例),颈胸腰段(C5~L2)1例。其中伴Chiari-Ⅰ畸形6例,合并髓内肿瘤1例,合并脊髓蛛网膜炎2例,余无脊柱脊髓畸形。按Tator标准判定手术效果。结果:术中无严重头痛及死亡等并发症,术后发热2例,3d后体温正常;术后头痛2例,术后7d缓解。随访6~25个月,平均10个月,手术效果优9例,良2例,差1例。1例患者术后15个月时因髓内室管膜瘤复发压迫致临床症状加重。末次随访时复查MRI示空洞消失1例、明显缩小或呈裂隙状8例,无变化2例,扩大1例。结论:应用脊髓后正中沟造口内引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近期效果好,是合理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 徐军田军许超蕊郑伟卓陶树清
-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内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