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俊
- 作品数:32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福建省肝病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 2018年
- 简要回顾福建省肝病学学科发展历程,重点阐述肝病学学科临床医疗、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与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展望福建省肝病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和对策。
- 刘景丰王耀东王耀东刘家俊苏智军刘家俊朱月永苏智军
- 关键词:肝病学
- 老年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特点、并发症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流行性出血热(EHF)临床特征、并发症及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196例EH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91例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105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性。结果老年组EHF临床表现呕吐、腹痛高于非老年组,面红、颈红、胸红、头痛、腰痛、眼眶痛、结膜充血水肿、皮肤瘀点(斑)低于非老年组(P<0.05);并发症中消化道出血、脑血管意外、电解质紊乱、休克、心肌损伤、感染、多器官衰竭老年组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实验室检查尿蛋白(3+)构成比、尿素氮(BUN)、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平均水平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血小板(PLT)、白蛋白(Alb)平均水平老年组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EHF症状缺乏典型性易发生误诊,病情相对较为危重,各种并发症的控制在治疗中较为关键。
- 张静华吴晓鹭刘家俊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尿蛋白多器官衰竭
- 低分子肝素在重型肝炎血浆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重型肝炎血浆置换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2例重型肝炎患者行322次血浆置换(PE)中肝素(HS)及低分子肝素(LMWH)的应用情况,比较二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HS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LMWH组升高,血小板(PLT)计数较LMWH组下降,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LMWH组在血浆分离器中凝血发生率及安全性方面优于HS组。结论低分子肝素安全性高、抗凝效果好且不增加出血倾向,适合在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中应用。
- 潘业欧宏杰曾建勇吴晓鹭刘家俊郭峰
- 关键词:肝素低分子肝素血浆置换
- 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的疗效。方法 24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死亡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比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和死亡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及改善临床症状。
- 潘业欧宏杰曾建勇吴晓鹭刘家俊李稳秀
- 关键词: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伏立康唑艾滋病
- 免疫抑制剂致HBV再激活并发严重肝损害2例
- 2013年
- 病例1:患者,女,56岁,因腹胀、下肢浮肿、皮肤瘀斑1月人院。9个月前在风湿科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查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b、HBeAb、HBcAb阳性,肝功能正常。在风湿科予甲泼尼龙、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治疗。
- 欧宏杰刘家俊
- 关键词:HBV再激活严重肝损害免疫抑制剂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CAB阳性并发
- 厦门地区境外输入性疟疾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厦门地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8年1月~2015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发病前1个月有境外旅居史的确诊疟疾患者28例,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5.1±10.0)岁(年龄20~55岁),发病前1个月有非洲旅居史25例(89.3%);东南亚旅居史3例(10.7%),均为间日疟。发病到确定诊断中位时间9(3,18)d,发热峰值(40.1±0.6)℃,诊断为恶性疟20例(71.4%),间日疟3例(10.7%),未分型5例(17.9%)。出现低白蛋白血症25例(89.3%)、脾肿大24例(85.7%)、血小板减少21例(75.0%)、贫血18例(64.3%)、肝功能异常15例(53.6%)、肾功能异常4例(14.3%)、出现意识障碍2例(7.1%)。3例间日疟经氯喹+伯氨喹治愈;20例恶性疟及5例未分型均经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愈,用药到热退平均时间(21.0±13.5)h(时间4~50 h)。结论本组厦门地区境外输入性疟疾以有非洲旅居史、恶性疟、男性中青年患者为主;高热、低白蛋白血症、脾肿大、血小板减少、贫血及肝功能异常可作为临床特征提示疟疾的存在;据疟疾分型,给予针对性抗疟及综合治疗效果可靠。
- 陈景寿刘家俊吴晓鹭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境外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小板参数与肝脏组织病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小板参数在CHB患者肝脏组织病理无创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787例CHB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血小板的相关参数,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计量资料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不同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组在样本量及性别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年龄差异上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1)。不同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组在PLT、MPV、PDW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993、3.208、-3.344和-6.955、5.812、-6.503,均P<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PLT、PCT、PDW呈负相关(r=-0.37、-0.16、-0.25,均P<0.01),与MPV呈正相关(r=0.22,P<0.01);肝纤维化程度与PLT、PCT、PDW呈负相关(r=-0.37、-0.15、-0.17,均P<0.01),与MPV呈正相关(r=0.22,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LT(OR:0.987,P=0.008)、PDW(OR:0.833,P=0.01)为影响肝脏炎症活动度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OR:1.017,P=0.049)、PLT(OR:0.989,P<0.01)、PDW(OR:0.801,P<0.01)为影响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外周血小板参数与CHB患者的肝脏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肝脏组织炎症、纤维化情况、创建肝脏组织病理评估的无创模型提供了一项简便、有用的观测指标。
- 欧宏杰潘业刘家俊吴晓鹭
- 关键词:血小板病理学
- 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一项多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慢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流行概况、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回顾、非干预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根据入选标准纳入中国308家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DILI患者。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将DILI患者分为慢性和急性2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和预后,分析2组患者的可疑致病药物,采用logistic回归对慢性DILI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25 92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急性DILI(急性组)22 556例(87.0%),慢性DILI(慢性组)3 371例(13.0%)。与急性组比较,慢性组患者女性更多见,年龄更高,有肝病史者更多,从服药至发现肝损伤的时间更长,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疲乏、黄疸、瘙痒、肝区疼痛/不适、出血倾向者更多,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和国际标准化比值更高,而血清白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更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15分者占比更高,全因病死率和肝病相关死亡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比值比(OR)=0.76,95%置信区间(CI):0.69~0.83]是慢性DILI的保护因素,而既往肝病史(OR=2.00,95%CI:1.82~2.19)和低白蛋白血症(OR=0.96,95%CI:0.95~0.96)是慢性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研究时段308家医院DILI住院患者中慢性DILI占比为13.0%。与急性DILI比较,慢性DILI患者年龄更高,女性患者更多,肝损伤更严重,预后较差;其中女性、有肝病史和低白蛋白血症是发生慢性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
- 赵红刘映霞谢青李军阎明许建明刘家俊窦晓光陈成伟茅益民谢雯
- 关键词:胆汁淤积疾病特征多中心研究
- 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浸润肝脏致肝功能损伤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一、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8岁,3月前因“腰痛”在本院外科诊断为“腹膜后占位”病变,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属中间型(相当于交界性肿瘤)”,术后诊断:腹膜后IMT。术前查肝功能正常,术后外科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术后1个月查肝功能:总胆红素13.8μmol/L,ALT78U/L,AST105U/L,碱眭磷酸酶(ALP)458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225U/L。
- 欧宏杰潘业吴晓鹭刘家俊
- 关键词:病例报告肝功能
- 2013年厦门地区204例麻疹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1965年我国广泛开展儿童麻疹疫苗接种以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下降,大范围流行的强度也已基本控制。近年来,由于频繁的人口流动和人群中抗体滴度下降,各地麻疹暴发流行的报道也相继...
- 曾建勇尤柳萍潘业刘家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