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宝莹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型
  • 2篇输血
  • 1篇凋亡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悬液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型血清学
  • 1篇疑难配血
  • 1篇诱导凋亡
  • 1篇塞来昔布
  • 1篇髓细胞
  • 1篇髓细胞白血病
  • 1篇凝聚胺
  • 1篇凝聚胺法
  • 1篇配血
  • 1篇自噬
  • 1篇微柱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血液中心

作者

  • 7篇冯宝莹
  • 4篇袁青
  • 3篇陆英
  • 3篇邹勇
  • 2篇刘玲玲
  • 2篇廖思红
  • 2篇刘相富
  • 2篇邝丽华
  • 2篇陈玉婵
  • 1篇张祥忠
  • 1篇林东军
  • 1篇方志刚
  • 1篇林哲生
  • 1篇罗广平

传媒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规则抗体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分布特征及产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对临床输血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拟接受输血治疗的11 150例住院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绘制不规则抗体分布图,并分析与不规则抗体产生相关因素。结果通过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证实,11 150例临床拟输血患者共检出2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1%。在所检出的同种抗体中,RH血型系统的抗体最常见,占比为62.5%(其中抗-E 29.2%,抗-Ce 12.5%,抗-cE 12.5%,抗-C4.2%),其次为MNS血型系统,占比为20.8%(抗-M 12.5%,抗-N 4.2%,抗-Mia 4.2%);Lewis系统抗体(抗-Lea 2例)占比为8.3%;另发现抗-H抗体1例,抗-E合并抗-Jkb抗体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有输血史、妊娠史者比例高于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P均<0.05)。在疾病类型分布上,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阳性患者中多见于妇产、血液和肾脏病患者。结论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主要以RH血型系统和MNS血型系统为主,及时、有效地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对长期输血患者或孕产妇的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袁青冯宝莹赵才翰邹勇
关键词:血型不规则抗体抗体鉴定
塞来昔布减低HL-60和HL-60A细胞活力、诱导凋亡及抑制自噬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HL-60细胞和HL-60A细胞的活力、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0、20、40、60、80和100μmol/L)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和HL-60A细胞,24h、48h和72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塞来昔布作用HL-60细胞和HL-60A细胞24 h后的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自噬相关蛋白LC3、P62,以及mTOR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结果: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h、48h和72h的IC_(50)分别为49.4μmol/L、32.0μmol/L和25.1μmol/L,对于HL-60A细胞,相应的IC_(50)分别是69.1μmol/L、42.5μmol/L和29.6μmol/L。塞来昔布作用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HL-60细胞中Annexin-V^+PI^-、Annexin-V^+PI^+及Annexin-V^-PI^+细胞的比例增多;HL-60A细胞中Annexin-V^+PI^-及Annexin-V^+PI^+细胞的比例增多。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塞来昔布作用后,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的蛋白水平增高,提示该凋亡作用是通过caspase途径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及P62的表达均增加,mTOR、p-mTOR以及下游的4-EBP、p-4-EBP的蛋白水平没有变化,说明塞来昔布能够抑制AML细胞自噬,该作用与mTOR途径无关。结论:塞来昔布对HL-60细胞和HL-60A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以及时间依赖性,该作用与塞来昔布诱导细胞凋亡及坏死有关。塞来昔布能够通过非mTOR依赖途径抑制AML细胞自噬,有望联合应用于AML的治疗,有助于增强某些引起保护性自噬的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
陆英刘相富刘玲玲林哲生陈玉婵冯宝莹张祥忠
关键词:塞来昔布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自噬
白细胞过滤器对红细悬液中血小板的去除效率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不同储存时期红细胞悬液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探讨白细胞过滤器对红细胞悬液中的血小板去除效率。【方法】将58份红细胞悬液根据储存时间不同分为4组:1周组(16份),2周组(16份),3周组(14份),4周组(12份),将四组红细胞悬液通过白细胞过滤器过滤,获取过滤前后的样本,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计算出血小板的去除率。过滤前红细胞悬液标本制成血细胞涂片,用吉姆萨染色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的形态。【结果】四组红细胞悬液中过滤前血小板的计数分别为(286.5±62.34)×10^(9)/L、(238.0±57.37)×10^(9)/L、(193.6±56.21)×10^(9)/L和(167.8±24.76)×10^(9)/L,储存3周(P<0.01)和4周(P<0.0001)组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储存1周组。不同储存时期红细胞悬液血细胞涂片中,均可以观察到成群分布和散在分布的形态正常的血小板。4组红细胞悬液的血小板去除率分别为(80.13±9.06)%,(76.41±10.13)%,(77.78±9.30)%和(70.63±9.39)%,各组之间血小板去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悬液中的血小板计数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储存后期(3周和4周)仍保存有大部分的血小板,白细胞过滤器能够去除其中的绝大多数血小板,而且各组间去除效率相似。
刘浩强彭琳林宇霆冯宝莹巴桑嘎玛格列陆英
关键词:红细胞悬液白细胞过滤器
不同疾病阶段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疑难配血与解决策略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阶段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疑难配血及解决策略。方法对1名首诊MM、拟输血患者的血液采用微柱凝胶法、试管法与献血者的血液做交叉配血,对于主侧凝集者,取患者的血浆采用凝聚胺法及患者血浆稀释后采用微柱凝胶法再与献血者悬浮红细胞做交叉配血;对1名复发难治MM、拟输血患者的血液采用微柱凝胶法与献血者的血液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1)病例1:为首诊MM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患者血液与2名献血者血液交叉配血的主侧均呈细线状凝集,试管法配血主侧同样凝集--显微镜下凝集呈缗钱状;接着用凝聚胺法及患者血浆稀释后用微柱凝胶法和上述2名献血者的血液再次配血:患者血液与献血者血液的交叉配血相合。(2)病例2:诊断为复发难治的MM,用微柱凝胶法患者血液与2名献血者血液交叉配血的主次侧均呈颗粒状凝集;针对患者在使用达雷妥尤单抗(CD38单抗)治疗,以二硫苏糖醇(DTT)处理献血者红细胞后,再用微柱凝胶法与患者的血浆交叉配血,结果配得相合的悬浮红细胞。结论凝聚胺法和患者血浆稀释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适用于初诊MM的配血;对于CD38单抗治疗的MM患者,加做DTT法即可消除药物对其交叉配血的影响。
陆英冯宝莹徐丽娟赖培斌刘玲玲罗广平袁青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
肝病患者血清丙肝病毒(HCV)感染情况与输血和丙型肝炎的关系
2016年
观察肝病患者血清丙肝病毒(HCV)感染情况及与输血和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取肝病患者183例,入院后第二天空腹抽取5ml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血清丙肝病毒(HCV)抗体,分析其与输血和丙型肝炎的关系。结果:183例患者中,23例检测确定血清丙肝病毒(HCV)感染,感染率为12.57%。23例感染HCV患者中14例最终确诊为丙型肝炎,占60.87%。12例存在输血史,占52.17%;1例有吸毒史,占4.35%;1例性传播,占4.35%。不同输血量与丙型肝炎发生率存在正相关性(P<0.05),患者输血量越大,丙型肝炎发生率越高。结论:肝病患者血清丙肝病毒(HCV)感染率较高,且多数患者由于输血感染,部分患者演变为丙型肝炎,临床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处理,降低疾病发生率。
陈玉婵冯宝莹
关键词:肝病患者输血丙型肝炎
Bm亚型血型血清学一例分析
2019年
Bm亚型在临床上较少见。该文分析了一例Bm亚型患者的血型鉴定过程。该例患者的微柱凝胶法显示血型正反不一致,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A型,抗体筛选结果为阴性,吸收放散实验证实其红细胞存在弱B抗原,且红细胞与抗A、B血清不凝集,证实为Bm亚型。该例提示,当发现患者正反定型不一致时应进行血型血清学实验鉴定其是否为亚型,选择合适的血液给亚型患者输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廖思红邝丽华冯宝莹袁青邹勇
关键词:血型BM亚型
肝硬化患者临床输血合理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输血状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所有新入院肝硬化病例一般情况、临床特征、血液输注情况,以及吸烟、饮酒等生活行为习惯,并进行随访。【结果】共收集198例肝硬化病例,其中34.8%(69/198)的病例在住院期间输注了不同种类的血液品种,合计输血371次,其中52.2%的输血病例(36/69)在住院期间输注过2种及以上血液。69例输血肝硬化病例中,首次血液输注以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病例分别为11例和58例;18例输注红细胞,输注总量为90.5 U。INR>1.3的110例肝硬化病例中,分别有54.55%(60/110)、60.91%(67/110)未输注新鲜和冰冻血浆,而在INR≤1.3的病例中有2.27%(2/88)的病例输注了血浆。纤维蛋白原小于1.0 g/L的病例中,输注冷沉淀的病例占29.41%(5/17);大于1.0 g/L的病例中,输注冷沉淀的病例占3.87%(7/181)。【结论】血液输注是肝硬化患者较常用的治疗手段,经验性和预防性输血较普遍,应采取更科学的限制性输血策略以优化输血治疗方案。
刘相富方志刚邝丽华廖思红袁青邹勇冯宝莹林东军
关键词:肝硬化输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