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应激
  • 2篇唾液
  • 2篇唾液分泌
  • 2篇免疫
  • 2篇分泌
  • 1篇弹性夹头
  • 1篇蛋白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心身关系
  • 1篇性卫生
  • 1篇一元论
  • 1篇医学生
  • 1篇引流
  • 1篇英文
  • 1篇游离腓骨
  • 1篇再婚
  • 1篇整合论
  • 1篇直肌
  • 1篇植骨

机构

  • 8篇苏州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徐斌
  • 3篇盛加根
  • 3篇徐佩君
  • 2篇林实
  • 2篇徐海涛
  • 1篇霍黉琦
  • 1篇李墨
  • 1篇霍金芝
  • 1篇李榕卿
  • 1篇柳艳松
  • 1篇赵士芳
  • 1篇朱心怡
  • 1篇刘亮
  • 1篇陈陆俊
  • 1篇张长青
  • 1篇殷文靖
  • 1篇何晓燕
  • 1篇王莹
  • 1篇徐镇
  • 1篇吴昊

传媒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家庭医药(就...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生多项人格特质(MMPI)的13年资料分析被引量:29
2001年
目的 :探讨医学生人格发展倾向及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 ,连续 13年对 2 5 2 6名医学新生进行了人格测试和趋势分析。结果 :群体心理特征的变化有累积效应。Hs、Hy、L及Pt分均是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Mf分显著降低。L、K、Pt、Sc量表总体上高于全国大学常模 ,男生尤其显著 ;Hy、D和Hs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Pd、Pt、Ma、Sc呈现“V”型曲线变化 ,Sc最高点在 87-89年段 ,Pt和Sc分在95 -99年段增高极显著。结论 :医学新生人格特征的年代变化特征显著。
朱心怡霍黉琦王莹柳艳松李墨何晓燕霍金芝徐斌
关键词:人格特征医学生
考试应激与唾液免疫功能的变化(英文)被引量:5
2005年
背景:近年来临床和流行病学相关研究都证实部分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心理应激因素相关。目的:分析学生考试前后唾液分泌型IgA及皮质醇的变化与心理应激状况的关系。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浙江大学口腔系。对象:调查对象为2003-05/11福州二中高二年级在校学生60人,57人完成调查,均为男性,年龄17~19岁,身体健康,无口腔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家庭史,无烟酒嗜好,均参加为期3d的期末考试。方法:考试前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共90题,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因素,总均分是将总分除以90),将完成调查的57人分为为低症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2.0)和高症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2.0)。于考试前5周召集学生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考试前4周和考试当天早晨7:30完成第一、二次唾液标本采集,测定其考试应激前后唾液分泌型IgA、皮质醇值;考试后3d召集学生填写心理健康问卷,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观察指标:①症状自评表得分。②应激前后唾液分泌型IgA及皮质醇水平。结果:采用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57人。①学生症状自评表评定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考试后强迫、焦虑、敌对、偏执4个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1.98±0.72,1.69±0.61)分;(1.79±0.31,1.42±0.43)分;(1.77±0.68,1.50±0.57)分;(2.00±0.71,1.52±0.60)分,(P<0.01),其他因子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②应激后的唾液分泌型IgA分泌量比较:考试前低症状组明显高于高症状组(236.6±82.29,194.55±66.29)mg/L,(P<0.05);考试后低症状组学生唾液分泌型IgA分泌量高于高症状组(182.21±55.92,132.89±41.16)mg/L,(P<0.01);③应激后的唾液皮质醇浓度比较:低症状组考试后明显高于考试前(5.96±2.46,3.68±2.26)μg/L,(P<0.01)。④两组分泌型IgA变化率及皮质醇变化率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分泌型IgA下降率(0.012±0.1
李榕卿林实赵士芳徐斌
关键词:应激唾液分泌
从WHO的健康定义到安康(wellness)运动——健康维度的发展被引量:25
2001年
徐斌
关键词:WHO
老年人再婚的性问题
2002年
N教授年逾花甲,虽已退休,但仍精力充沛,音乐、舞蹈、运动等业余爱好广泛.2年前爱妻患癌症病故,他的情绪曾一度低沉,朋友们劝他多参加文娱活动.后来在活动中,他一举两得,不但解除了郁闷的纠缠,还结识了丧偶多年、年近六旬的退休技术员L,并最终促成黄昏恋.但婚后夫妻俩性生活并不和谐,不是N的性需求频繁,就是L房事后感到不适,甚至性交痛.
徐斌
关键词:性卫生老年再婚
一种Ilizarov外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lizarov外固定支架,包括光滑杆、锁紧螺母、弹性夹头和外固定环,所述外固定环的环体上圆周阵列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光滑杆镶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弹性夹头设有一对且分别对称套设于所述外固定环两侧的所述光...
盛加根徐斌殷文靖徐海涛徐佩君
文献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24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2~61岁,平均41.5岁。术前行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X线及三维CT重建检查。清创后胫骨缺损长度为2~9 cm,平均(5.96±2.14)cm,创伤面积为3 cm×3 cm^9 cm×7 cm,平均(25.63±17.44)cm2。对5例骨缺损≤4 cm的患者进行清创、VSD、开放性植骨术,对19例骨缺损>4 cm的患者进行清创、VSD、骨搬移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8个月,平均13.3个月。抗生素使用5~14 d,平均7.9 d,VSD治疗0~10次,平均2.9次。19例患者骨端自然愈合,愈合时间4~15个月,平均6.4个月,5例患者在骨搬移术后出现骨不连,经骨端嵌顿皮肤及软组织清理、骨髓腔打通、自体髂骨植骨及VSD后达到骨端愈合。2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钉道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其余患者无感染复发。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后1、2个月随访显示软组织缺损面积均较清创术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9例,良3例,中2例,差0例,总优良率为91.6%。结论 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徐斌盛加根刘亮徐佩君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骨搬移软组织缺损
应激中唾液免疫功能变化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探讨应激过程中唾液免疫功能变化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方法 选取 5 7名高中学生 ,测定考试 (应激 )前后唾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 A (SIg A)、唾液皮质醇 (Cor)含量 ,并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 考试后学生 SCL - 90评定中强迫、焦虑、敌对、偏执四个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 (P<0 .0 1 ) ,其他因子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 .0 5 ) ,考试前 SCL - 90总均分 <2 .0组学生唾液 SIg A分泌量高于≥ 2 .0组 (P<0 .0 5 ) ;考试后 SCL - 90总均分<2 .0组学生唾液 SIg A分泌量高于≥ 2 .0组 (P<0 .0 1 ) ;考试后两组学生唾液 SIg A分泌量明显低于考试前 (P<0 .0 1 ) ,二组学生考试前后 SIg A变化率有明显差异 (P<0 .0 5 ) ,Cor变化率未见明显差异 (P>0 .0 5 )。 结论 应激。
林实赵士芳徐斌
关键词:唾液分泌
不断股直肌起点髋前侧入路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在保持股直肌完整前提下,经髋关节前侧手术入路行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自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选择本组采用常规髋关节前侧入路行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例53例共67髋。男38例(49髋),女15例(18髋);年龄22~57岁,平均37.4岁;身高150~192 cm,平均171.9 cm;体重45~92 kg,平均70.0 kg;身高体重指数( BMI)值为17.1~30.7,平均23.6。在显露股直肌后,观察记录支配股直肌神经的走行和入肌点位置、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的走行和距离股直肌起点距离以及股直肌与切口和髋关节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1)支配股直肌的神经由股神经分支发出,走行于缝匠肌深面,自内上方走向外下方,在入股直肌前分为两支神经支,外上支于股直肌内侧深面入肌,入肌点距髂前下棘下方(7.07&#177;1.14) cm;内下支切口内未见。将股直肌向外侧牵开可见股直肌外上支张力增大,向内拉开则张力减小。(2)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发自股深动脉,经缝匠肌及股直肌深面、髂腰肌前面向外上走行至股中间肌前侧,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血管束中点距髂前下棘下方(6.16&#177;0.52)cm。所有病例向内拉开股直肌均可很好地显露旋股外侧动、静脉其分支血管束全长。(3)股直肌直头起于髂前下棘,约1/4~1/5肌纤维位于切口线外侧,其余部分位于切口线内侧。股直肌肌腹遮挡髋关节头颈交界处内侧约1/3~1/2部分。结论(1)沿股直肌外侧间隙将股直肌向内侧牵开暴露髋关节,可保护位于内侧的血管神经束,为手术安全间隙。(2)股直肌对于髋关节遮挡较少,大部分肌纤维位于髋关节内侧,向内拉开股直肌可完全显露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及髋关节,故不�
徐佩君盛加根徐镇吴昊徐海涛徐斌张长青
关键词:髋关节股骨头坏死
B7-H3 expression associates with tumor invasion and patient's poor survival in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B7-H3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cell line Eca-109 and TE-1, the high expression level of B7-H3 in esophageal...
陈陆俊陈俊徐斌王琦周围张光波裴红蕾吴昌平蒋敬庭
心身关系中的哲学观点论争被引量:3
2005年
人们在对未知问题作推测,或对已解决的问题作解释时会涉及两种观点的论争。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哲学观点论争在今天的医学领域中已转化为在病因、发病机制中的还原论与整合论的论争。
徐斌
关键词:心身关系一元论二元论还原论整合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