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国芳

作品数:97 被引量:617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直翅目
  • 20篇蚱总科
  • 16篇蚱科
  • 14篇昆虫
  • 13篇蝗科
  • 9篇蝗总科
  • 8篇新种记述
  • 8篇分子系统
  • 8篇斑腿蝗科
  • 7篇系统发育
  • 6篇蚱属
  • 6篇蝗虫
  • 6篇凤蝶
  • 5篇新属
  • 5篇亚科
  • 5篇蚁科
  • 4篇电镜
  • 4篇电镜观察
  • 4篇短翼蚱科
  • 4篇扫描电镜观察

机构

  • 35篇南京师范大学
  • 33篇广西科学院
  • 32篇陕西师范大学
  • 6篇广西大学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泉州师范学院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濮阳职业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榆林学院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83篇蒋国芳
  • 30篇郑哲民
  • 7篇刘殿锋
  • 6篇颜增光
  • 6篇洪芳
  • 5篇周善义
  • 5篇刘建文
  • 4篇霍光明
  • 3篇孙正莉
  • 3篇张大羽
  • 3篇何达崇
  • 2篇陆敢
  • 2篇轩文娟
  • 2篇许升全
  • 2篇陈婉
  • 2篇梁铬球
  • 2篇吴四暖
  • 2篇张妍妍
  • 2篇方宁
  • 2篇刘晓英

传媒

  • 12篇广西科学
  • 10篇昆虫学报
  • 9篇广西科学院学...
  • 8篇Entomo...
  • 7篇动物分类学报
  • 5篇Zoolog...
  • 3篇昆虫知识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大自然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陕西师大学报...
  • 2篇华东昆虫学报
  • 2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Curren...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7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8篇1994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蝗总科部分种类蝗卵研究(直翅目: 蝗总科)
蒋国芳
澳洲大蠊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2009年
目的获得澳洲大蠊触角感受器外部形态的资料,并与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的触角感受器进行比较,为蟑螂的防治提供新的基础资料。方法扫描电镜观察法。结果观察结果表明,大蠊属昆虫的触角均分布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澳洲大蠊同时还有腔锥形感器。结论澳洲大蠊触角感受器种类较为丰富。
洪芳陈婉肖波蒋国芳
关键词: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
广西盘蚱科一新种(蚱总科)
1996年
记述盘蚱科(Discotettigidae)扁角蚱属(Flatocerus)一新种,即大青山扁角蚱(Flatocerusdaqingshanensissp.nov.).模式标本存陕西师范大学动物所标本室。
郑哲民蒋国芳
关键词:蚱总科
广西大瑶山蝶类调查被引量:5
1998年
报道采自广西大瑶山蝶类124种(含亚种),分属于11科81属。
吴四暖颜增光蒋国芳
关键词:蝶类鳞翅目
广西英罗港红树林蜘蛛群落初步调查被引量:5
1998年
报道广西英罗港红树林蜘蛛12科23属31种,并对其群落结构及生境和资源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颜增光蒋国芳张永强
关键词:红树林蜘蛛群落结构
广西蝗虫研究 Ⅱ:蝗虫的地理区划被引量:10
1999年
根据广西蝗虫种类、数量及分布特点,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探讨广西蝗虫地理区划,拟将广西蝗虫地理区划为3个蝗区6个蝗亚区:Ⅰ.桂北区:桂东北南岭山地亚区和桂西北岩溶山原盆坝亚区;Ⅱ.桂中区:桂西岩溶山原谷地亚区和桂中、桂东低丘台山地谷地区;Ⅲ.桂南区:桂南沿海台地平原亚区和桂西南岩溶低山丘陵亚区。
蒋国芳
关键词:蝗总科地理区划蝗虫
九种蟋蟀mtDNA-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系统进化(直翅目:蟋蟀科)被引量:13
2004年
蟋蟀科5属9个种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被测定或从GenBank获得,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NJ和MP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49bp的序列中A、T、C和G碱基含量分别为31.8%、36.9%、9.9%和21.4%,A+T平均含量为68.7%。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属9种蟋蟀聚成3个聚类簇,斗蟋属先与灶蟋属汇合,再与棺头蟋属构成聚类簇I;油葫芦属黑脸油葫芦和北京油葫芦与蟋蟀属的家蟋相聚构成聚类簇II;蟋蟀属的田蟋单独构成聚类簇III。
蒋国芳陈爱辉冯金叶
关键词:蟋蟀科直翅目系统进化分子系统树RRNA基因
直翅目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对1994年以来国内外在直翅目昆虫种群遗传变异及进化、种及种下阶元的分类鉴定、种上阶元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分子进化等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近年来,蝗亚目昆虫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有关螽亚目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较少。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联合分析、整个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以及分子数据与形态学的密切结合将是分子系统学未来发展的主要研究手段。
刘晓英刘建文蒋国芳
关键词:直翅目蝗亚目分子系统学分子系统学研究直翅目昆虫全序列分析昆虫种群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1年
本文从遗传多样性、近缘种鉴别以及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重建 3个方面综述了蝗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进展。
蒋国芳郑哲民
关键词:蝗亚目系统学分子系统学直翅目
无牙的老虎——白蚁
1994年
人们大多认为,白蚁只不过是“白色蚂蚁”的简称,与蚂蚁是血缘很近的“亲属”。其实不然,白蚁属于等翅目,是类似蟑螂的低等昆虫。而蚂蚁却是属于膜翅目,它是蜜蜂、黄蜂的伙伴。一般最容易分辨的是,蚂蚁生有“蜂腰”;白蚁就没有这种“蜂腰”。蚂蚁触角根部第一节是较长的棒状,整个触角形成膝关节似的“<”形,而白蚁的触角呈念珠状。只要稍加注意观察,没有经验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蒋国芳
关键词:蚁科白蚁生物学特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