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婉莹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脓肿
  • 6篇皮肤
  • 6篇皮肤脓肿
  • 5篇红肿
  • 3篇鼠血浆
  • 3篇大鼠血浆
  • 2篇酊剂
  • 1篇蛋白
  • 1篇脂氧素
  • 1篇脂氧素A4
  • 1篇治法
  • 1篇如意金黄散
  • 1篇软膏
  • 1篇杀菌
  • 1篇鼠组织
  • 1篇迁移
  • 1篇迁移率
  • 1篇中医
  • 1篇中医外治
  • 1篇中医外治法

机构

  • 7篇天津中医药大...
  • 4篇天津医院

作者

  • 7篇朱朝军
  • 7篇张朝晖
  • 7篇徐强
  • 7篇王婉莹
  • 6篇刘婷婷
  • 4篇郭悦
  • 4篇张杨
  • 4篇赵丽坤
  • 4篇冀晓娜
  • 1篇刘婷婷
  • 1篇马静

传媒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护场理论指导下的箍围法对皮肤脓肿大鼠血浆IL-10、IL-1β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箍围药红肿消外用对皮肤脓肿大鼠血浆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预治疗组、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皮下脓肿模型。模型组生理盐水换药,对照组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换药,预治疗组在注射细菌后4 h红肿消2 m L换药,治疗组红肿消2 m L换药,药物范围超过肿胀范围1 cm,换药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3、7、14、18 d心脏取血2 m L,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内IL-10、IL-1β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的IL-10含量与空白组比较都呈增加趋势,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治疗组IL-10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各组IL-1β含量与空白组相比呈升高趋势,与空白组IL-1β含量相比,模型组、对照组、预治疗组、治疗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时,各组的IL-10含量呈下降趋势,对照组、预治疗组数值下降明显,预治疗组、治疗组IL-10含量与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模型组IL-1β含量持续升高,对照组、预治疗组、治疗组IL-1β含量呈下降趋势接近正常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L-1β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预治疗组、治疗组IL-1β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18 d时,预治疗组、治疗组IL-10含量呈下降趋势,模型组呈上升趋势,各组IL-10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预治疗组IL-1β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药物干预能抑制IL-1β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预治疗组、治疗组IL-1β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预治疗组IL-1β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治疗组相比,治疗组IL-1β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 d,与空白组相比,模型�
张朝晖马静朱朝军张杨徐强郭悦赵丽坤刘婷婷王婉莹冀晓娜
关键词:白介素-10白介素-1Β
护场理论指导下的箍围法对皮肤脓肿大鼠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脂氧素A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护场理论指导下的箍围法(红肿消)对皮肤脓肿大鼠血浆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脂氧素A4(LXA4)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预治疗组、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1 mL(3~5×10~9CFU/mL)造成皮下脓肿模型。模型组生理盐水换药,对照组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换药,预治疗组在注射细菌后4h用红肿消2 mL换药,治疗组用红肿消2 mL换药,药物范围超过肿胀范围1 cm,换药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3、7、14、18 d心脏取血2 mL,ELISA法检测血浆内HMGB1、LXA4的表达。结果治疗3 d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MGB1含量较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治疗组、治疗组HMGB1含量较高(P<0.01或P<0.05)。治疗3 d,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LXA4含量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治疗组LXA4含量较低(P<0.01)。治疗18 d,对照组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LXA4含量升高(P<0.05)。结论早期应用箍围法(红肿消)可提高大鼠血浆内LXA4的表达,主要参与早期炎症抑制作用,同时可能通过缩短炎症反应进程、在治疗早期提前促使HMGB1的释放并抑制中后期HMGB1的释放和(或)阻止HMGB1的促炎活性,从而有效促进护场形成。
刘婷婷朱朝军徐强张朝晖张杨王婉莹冀晓娜郭悦赵丽坤
关键词:皮肤脓肿高迁移率族蛋白1脂氧素A4
护场理论指导下的箍围法治疗大鼠皮肤脓肿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在护场理论指导下应用箍围药红肿消酊治疗大鼠皮肤脓肿的疗效。方法选择40只SD大鼠,按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红肿消预处理组、红肿消治疗组。采用于采用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1mL(3~5×10^9cfu/mL)复制皮下脓肿模型,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模型组用生理盐水换药;西药对照组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换药;红肿消预处理组于制模后4h用红肿消2mL换药;红肿消治疗组制模出现硬肿后用红肿消2mL换药,药物范围超过肿胀范围1cm。各组均每日换药1次。观察各组大鼠精神状态、体质量、皮肤温度、脓肿波及范围和形成时间、创面破溃及愈合时间,疮周经皮氧分压(TcPO2)的变化。结果①制模后大鼠活动量减少,食欲变差,进食减少,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②给药后3d起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值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g:8.75±9.85比31.67±7.92,P〈0.01),持续到给药后18d(g:27.13±11.70比98.00±8.94);给药后18d,西药对照组、红肿消预处理组、红肿消治疗组体质量增加值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g:53.28±19.69、49.12±7.23、44.71±12.42比27.13±11.70,均P〈0.05)。③给药后3d起,模型组脓肿周围皮肤温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33.75±0.68比35.03±0.41,P〈0.01),持续到给药后10d(℃:34.30±0.35比35.03±0.41,P〈0.01);给药后14d时,红肿消预处理组温度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明显降低(℃:33.97±0.83比35.10±0.57、35.01±0.68、35.25±0.23,均P〈0.01),红肿消治疗组温度较预处理组明显升高(℃:34.87±0.94比33.97±0.83,P〈0.05)。④给药后13、15、17d,西药对照组、红肿消预处�
张朝晖朱朝军张杨徐强郭悦赵丽坤刘婷婷王婉莹冀晓娜
关键词:皮肤脓肿莫匹罗星软膏
护场理论指导下的如意金黄散加减酊剂箍围法对皮肤脓肿大鼠组织CD68、MPO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护场理论指导下的箍围药如意金黄散加减酊剂外用对皮肤脓肿大鼠周围局部组织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预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模型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皮下脓肿模型,采用如意金黄散加减酊剂、莫匹罗星软膏及生理盐水等不同药物外敷治疗。分别于治疗8、13、18、22、25 d提取大鼠脓肿周围1、2、3 cm皮下组织制成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采用显微镜结合光密度检测法检测不同时期、不同位置大鼠组织CD68及MPO阳性表达,并分析其变化及影响。结果各组大鼠脓肿周围组织CD68及MPO累积光密度值在治疗期间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随着距离脓肿中心距离减小阳性表达亦减弱。如意金黄散加减治疗组在脓肿尚未形成期及脓肿形成后期对局部CD68及MPO的影响呈双面性,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范围内,脓肿未形成期应用如意金黄散加减酊剂的预治疗组CD68及MPO表达值不同程度地低于其他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而脓肿形成后采用如意金黄散加减酊剂的治疗组CD68及MPO表达值则不同程度高于其他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结论早期应用如意金黄散加减酊剂治疗大鼠皮肤脓肿,能够在脓肿形成不同时期调节局部促炎性因子标记物CD68及MPO的释放,从而为护场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徐强刘婷婷王婉莹朱朝军张朝晖
关键词:脓肿
臁疮外治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7年
臁疮隶属难愈性溃疡的范畴,因其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极其重要,臁疮治疗主要分为外治法、内治法及其他疗法。在臁疮的临床治疗中,笔者通过查阅古籍医书及近几年的临床治疗文献,整理发现中医外治法[1]占主要作用,内治法及其他疗法起辅助作用。本文主要是将外治法中的中药熏洗、外敷、缠缚法、刺血法等对臁疮的治疗优势进行概述。中药熏洗、外敷法可使有效成分直接透过皮肤吸收,简单易操作且安全性高;缠缚法和刺血法主要是通过对局部血液的某种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应用。
王婉莹朱朝军徐强刘婷婷张朝晖
关键词:臁疮中医外治法
基于护场理论探讨红肿消酊箍围法对皮肤脓肿大鼠创周组织IL-10,IL-1β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观察护场理论指导下红肿消酊剂箍围法对皮肤脓肿大鼠创周组织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莫匹罗星软膏组及红肿消酊剂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1 mL(3×10~9~5×10~9cfu·mL^(-1))建立皮下脓肿模型。模型组生理盐水换药,莫匹罗星软膏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2 g外涂换药,红肿消酊剂组采用红肿消2 mL换药,用药范围超过肿胀范围1 cm,换药1次/d。分别于治疗3,7,14,18 d取距离大鼠创面创周1,2,3 cm组织,观察大鼠创面脓肿局限及愈合时间,并检测IL-10,IL-1β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红肿消酊剂组能够缩短脓肿局限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P<0.05,P<0.01),红肿消酊剂组与莫匹罗星软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红肿消酊剂组距离创周不同范围组织中IL-10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呈上升趋势,高于莫匹罗星软膏组及模型组,红肿消酊剂组治疗早期IL-1β水平低于莫匹罗星软膏组及模型组(P<0.05,P<0.01)。结论:红肿消酊剂箍围能够提高IL-10水平,并在脓肿形成早期抑制组织内IL-1β表达,从而能够有效减轻脓肿局部炎症反应,促进脓肿局限及创面愈合,为护场形成提供条件。
徐强朱朝军张杨郭悦赵丽坤王婉莹刘婷婷冀晓娜张朝晖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
箍围药红肿消酊对皮肤脓肿大鼠血浆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消退素D1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箍围药红肿消酊外用对皮肤脓肿大鼠血浆内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消退素D1(RvD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预治疗组、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皮下脓肿模型,模型组生理盐水纱条换药,对照组在注射细菌3 d后出现硬肿立即百多邦外涂换药,预治疗组在注射细菌后4 h立刻红肿消酊2 mL换药,治疗组在注射细菌3 d后出现硬肿立即红肿消酊2 mL换药,药物范围超过肿胀范围1 cm,1次/d。分别于治疗3 d、7 d、14 d、18 d心脏取血2 mL,ELISA法检测血浆内BPI、RvDl的表达。结果:除空白组外,其他用药4组血浆内BPI、RvDl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在治疗3 d、7 d应用红肿消酊的预治疗组血浆内BPI含量升高明显,治疗7 d时,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升高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47±27.89)vs(225±13.75)ng/L,P<0.05];治疗14 d、18 d血浆内BPI表达量逐渐下降,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内BPI表达量明显下降的势态,[(193±30.41),(183±26.95)vs(217±19.28),(205±23.89)ng/L,P<0.05],血浆内RvDl含量的表达在治疗过程中呈现不断增长势态,治疗14 d时,预治疗组[(2.11±0.24)ng/mL]、治疗组[(2.10±0.23)ng/mL]与模型组[(1.76±0.20)ng/mL]相比血浆内RvDl含量表达呈增高的势态(P<0.05);治疗18 d时,预治疗组[(2.17±0.27)ng/mL]、治疗组[(2.27±0.26)ng/mL]与模型组[(1.74±0.19)ng/mL]相比血浆内RvDl含量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应用红肿消酊换药治疗大鼠皮肤脓肿,可有效提高血浆内BPI、RvDl的含量水平,从而起到止痛、抗炎、抑制水肿等作用,促进护场形成,加速疮面愈合。
王婉莹朱朝军徐强刘婷婷张朝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