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军

作品数:252 被引量:2,058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6篇农业科学
  • 5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生物学
  • 12篇理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7篇葡萄
  • 79篇山葡萄
  • 28篇果实
  • 20篇酿酒
  • 19篇花色
  • 17篇花色苷
  • 16篇种质
  • 15篇栽培
  • 13篇杂交
  • 13篇色谱
  • 13篇香气
  • 13篇赤霞珠
  • 12篇葡萄酒
  • 11篇基因
  • 10篇相色谱
  • 10篇抗寒
  • 9篇葡萄品种
  • 8篇性状
  • 8篇引种
  • 8篇土壤

机构

  • 129篇中国农业大学
  • 79篇中国农业科学...
  • 77篇东北林业大学
  • 9篇吉林农业科技...
  • 9篇新疆中信国安...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延边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云南中烟再造...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 3篇宁夏农林科学...
  • 3篇石河子大学
  • 3篇黑龙江省农垦...
  • 3篇中国-以色列...
  • 2篇西北农业大学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上海烟草集团...
  • 2篇通化葡萄酒股...
  • 2篇上海烟草集团...

作者

  • 249篇王军
  • 58篇宋润刚
  • 57篇路文鹏
  • 37篇沈育杰
  • 21篇何非
  • 21篇郭太君
  • 19篇段长青
  • 18篇李昌禹
  • 17篇李晓红
  • 16篇张亚凤
  • 16篇葛玉香
  • 15篇林兴桂
  • 14篇杨成君
  • 12篇孙克娟
  • 12篇陈敏
  • 12篇黄冠华
  • 10篇张雅凤
  • 9篇尹立荣
  • 9篇屈慧鸽
  • 9篇赵淑兰

传媒

  • 29篇中外葡萄与葡...
  • 25篇特产研究
  • 14篇食品科学
  • 13篇果树学报
  • 1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篇农业工程学报
  • 7篇园艺学报
  • 7篇葡萄栽培与酿...
  • 6篇北方园艺
  • 6篇中国酿造
  • 6篇植物生理学通...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5篇中国果树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烟草科技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食品科技
  • 3篇植物研究

年份

  • 7篇2023
  • 12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12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17篇2011
  • 23篇2010
  • 17篇2009
  • 10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8篇2004
2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花色苷的成分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的花色苷成分,为山葡萄品种选育和山葡萄酒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HPLC-MS/MS技术,以左山一、左山二、双红、双优、双丰5个山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花色苷成分的差异。【结果】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花色苷的种类和总花色苷质量浓度略有差别,左山一、左山二、双红、双优、双丰葡萄酒中的花色苷种类分别有13,14,13,14和14种,其总花色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523.568,1 525.589,1 409.071,1 140.323,1 292.324mg/L。【结论】5种山葡萄酒中共检测出15种花色苷,其中左山二葡萄酒中总花色苷质量浓度最高。
赵权王军韩富亮
关键词:山葡萄葡萄酒花色苷
葡萄香气物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3
2012年
香气是衡量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重要指标。葡萄果实及葡萄酒香气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烯类化合物、降异戊二烯衍生物、芳香族化合物、挥发性脂肪族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吡嗪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含量、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平衡,对葡萄及葡萄酒的香气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综述了几种常见香气物质在葡萄及葡萄酒中的特点和含量,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综述了各种因素(品种、栽培技术、环境条件等)对葡萄果实的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认为干燥的砂质土壤,适当的曝光,冷凉的气候,生长势弱的砧木等更有利于香气物质的形成,同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和目前的研究热点。
温可睿黄敬寒潘秋红段长青王军
关键词:葡萄果实香气成分影响因素
紫椴花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被引量:3
2013年
选用常见的3种革兰氏阴性菌、2种革兰氏阳性菌及1种真菌对紫椴花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肉汤稀释法对每种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椴花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6种菌种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抑菌效果强于链霉素,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的的抑菌效果好于革兰氏阴性菌。
马微微王军穆立蔷
关键词:紫椴提取物抗菌MICMBC
利用美拉德反应降低再造烟叶中的还原糖被引量:12
2014年
为降低再造烟叶中还原糖含量,模拟生产中烟草萃取液减压浓缩、涂布烘烤等步骤,在萃取液中添加适量氨基酸,以氯化铁(Fe Cl3)为催化剂进行美拉德反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还原糖含量变化,研究了不同种类氨基酸及其用量、催化剂用量、萃取液p H以及浓缩与涂布烘烤条件对降低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萃取液中还原糖∶氨基酸(摩尔比)=1∶0.5时,反应体系中Fe3+含量为0.01 mmol/L,用2.5 mol/L K2CO3调节p H至6.2左右,模拟生产条件进行减压浓缩和涂布烘烤,可降低再造烟叶中还原糖含量。其中赖氨酸反应效果最好,相对于空白,再造烟叶中还原糖含量降低10.6%;甘氨酸和脯氨酸分别降低9.1%和6.0%。2与空白对照感官评价结果相比,制得的再造烟叶刺激性有所降低,余味改善,其中甘氨酸处理的再造烟叶感官评价效果最好,脯氨酸处理的效果与空白对照样品相似。
高徐梅李新生严新龙王军
关键词:再造烟叶美拉德反应还原糖
不同砧木对欧亚种葡萄‘丹娜’果实类黄酮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类黄酮物质是酿酒葡萄的重要代谢产物,对葡萄果实及其葡萄酒的品质有重要影响。研究不同砧木对‘丹娜’(Vitis vinifera L.cv.Tannat)葡萄基本理化指标和类黄酮物质的影响,为砧木的选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丹娜’葡萄新梢为接穗,绿枝嫁接‘1103P’‘101-14’‘SO4’和‘贝达’(‘Beta’)等4种不同砧木,在分析不同嫁接苗商业采收期(2016、2017和2019年)葡萄果实基本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百粒重)的基础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检测‘丹娜’葡萄不同砧穗组合和自根苗的类黄酮物质组成和含量。【结果】砧木对‘丹娜’葡萄果实百粒重影响较小,自根苗和‘101-14’嫁接的‘丹娜’葡萄可溶性固形物较高;Tannat/1103P、Tannat/101-14和Tannat/Beta组合果汁可滴定酸浓度高于自根苗;Tannat/SO4组合的花色苷和黄酮醇含量最低,Tannat/101-14组合与自根苗花色苷和黄酮醇含量较高;Tannat/101-14组合果皮中的黄烷醇含量较高,Tannat/1103P组合果皮中花色苷、黄酮醇含量较低,但黄烷醇含量较高。通过OPLS-DA模型,发现与自根苗相比,Tannat/101-14组合差异化合物主要是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Tannat/Beta组合主要差异化合物为二甲花翠素类、花翠素类和乙酰化类花色苷、槲皮素类黄酮醇以及总黄烷醇;而Tannat/SO4组合与自根苗差异化合物二甲花翠素类、花翠素类、花青素类和乙酰化类花色苷及槲皮素类黄酮醇;Tannat/1103P组合的差异化合物则主要为乙酰化类和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槲皮素类黄酮醇。【结论】在北京地区,4种砧木嫁接都有降低‘丹娜’葡萄果实中甲基花青素类、甲基花翠素类、花青素类、非酰化类、乙酰化类、香豆酰化类花色苷以及梅酮类和西伯利亚落叶松黄酮类黄酮醇物质的趋势。‘101-14’嫁接的‘丹娜’葡萄果皮中花�
韩晓杨航宇陈为凯王军何非
关键词:酿酒葡萄砧木类黄酮
山葡萄杂交后代硬枝扦插生根及其成苗特性
2000年
1997~1998年进行山葡萄四种杂交模式后代硬枝扦插试验 ,结果表明 :扦插生根率、幼根鲜重、根系条数和成苗率均以(AA×BB)×AA杂交模式为最高 ,山葡萄杂交后代扦插成苗率平均达78.45 %。
张雅凤宋润刚葛玉香王军路文鹏李晓红
关键词:山葡萄杂交后代生根率成苗率硬枝扦插
欧亚种‘丹娜’葡萄不同砧穗组合果实香气物质的差异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连续两年(2016和2017年)研究了‘1103P’、‘140R’、‘101-14’、‘3309C’、‘SO4’和‘贝达’6种砧木嫁接对‘丹娜’(Vitis vinifera L.cv.‘Tannat’)葡萄果实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不同砧木对果实香气影响更加显著,其中‘1103P’可以显著提高‘丹娜’葡萄果实C_(6)/C_(9)类物质的总含量,游离态的己醇、(Z)-3-己烯醇、(E)-2-己烯醛和正己醛是其特征性的C_(6)/C_(9)化合物;‘140R’有利于‘丹娜’葡萄果实酯类物质的合成;而‘3309C’则降低了‘丹娜’葡萄果实酯类、C_(6)/C_(9)类和挥发性酚类香气物质的含量。‘贝达’和‘SO4’在两个年份中均提高了‘丹娜’葡萄果实萜烯类物质的含量;‘SO4’还可以显著提高‘丹娜’葡萄果实C13-降异戊二烯类物质的含量,其特征性C13-降异戊二烯类化合物为游离态(E)-β-大马士酮和(Z)-β-大马士酮。本研究可以为实际生产中‘丹娜’葡萄嫁接砧木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韩晓杨航宇陈为凯王宇王军何非
关键词:酿酒葡萄砧木香气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红松不同年龄树枝、叶片9种元素质量分数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揭示不同年龄红松(Pinus koraiensis)叶片和树枝中各种元素质量分数的差异,选择红松1~3年生树枝和叶片进行N、P、K、Mg、Zn、Mn、Ca、Cu和Fe的质量分数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枝中的N、P、K、Mg、Zn、Mn质量分数随枝龄的增大而减小,Ca、Cu和Fe质量分数随枝龄的增大而升高。叶片与树枝不同,只有P、K质量分数随年龄上升而下降,而其它元素(Ca、Mg、Fe和Mn)则具有上升的趋势,N、Zn、Cu随年龄变化不大。叶片中N、P、K、Mg和Mn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树枝,而Cu、Fe质量分数表现为树枝明显高于叶片,Zn和Ca质量分数相差不大。相关分析表明,树枝中各种元素的相关性与叶片存在很大的区别,叶片内K、Ca、Mg、Fe质量分数与树枝内相应元素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而其它元素回归分析不显著。
刘强王军李艳红张文天宋雅玲张红光
关键词:叶片树枝年龄差异矿质元素
大蒜真空脉动干燥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13
2018年
为探究较优的大蒜干燥工艺,提升干燥品质,该研究将真空脉动干燥技术应用于大蒜干燥,采用碳纤维红外板作为热源,研究了红外板温度(55、60、65和70℃)、真空保持时间(6、9、12和15 min)以及蒜片厚度(2、3、4和5 mm)对大蒜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蒜素(硫代亚磺酸酯)含量、色泽(L*、a*、b*和?E*)和复水比作为品质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了红外板温度、蒜片厚度和真空保持时间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红外板温度、真空保持时间以及蒜片厚度均对干燥特性有显著影响(P<0.05),蒜素含量随红外板温度的升高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随蒜片厚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真空保持时间为15 min时,蒜素含量最高;正交试验中各因素对蒜片干燥综合评价指标的影响顺序为蒜片厚度>红外板温度>真空保持时间。蒜片真空脉动干燥最佳工艺参数为红外板温度65℃、真空保持时间为15 min、蒜片厚度为2 mm。研究结果可为真空脉动干燥技术在大蒜干燥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乔宏柱高振江王军郑志安魏青李高飞
关键词:大蒜
3种干燥方式对山药片干燥动力学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为选择适宜山药片的干燥技术及工艺,将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脉动干燥、气体射流冲击干燥3种干燥技术用于山药片的干燥,研究分析了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山药片干燥动力学和品质。方法运用3种干燥方法对同一切片厚度为5mm的山药片进行干燥,研究其水分比、干燥速率随干燥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3种干燥方式下的山药片干燥动力学;并对干燥时间、干燥后的色泽、复水比、浸出物、尿囊素含量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山药片在3种干燥技术下均为降速干燥,其中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时间最短,当干燥温度为70℃、风速为15 m/s时,干燥时间为120 min;真空脉动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气体射流冲击干燥3种干燥方式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7.52×10-10、1.19×10-9、1.30×10-9m2/s;基于复水比、明亮度、绿红值、蓝黄值、干燥时间、浸出物、尿囊素含量7项指标对3种干燥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脉动干燥和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山药片综合评分分别为0.29、0.59、0.70,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山药片综合评价最优。结论在实验参数范围内,3种干燥方式相比,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最适宜于山药片的干燥,干燥时间最短、品质最佳,该研究为探索山药的适宜干燥技术和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孟建升蒋俊春郑志安邓利珍王军薛令阳韩知利王辉肖红伟
关键词:山药片干燥动力学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