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强

作品数:272 被引量:1,263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6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6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4篇中医
  • 45篇糖尿
  • 45篇糖尿病
  • 32篇慢性
  • 29篇血管
  • 28篇糖尿病足
  • 27篇血压
  • 27篇高血压
  • 23篇溃疡
  • 22篇心力衰竭
  • 22篇生肌
  • 22篇衰竭
  • 21篇心肌
  • 15篇血管病
  • 14篇中医药
  • 14篇疗效
  • 13篇高血压病
  • 12篇丹参
  • 12篇心病
  • 12篇冠心病

机构

  • 267篇天津中医药大...
  • 8篇河南中医药大...
  • 8篇天津市南开医...
  • 8篇天津市武清区...
  • 7篇甘肃省中医院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天津市第二人...
  • 6篇天津医院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市和平区...
  • 3篇天津中新药业...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268篇徐强
  • 110篇张朝晖
  • 51篇王保和
  • 44篇朱朝军
  • 36篇马静
  • 33篇赵英强
  • 27篇卢旭亚
  • 27篇孙兰军
  • 17篇李品川
  • 16篇刘现周
  • 14篇武重阳
  • 14篇田影
  • 13篇孙俊超
  • 13篇李艳芬
  • 13篇孙玉芝
  • 13篇彭娟
  • 11篇汪涛
  • 10篇高秀梅
  • 8篇高树明
  • 8篇寇冠军

传媒

  • 23篇天津中医药
  • 15篇辽宁中医杂志
  • 11篇中国中医基础...
  • 9篇中医外治杂志
  • 8篇湖南中医杂志
  • 8篇光明中医
  • 8篇中西医结合心...
  • 8篇天津中医药大...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四川中医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医杂志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内蒙古中医药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上海中医药杂...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4篇中医药导报
  • 4篇西部中医药
  • 4篇第九次中国中...

年份

  • 3篇2024
  • 12篇2023
  • 19篇2022
  • 22篇2021
  • 17篇2020
  • 19篇2019
  • 19篇2018
  • 26篇2017
  • 13篇2016
  • 10篇2015
  • 13篇2014
  • 23篇2013
  • 18篇2012
  • 13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神定志宁魂法论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被引量:6
2013年
更年期高血压是女性更年期患者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心、肝、肾三脏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肝火旺。患者除了血压升高,失眠或睡眠障碍常为女性更年期患者的常见主诉或重要伴随症状。失眠与血压关系密切,吾师王保和教授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入手,以滋阴降火,平肝潜阳为原则,采用安神定志宁魂法,方药选择天麻钩藤饮、百合地黄汤、栀子豉汤、甘麦大枣汤四方加减的代表方论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临床效果颇佳,并为论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提供了新思路。
卞春辉王保和徐强
关键词:中医病因病机处方用药分析
明清时期从肝论治消渴探析被引量:4
2020年
消渴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总体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历代医家多从肺、脾、胃、肾论治,至明清时期,明确提出从肝论治消渴,完善了消渴的辨治体系,丰富了消渴的理论框架,拓宽了消渴的治疗思路。
赵亚楠李艳芬徐强
关键词:明清时期消渴从肝论治
化腐再生法对糖尿病大鼠肌腱变性坏死溃疡创面NGF、TrkA、SP表达的影响及促筋之血化过程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化腐再生法对糖尿病伴肌腱坏死大鼠创周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A(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A,TrkA),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表达的影响及对筋之血化过程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5组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0.35 mg/100 g)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采用外科方法及25%冰醋酸50U外滴创面,建立糖尿病大鼠肌腱变性坏死溃疡模型。采用凡士林油纱、水凝胶、生肌象皮膏、菠萝蛋白酶等不同药物外敷治疗。分别于治疗3、7、14 d提取大鼠创周组织制成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采用显微镜结合光密度检测法分析不同时期NGF、TrkA及SP的阳性表达。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治疗1、2、3组创周组织NGF、TrkA及SP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 d时治疗3组创周组织NGF、TrkA及SP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1),7 d时治疗3组创周组织NGF及SP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P<0.01),14 d时治疗3组创周组织NGF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化腐再生法能够在不同时期调控糖尿病伴肌腱坏死大鼠血创周组织NGF、TrkA与SP水平,促进筋之血化过程,有利于创面愈合。
孙瀚驰徐强孙旭宋子豪朱朝军张朝晖
关键词:神经肽P物质糖尿病创面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023年
现代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在中医药领域中得到了推广及应用,但目前并未完全解决在“真实世界”领域中方法学的难题,因此寻求有效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是目前试验研究的重点,当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主要集中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方法、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量表方法及综合评价方法。文章通过对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学的研究梳理和总结,为今后合理运用疗效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贾福运高晟玮张茜徐强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疗效
“肝主疏泄”理论辨析被引量:30
2012年
"肝主疏泄"是中医藏象学中的重要概念,最早出现于《内经》。其高度概括了肝的生理功能,包括调畅气机、促进全身气血水液运行等作用,对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有较大影响,对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概念源流、理论内涵及其具体的功能体现等方面,系统对"肝主疏泄"理论进行深入阐述,以期对临证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徐强张秋月汪元元王保和
关键词:疏泄生理功能
慢性溃疡清创手段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慢性溃疡的治疗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一大难点。伤口愈合宏观上需要经历清创—炎性反应—肉芽组织形成—上皮覆盖—愈合后塑性改建功能恢复等一系列的生物学过程,其中清创是伤口愈合过程的首个重要步骤,在决定慢性溃疡能否如期愈合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准确全面把握慢性溃疡的清创手段,对于难愈性创面的修复具有决定性意义。
孙忠杰徐强
关键词:慢性溃疡清创
气候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风向、风力级别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1月期间67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发生率与风向和风力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偏北风天气下发生血压波动的患者显著高于偏南风天气;3级以上的北风天气发病率最高;3级以下的南风天气发病率最低(P<0.01);47%的患者尽管坚持规律服药,仍不能避免风力变化带来的血压骤升。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自然界风力风向变化密切相关,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在坚持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积极避免气候变化引起的血压波动。
张真张天译李静朱家旺武强彬徐强王保和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风向天人相应
益气活血法治疗高粘滞血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张伯礼高秀梅王怡刘虹周坤郭志军张晓莉柳占彪牛子长徐强刘杰屈彩琴潘桂湘王宝和郭俊华刘洋张远
该课题组经临床和实验室优化了益气活血方药物的处方、剂量,研究其提取制剂工艺的优化、质控标准及稳定性;在药理药效的研究方面,完成了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致犬实验性急性心力衰竭的影响、对大鼠利...
关键词:
关键词:益气活血法高粘滞血症
箍消托补外治法对阴证疮疡温性护场形成的作用被引量:10
2013年
促进阴证疮疡的愈合是中医外科治疗的难点。临床研究发现,通过箍消托补综合外治法可在疮周形成温性护场,从而促进疮疡由阴转阳,达到加速阴证疮疡愈合的作用。
孙玉芝张朝晖马静徐强
关键词:中医外科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
2022年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HPLC-Q-Orbitrap MS)对39例符合相应纳入、排除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检测,通过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模式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的血浆进行分析。[结果]代谢组学共筛选出42个与治疗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涉及22种代谢通路,其中磷脂生物合成、磷脂酰胆碱生物合成、卟啉代谢、组氨酸代谢、类固醇生成、嘧啶代谢为变化最显著的6条代谢通路。[结论]通过代谢组学方法证实,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能通过调节磷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及能量代谢,进而发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作用。表明代谢组学对指导中医临床及机制研究方面的可行性。
王靖阳韩立峰张晨赵亚楠徐强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代谢组学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