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波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镜
  • 3篇电镜观察
  • 3篇扫描电镜观察
  • 3篇感受器
  • 2篇扫描电镜
  • 2篇昆虫
  • 1篇酸酐
  • 1篇碳酸酐酶
  • 1篇曲霉
  • 1篇蜚蠊
  • 1篇蜚蠊目
  • 1篇六足总纲
  • 1篇矿物
  • 1篇昆虫触角
  • 1篇昆虫纲
  • 1篇蝗总科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表达量
  • 1篇钾矿

机构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肖波
  • 3篇蒋国芳
  • 2篇陈婉
  • 2篇洪芳
  • 1篇连宾
  • 1篇王世杰
  • 1篇王伟英
  • 1篇肖雷雷
  • 1篇轩文娟
  • 1篇孙蕾蕾
  • 1篇张妍妍
  • 1篇方宁
  • 1篇潘辰

传媒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蝗总科7种昆虫下颚须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蝗总科3科5属7种蝗虫下颚须共存在6种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以及刺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是7种蝗虫所共有的。柱形感受器I型为剑角蝗科的僧帽佛蝗(Phlaeoba infumata)和长角佛蝗(P.antennate)所特有,而柱形感受器II型则是斑翅蝗科的花胫绿纹蝗(Aiolopus tamulus)所特有的。因此感受器的种类及其形态特征也许能成为鉴别蝗总科不同科和属的有用特征。蝗虫下颚须上不同感受器的种类和数量,可为蝗虫取食、接受内外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洪芳陈婉肖波蒋国芳
关键词:蝗总科感受器扫描电镜
澳洲大蠊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2009年
目的获得澳洲大蠊触角感受器外部形态的资料,并与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的触角感受器进行比较,为蟑螂的防治提供新的基础资料。方法扫描电镜观察法。结果观察结果表明,大蠊属昆虫的触角均分布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澳洲大蠊同时还有腔锥形感器。结论澳洲大蠊触角感受器种类较为丰富。
洪芳陈婉肖波蒋国芳
关键词: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
蜚蠊目(六足总纲,昆虫纲)八种昆虫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2
2009年
获得蜚蠊目昆虫触角感受器外部形态的资料,为蟑螂的系统学研究积累一些新的基础资料。使用KYKY-AMRAY1000B型扫描电镜蜚蠊目8种昆虫触角感受器进行观察和拍照,然后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结果表明,蜚蠊目昆虫的触角均分布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蜚蠊目昆虫触角感受器的外部形态在科、属水平表现的差异程度与昆虫的分类地位相符合。触角感受器的形态结构也许能成为鉴别蜚蠊目科和属的有用特征。
肖波方宁张妍妍轩文娟蒋国芳
关键词:蜚蠊目感受器
黑曲霉风化含钾矿石过程中碳酸酐酶和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表达量的差异被引量:5
2013年
研究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在含有可溶性钾(KCl)或只含有非可溶性钾(含钾硅酸盐矿粉)两种条件下风化含钾硅酸盐矿粉时碳酸酐酶(CA)和半胱氨酸合成酶(CysM)的基因表达差异.采用修改的Czapek培养基(用Na2HPO4替代K2HPO4)培养黑曲霉,设置A组(添加含钾矿粉不加KCl)和B组(加KCl不加含钾矿粉)两种处理方式.分别从A组和B组两种处理培养的黑曲霉菌丝体中提取mRNA,反转录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CA和CysM基因的转录表达进行相对定量.构建目的基因(CA和CysM)与内参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的相对标准曲线,验证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扩增效率一致,从而能对目的基因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结果表明,A组条件下该菌的CA和CysM基因表达分别比B组条件下相应的基因表达上调了1.7倍和11.7倍(即A组是B组基因表达的2.7倍和12.7倍),对与这两种酶合成相关的黑曲霉风化含钾矿物可能的代谢途径与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黑曲霉在风化含钾矿物过程中的代谢调控作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孙蕾蕾肖雷雷肖波王伟英潘辰王世杰连宾
关键词:黑曲霉含钾矿物碳酸酐酶半胱氨酸合成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