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欣欣

作品数:4 被引量:97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海洋经济
  • 2篇中国海
  • 2篇中国海洋
  • 2篇经济发展
  • 1篇指标体系
  • 1篇可持续发展能...
  • 1篇变差系数
  • 1篇R/S分析

机构

  • 4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作者

  • 4篇狄乾斌
  • 4篇刘欣欣
  • 2篇王萌
  • 1篇曹可

传媒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差异研究被引量:52
2014年
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及GOP海洋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1997—2011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时空特征,研究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7—2004年沿海各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呈增大趋势,2004—2011年呈减小趋势。Z值和M值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波动幅度均较大。贡献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各地区的空间差异明显,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匹配关系合理。
狄乾斌刘欣欣王萌
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文章以系统论为基础,构建由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科技5个子系统组成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得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排名,并将其分为4组。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各子系统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贡献情况有所不同,从计算变差系数看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变化幅度较小。运用R/S分析法预测在2012—2021年期间,沿海地区的差距先缓慢增大后缓慢减小。最后,从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能力、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狄乾斌刘欣欣王萌
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变差系数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43
2013年
中国海洋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地区差异明显。以沿海1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2个角度,运用变差系数及加权变差系数来表现1996~2010年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成倍增长,总体差异在波动中减小;采用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对海洋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演化进行分析,得出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级阶段演进,海洋产业集聚规模有所减弱,各产业趋于均衡发展;具有资源属性的海洋产业集聚程度最高,海洋第三产业集聚程度降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将其分为3个梯队;使用R/S分析法对沿海地区差异情况进行预测,显示未来差距有增大的趋势。最后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等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狄乾斌刘欣欣曹可
关键词:海洋经济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中国海洋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地区差异明显。本研究以沿海1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2个角度,运用变差系数及加权变差系数来表现1996-2010年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成倍增长,...
狄乾斌刘欣欣
关键词:海洋经济R/S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