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英
- 作品数:47 被引量:26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的自体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异丙肾上腺素 (ISO)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用骨髓干细胞动员剂G -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梗死部位 ,于用ISO后 2 4,48h和 2周后杀死大鼠 ,取出心脏 ,用免疫组化和HE染色方法检测动物模型心梗区的CD3 4+ 单个核细胞浸润以及心肌细胞和血管的再生情况。结果 用ISO后 2 4h ,G -CSF处理组大鼠心梗区可见大量CD3 4+ 单个核细胞浸润 ,并有CD3 4+ 的新生心肌细胞生长 ,2周后瘢痕组织较少 ,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用ISO后 2 4h ,对照组心梗坏死区有大量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无CD3 4+ 细胞浸润及新生心肌细胞生长 ,2周后出现较大量的瘢痕组织。结论 G -CSF能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和血管的再生 ,减小心肌梗死的范围。用G -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来修复坏死心肌组织的“干细胞自身移植”疗法 。
- 欧瑞明陈运贤钟雪云赵洪云管慧红陆英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不同疾病阶段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疑难配血与解决策略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阶段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疑难配血及解决策略。方法对1名首诊MM、拟输血患者的血液采用微柱凝胶法、试管法与献血者的血液做交叉配血,对于主侧凝集者,取患者的血浆采用凝聚胺法及患者血浆稀释后采用微柱凝胶法再与献血者悬浮红细胞做交叉配血;对1名复发难治MM、拟输血患者的血液采用微柱凝胶法与献血者的血液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1)病例1:为首诊MM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患者血液与2名献血者血液交叉配血的主侧均呈细线状凝集,试管法配血主侧同样凝集--显微镜下凝集呈缗钱状;接着用凝聚胺法及患者血浆稀释后用微柱凝胶法和上述2名献血者的血液再次配血:患者血液与献血者血液的交叉配血相合。(2)病例2:诊断为复发难治的MM,用微柱凝胶法患者血液与2名献血者血液交叉配血的主次侧均呈颗粒状凝集;针对患者在使用达雷妥尤单抗(CD38单抗)治疗,以二硫苏糖醇(DTT)处理献血者红细胞后,再用微柱凝胶法与患者的血浆交叉配血,结果配得相合的悬浮红细胞。结论凝聚胺法和患者血浆稀释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适用于初诊MM的配血;对于CD38单抗治疗的MM患者,加做DTT法即可消除药物对其交叉配血的影响。
- 陆英冯宝莹徐丽娟赖培斌刘玲玲罗广平袁青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
-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免疫抑制剂对移植物抗宿主病中不同受损器官的疗效分析
- 背景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
- 陆英刘相富邹勇李芳刘文达林东军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
- 自体骨髓干细胞原位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和心功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入心肌梗死部位原位移植以修复梗死心肌组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5例初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后随机分为干细胞原位移植组(n=12)和对照组(n=13)。干细胞原位移植组于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行心肌梗死原位移植;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方法治疗。于入院第1,28d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采用Wagner的QRS波群记分法评价心功能,于入院后7,28d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G-CSF治疗4周,干细胞原位移植组QRS记分值明显降低(2.14±0.21),显著低于对照组(5.07±0.31)(t=5.2,P<0.05);心肌梗死面积由(36±8)%下降至(18±6)%,显著小于对照组(33±7)%(t=12.6,P<0.05)。结论:用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来修复坏死心肌组织的“干细胞原位移植”疗法,能减小心肌梗死的范围,改善心功能。
- 陈运贤欧瑞明钟雪云徐新赵洪云管慧红陆英韩忠朝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骨髓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 不同荧光染料对3种储存温度下血小板的标记效果
- 2021年
- 目的:研究5-氯甲基荧光素二乙酸酯(CMFDA)、碘代3,3'-二己氧基羰花青[DiOC_(6)(3)]和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β抗体衍生物对3种储存温度下血小板的标记效果,以期找出1种受温度因素影响小的血小板荧光标记物。方法:取C57小鼠的全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分3组(室温组、4℃组和冷冻组)保存。保存24 h后,每组血小板分成3等份,分别用CMFDA、DiOC_(6)(3)以及抗GPIbβ抗体衍生物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标记物的阳性率以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Annexin V和CD62P以评估血小板的凋亡和活化情况。结果:冷冻组血小板的CMFDA和DiOC_(6)(3)的阳性率以及MFI均低于室温组及4℃组。冷冻组血小板的Annexin V和CD62P阳性率均高于室温组和4℃组。抗GPIbβ抗体衍生物对3组血小板标记的阳性率以及MFI无明显差异。结论:CMFDA和DiOC_(6)(3)对冷冻组血小板的标记效果差于室温组和4℃组,考虑与冷冻组血小板的凋亡率和活化率高有关;抗GPIbβ抗体衍生物对3组血小板标记效果无明显差异,可以考虑作为荧光标记物应用于比较室温、4℃和冷冻保存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实验。
- 陆英袁青邝丽华赵才翰张祥忠
- 关键词:血小板
- 抗原冲击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CTL杀伤Jurkat细胞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本研究以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其为树突状细胞(DC),分别负载Jurkat细胞冻融抗原及WT1多肽抗原,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以探讨其对白血病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联合应用rhGM-CSF、rhIL-4、rhTNF-α及rhsCD40L等细胞因子,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法从外周血获取单核细胞并进行诱导扩增,培养出DC,分别用冻融抗原及WT1多肽抗原冲击致敏DC。实验分4组冻融抗原致敏DC组为实验组A,WT1多肽致敏DC组为实验组B,未致敏DC组为对照组A,单核细胞组为对照组B,观察CTL对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出了具有典型特征的DC,它高表达CD40、CD80、CD1a及CD86等表面标志,能体外诱导强烈的同种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实验组显示高水平杀伤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A、B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Jurkat细胞冻融抗原及WT1多肽抗原冲击致敏DC能有效诱导T细胞抗白血病作用,为临床研制DC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 林东军方志刚李旭东刘加军陆英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JURKAT细胞冻融抗原细胞毒作用
- 二次肝移植围手术期输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二次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输血治疗及血液保护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7月~2007年8月行二次肝移植手术患者15例,观察患者首次与第2次手术间各指标差别,包括:术前凝血功能、手术用时、血液丢失量、各类血液成分输入量、输液总量及临床预后等。结果2次手术术前凝血功能、所用时间、手术方式、无肝期时间、总入液量、总出液量及冷沉淀输入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移植术中血液丢失量、红细胞悬液、血浆及血小板输入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血液制剂输注,合理应用相应的血液保护措施,并动态检测凝血功能,降低失血和输血量,提高肝移植患者存活率。
- 刘相富黄品婕袁青陆英
- 关键词:肝移植输血
- AFT024-SCF细胞系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鉴定
- 2016年
- 目的:构建AFT024-SCF和HPC-Lhx2细胞系,并用HPC-Lhx2细胞系鉴定AFT024-SCF细胞系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感染法构建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依赖的永生化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PC)-Lhx2细胞系和小鼠胎肝基质细胞系AFT024-SCF及其不含目的基因的对照组细胞系AFT024-GFP。采用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法鉴定此AFT024-SCF细胞系中SCF的表达。ELISA法鉴定AFT024-SCF上清液中SCF的表达。收集AFT024-SCF及AFT024-GFP细胞培养上清液并以1∶10与IMDM基础培养基混合备用。以AFT024-SCF组上清液为实验组,AFT024-GFP组上清液为内源性阴性对照组,无任何添加的IMDM基础培养基为外源性阴性对照组,添加重组SCF的IMDM培养基为阳性对照组,分别与HPCLhx2细胞系共培养72 h。MTT法检测各组HPC-Lhx2细胞增殖活性,集落形成实验鉴定HPC-Lhx2细胞系扩增后的细胞干性。结果:构建的AFT024-SCF细胞系表达SCF;HPC-Lhx2细胞系体外培养72 h后,外源性及内源性阴性对照组未能维持HPC-Lhx2细胞增殖;而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均可促进HPC-Lhx2细胞增殖;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细胞均有集落形成单位,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性对照组无集落形成单位。结论:成功构建表达SCF的AFT024-SCF细胞系,其培养上清液能够替代重组SCF用于HPC-Lhx2细胞系的体外扩增。
- 李陈陆英杨丹汪颖薛淼张祥忠
- 关键词:干细胞因子
- 血小板输注中的细菌污染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检测血小板输注中的细菌污染情况以及血小板输注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对血小板悬液2164份进行细菌污染检测。结果2164份血小板悬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25份,其中手工混合血小板的阳性率为1.60%,机采血小板的阳性率为0.38%。有6例患者被输注细菌培养阳性的血小板悬液,其输注后的反应与细菌培养阴性对照组相似。所有被输注细菌培养阳性血小板悬液的患者均未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表现。结论虽经严格的无菌操作,但所制备的血小板悬液仍可能被污染。
- 刘赴平陆英钟雪云陈运贤
- 关键词:输血血小板细菌培养
- 儿童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脐血干细胞移植失败后白血病长期缓解1例暨文献复习
- 2015年
- 目的分析儿童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脐血移植失败后白血病长期缓解的原因。方法收集2013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内科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的1例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术后治疗过程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患者移植失败但白血病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的可能原因。结果患儿首次脐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恢复不良,2013年11月行脐血输注,后因为经济原因未针对原发病进一步治疗,然而该患者脐血移植术后15个月造血功能恢复,至2015年9月,脐血移植后2年无病生存。结论脐血移植或输注可能具有修复造血及免疫系统的功能,且无需通过成功植入发挥作用。儿童高危白血病进行脐血移植植入失败并不意味白血病治疗失败,患儿有可能获得长期无病生存。
- 张競文陆英李旭东
- 关键词:儿童高危脐血移植脐血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