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真

作品数:1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正电子
  • 10篇正电子发射
  • 9篇正电子发射断...
  • 9篇显像
  • 8篇断层显像
  • 7篇正电子发射断...
  • 7篇胶质
  • 7篇胶质瘤
  • 6篇正电子发射断...
  • 6篇肿瘤
  • 6篇显像术
  • 4篇脑干
  • 4篇成像
  • 3篇预后
  • 3篇预后评估
  • 3篇脱氧
  • 3篇脱氧葡萄糖
  • 3篇后评
  • 3篇后评估
  • 3篇阿尔茨海默病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乔真
  • 14篇艾林
  • 11篇陈谦
  • 10篇王凯
  • 9篇赵晓斌
  • 4篇张力伟
  • 4篇李德岭
  • 4篇武玉亮
  • 3篇王桂红
  • 3篇张巍
  • 3篇张姝
  • 1篇单保慈
  • 1篇冯涛
  • 1篇张永忠
  • 1篇李方
  • 1篇王玲
  • 1篇王瞳
  • 1篇王亚明
  • 1篇邢海群
  • 1篇霍力

传媒

  • 3篇磁共振成像
  • 3篇中华核医学与...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C-蛋氨酸PET/CT联合MRI在弥漫内生型脑干胶质瘤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蛋氨酸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CT(MET-PET/CT)联合头颅MRI在弥漫内生型脑干胶质瘤(DIPG)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病理学诊断为DIPG的患者41例。术前患者均行MET-PET/CT和头颅MRI检查。MET-PET/CT的测量参数包括:肿瘤代谢体积(MTV)、标准化最大摄取值(SUVmax)、标准化平均摄取值(SUVmean);MRI的测量参数包括:肿瘤增强体积(EV)、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显示的体积(FV)。影像学检查后2周内,33例患者行开颅肿瘤切除术,8例行立体定向活组织检查术。术后27例行放疗和(或)化疗。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分析MET-PET/CT及MRI相关参数等对DIPG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41例患者中,24例(58.5%)FLAIR呈高信号,39例(95.1%)MRI上显示强化灶,均有MET-PET/CT摄取增高(100.0%)。41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1~2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4(12.0-16.7)个月。随访截止时20例存活,21例死亡。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M18岁和行辅助放化疗是预后的保护因素,而SUVmax、SUVmean,E V及肿瘤级别增高是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EV(HR=2.983,95%CI:1.074-8.284,P=0.036)、肿瘤级别(HR=7.568,95%CI:2.029~28.229,P=0.003)及辅助放化疗(HR=0.212,95%CZ:O.078~0.582,P=0.003)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ET-PET/CT结合MRI有助于DIPG的诊断以及评估患者的预后。
赵晓斌王凯孔鲁李德岭武玉亮王亚明乔真陈谦艾林张力伟
关键词:脑干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灶PET/CT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特点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NEN转移灶。Ga—DOTA-TATEPET/CT(TATE.PET)显像特点及其与病理和18F—FDGPET/CT(FDG—PET)显像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6年8月间43例NEN患者(男18例,女25例;年龄26-74岁)资料。患者静脉注射。Ga—DOTA.TATE44.4—229.4MBq后40-60min显像.28例在1周内按常规方法行FDG—PET。31例患者的转移灶经病理证实,余为临床诊断。病灶显像剂摄取高于本底为阳性,用ROI法测量病灶直径、suVmax和SUVmean.采用疋。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1)TATE—PET对43例患者的肝、淋巴结、骨及肺转移灶总检出率分别为85.7%(30/35)、12/13、7/7及2/3,SUV-分别为18.1(11.3-23.3)、10.8(5.4—15.6)、7.7(4.2—9.9)和1.8(1.3-2.3)。骨转移灶SUV-与直径存在相关性(r=0.233,P〈0.05)。(2)31例转移灶有病理结果的患者中,TATE.PET对G1、G2、G3的检出率分别为1/2、23/24(95.8%)和5/5。转移灶为G1的NEN仅发现于肝脏。(3)28例患者行2种显像,TATE—PET与FDG—PET对转移灶总检出率分别为89.2%(25/28)和71.4%(2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9,P〉0.05)。TATE—PET对肝、骨转移灶检出率高于FDG—PET[70.0%(14/20)与65.0%(13/20),3/3与2/3],而FDG—PET对淋巴结转移检出效果好(10/10与9/10),两者对肺转移灶检出能力相当(均为2/3)。结论TATE-PET对不同脏器及不同病理分级的NEN转移灶检出效果不同,TATE—PET与FDG—PET显像结果互补,但与病理分级无明显关系。
王玲胡桂兰乔真张静静张伟邢海群王瞳霍力李方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瘤^(18)F-FDG PET/MRI显像模式的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瘤^(18)F-FDG PET/MRI增强显像模式特点。方法选取39例确诊的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瘤病例纳入分析,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33例,诊断性治疗证实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18)F-FDG PET/MRI影像学特点,根据病变部位分为5型,包括:松果体区及三脑室区(Ⅰ型)、鞍区(Ⅱ型)、基底节及丘脑区(Ⅲ型)、深部脑白质(Ⅳ型)、脑脊液播散病灶(Ⅴ型)。对比分析病变直接征象、单发病变的间接征象、脑受累程度及小脑代谢程度的差异。结果39例患者中31例单发,8例多发(5例存在脑脊液播散),共60个病灶,Ⅰ~Ⅴ型病灶个数为:14、20、11、1、14。影像结果:1)实性为主型(37个),包括全部Ⅰ、Ⅱ和Ⅳ型病灶,2个Ⅲ型位于丘脑。22个病变(59.5%)含有微囊变,增强后明显强化,FDG代谢以低、等或稍高于脑白质为主(30/31,81.1%),7个(18.9%)明显增高;2)囊性为主型(9个),均为Ⅲ型,7个位于基底节区,2个位于丘脑区;病变囊变范围较大,增强后线样强化,均为无或稍高FDG代谢;6个基底节区病变伴邻近脑组织萎缩;3)室管膜下伏壁生长型(14个)均为V型,以实性为主病变表现,12个病变(85.7%)存在微囊变,均为无或轻微稍高FDG代谢病变。中线与非中线单发病变在继发大脑皮层代谢减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中线病变更易引起脑萎缩及严重CCDs(P<0.05)。结论不同部位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瘤PET/MRI增强显像模式不同,在患者诊治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袁磊磊陈嫱徐洋乔真张巍艾林陈谦
关键词: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成像磁共振成像
(18)^F-FDG PET/MR成像对脑内肿瘤样脱髓鞘病的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研究;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MR多模态成像对肿瘤样脱髓鞘病(tumefactive demyelinating lesions,TDL)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间可疑诊断TDL患者病例共39例,包括患者临床信息和多模态PET/MR图像。在影像工作站上通过勾画病灶感兴趣区测量所有39例病灶的影像学参数,包括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病灶代谢体积、糖酵解总量、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每种影像指标的诊断效能,其次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指标,将这些指标联合起来计算其综合诊断效能。结果TDL组SUV_(max)和SUV_(mean)均显著高于非TDL组(13.65±2.31vs.10.03±1.96,P=0.028;8.30±0.58 vs.6.25±1.53,P=0.023)。TDL组的ADC;高于非TDL组(1.10±0.13 vs.0.86±0.51),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ROC分析显示SUV_(max)、SUV_(mean)和ADC_(mean)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2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38~1.102;0.940,95%CI:0.791~1.089;0.960,95%CI:0.843~1.077,P值均<0.001]。联合指标(SUV;+SUV;+ADC;)的AUC为0.973,95%CI:0.886~1.023(P<0.001)。结论(18)^F-FDG PET/MR多模态成像对临床TDL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王凯张姝乔真吴桐樊迪陈谦艾林
关键词: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脑肿瘤
PET与MRI容积分析对脑干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MRI和11C-蛋氨酸(methionine,MET)PET不同模态下肿瘤容积关系对脑干胶质瘤(brainstem glioma,BSG)患者的预后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BSG患者共41例。BSG患者术前进行11C-METPET和MRI基线扫描,并在我院进行了神经外科手术。利用MRI增强T1加权图像和PET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自动计算肿瘤的增强体积(enhancement volume,EV)和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的三维容积数据,然后计算EV与MTV的比值。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研究影响总生存期的预后因素。结果EV/MTV≤50%的患者在肿瘤切除3个月(P=0.015)和12个月(P=0.018)的生存期明显高于EV/MTV>50%的患者。此外,EV(P=0.036)、EV/MT比值(P=0.018)、肿瘤分级(P=0.003)和辅助治疗(P=0.003)是影响患者整体生存的重要预后因素。结论在BSG患者中,肿瘤EV/MTV≤50%患者术后预后较好。与单一影像学指标,EV/MTV比值能够提供更多潜在的预后价值信息。
王凯赵晓斌李德岭武玉亮乔真张力伟艾林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脑干预后
11C-蛋氨酸PET/CT在脑干胶质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探讨11C-蛋氨酸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CT (MET-PET/CT)在判断脑干胶质瘤(BSG)级别(WHO分级)和指导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头颅MRI疑诊为BSG的患者63例.其中20例仅行立体定向活检术和MET-PET/CT检查;43例行肿瘤切除术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于MET-PET/CT的多模态导航组(21例)和基于MRI导航组(22例).比较MET-PET/CT的相关参数[MET的标准化最大摄取值(SUVmax)、平均摄取值(SUVmean)、最大摄取比(TBRmax)、平均摄取比(TBRmean)及总体摄取值(TLMU)]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的差异及其诊断BSG级别的准确性,比较不同导航方法切除高级别胶质瘤比率的差异.结果 63例中,WHO分级为低级别胶质瘤者26例,高级别者37例.术前行MET-PET/CT检查的41例结果显示,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比较,高级别胶质瘤者的SUVmax、SUVmean、TBRmax、TBRmean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LM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6).SUVmax、SUVmean、TBRmax、TBRmean诊断高级别胶质瘤的准确度分别为70.7%(29/41)、63.4%(26/41)、80.5% (33/41)、73.2% (30/41);特异度均为91.7%(11/12).多模态导航组切除高级别胶质瘤的比率为81.0%(17/21),高于MRI导航组的36.4% (8/22) (P =0.005).43例手术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2.9(0.3 ~25.6)个月,多模态导航组与MRI导航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个月对比14.1个月,P=0.289).结论 MET-PET/CT的参数与肿瘤的级别有关,诊断肿瘤级别的准确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与MRI导航比较,多模态导航能指导切除更多的高级别肿瘤组织.
武玉亮李德岭王亚明于海乔真陈谦王凯艾林张力伟
关键词:脑干肿瘤神经胶质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68Ga—DOTA—TATE在人体正常脏器内的分布特点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68Ga-DOTA-TATE在人体内分布情况。 方法选取临床可疑而随访未发现肿瘤或病理证实为直径小于2 cm单发小肿瘤的患者106例,分析其68Ga-DOTA-TATE PET/CT显像的体内放射性分布。患者静脉注射55.2~220.0 MBq显像剂后17~100 min行PET/CT显像。用ROI法测量各脏器SUV。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68Ga-DOTA-TATE在垂体内有特异性摄取,SUVmax 4.00±1.21;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肾脏SUVmax 19.01±5.45;纵隔血池及肝脏SUVmax分别为0.93±0.33和7.69±2.26,大脑、小脑、肺和肌肉内放射性分布低于纵隔血池;肾上腺(SUVmax 7.61±3.42)及脾(SUVmax 8.63±2.31)与肝近似或略高,其余脏器(垂体、涎腺、甲状腺、胰腺、小肠、结肠、子宫、前列腺和骨)介于纵隔血池与肝脏之间。(2)9例患者胰腺钩突部位见灶性放射性摄取增高影,最高SUVmax 8.48,胰腺各段SUVmax及SUV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0.703、0.563,均P〉0.05)。(3)不同采集时间间隔(注射后50 min内与大于50 min)各脏器及胰腺各段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0.09~1.75和-1.70~-0.42,均P〉0.05)。 结论68Ga-DOTA-TATE注射后短时间内在人体各脏器内放射性分布即达到相对稳定水平,脏器间分布有差异,存在与SSTR相关的分布特征,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胡桂兰王玲乔真张静静张伟邢海群王瞳李方霍力
关键词:奥曲肽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8F-FDG与11C-MET PET-CT显像对鉴别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和感染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8F-FDG与11C-MET PET-CT显像对鉴别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和感染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45名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间同时行18F-FDG和11C-MET PET-CT检查的患者,其...
王凯赵晓斌乔真樊迪张永忠张巍陈谦艾林
关键词:胶质瘤18F-FDG
PET/MRI容积分析对脑干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
目的 探讨MRI 和11C-蛋氨酸(methionine,MET)PET 容积分析对脑干胶质瘤(brainstem glioma,BSG)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5 年3 月至2016 年7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BS...
王凯赵晓斌李德岭武玉亮乔真张力伟艾林
关键词:胶质瘤脑干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预后
11C-蛋氨酸PET/CT显像对幕上胶质瘤术后患者复发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估11C-蛋氨酸PET/CT显像半定量参数对幕上胶质瘤术后MRI疑诊复发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天坛医院行11C-蛋氨酸PET/CT显像的164例幕上胶质瘤术后患者(男107例,女57例;年龄6~74岁;高级别胶质瘤94例、低级别胶质瘤63例、分级不详7例)的资料,同期MRI均疑诊肿瘤复发且随访至少6个月。以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为诊断标准,计算并比较病灶11C-蛋氨酸摄取的半定量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病灶-本底SUVmax比值(TBRmax)、病灶-本底SUVmean比值(TBRmean)。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选取上述指标最佳阈值计算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共139例临床诊断为复发,25例临床诊断为未复发。复发组SUVmax、SUVmean、TBRmax和TBRmean均较未复发组增高(4.19±1.95与2.59±1.18、2.34±1.08与1.46±0.72、2.95±1.17与1.83±0.79、2.64±1.11与1.59±0.71;t值:5.126~6.183,均P<0.01),但4个指标诊断复发的ROC 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0.265~1.674,均P>0.05),最佳阈值分别为3.05、1.65、1.96、1.79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67.6%(94/139)、100%(25/25),67.6%(94/139)、100%(25/25),79.9%(111/139)、100%(25/25),74.8%(104/139)、100%(25/25)。高级别胶质瘤中,复发组(81例)的半定量参数均高于未复发组(13例;t值:5.137~5.871,均P<0.01);TBRmean的AUC大于SUVmean的AUC(0.858和0.802;z=1.982,P<0.05)。低级别胶质瘤中,复发组(54例)的半定量参数均高于未复发组(9例;t值:2.730~7.009,均P<0.01),但4个指标的AUC无明显差异(z=0.444~1.407,均P>0.05)。37例有病理诊断且分级明确的复发患者中,高与低级别胶质瘤组半定量参数及其AUC未见明显差异(t值:1.387~1.937,z值:0.106~1.752,均P>0.05)。结论11C-蛋氨酸PET/CT显像的半定量参数对MRI疑诊复发的幕上胶质瘤术后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胶
乔真赵晓斌陈谦王凯樊迪艾林
关键词:幕上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甲硫氨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