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艳芳

作品数:9 被引量:92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耐药
  • 7篇克雷伯菌
  • 7篇肺炎克雷伯
  • 6篇碳青霉烯
  • 6篇碳青霉烯类
  • 6篇青霉烯
  • 6篇青霉烯类
  • 6篇肺炎克雷伯菌
  • 5篇毒力
  • 4篇毒力基因
  • 4篇碳青霉烯类耐...
  • 2篇血流感染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分型
  • 2篇血清型
  • 2篇黏液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研究
  • 2篇耐药机制

机构

  • 9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南昌大学

作者

  • 9篇刘洋
  • 9篇魏丹丹
  • 9篇梅艳芳
  • 8篇万腊根
  • 5篇刘盼盼
  • 3篇曹先伟
  • 2篇邓琼
  • 2篇向天新
  • 2篇龙丹
  • 1篇张伟
  • 1篇李喜红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CRISPR-Cas系统的分布及其与毒力基因和耐药的关系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CRISPR-Cas系统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毒力基因和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非重复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248株,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检测CRISPR-Cas系统3个相关基因(CRISPR1、CRISPR2和cas1)、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和K57)、12种毒力基因及检测13种耐药基因,用x”检验比较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毒力及耐药差异。结果CRISPR-Cas系统的检出率为29.8%(74/248);K1型是携带CRISPR-Cas系统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荚膜血清型,占28.4%(21/74);除kpn基因外,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检出率均大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7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外,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小于不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1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耐药基因阳性率小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菌株,且blape、blasy、qnrS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中主要为K1型携带CRISPR-Cas系统,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阳性率高,耐药率低,耐药基因的阳性率低。CRISPR-Cas系统可能能降低耐药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水平传播,尤其是在K1型肺炎克雷伯菌。
杜芳玲黄先琪魏丹丹梅艳芳刘盼盼刘洋万腊根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耐药
CRKP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和耐药及毒力特征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危险因素、耐药及毒力特征。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血液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P)248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分为CRKP组73株,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CSKP)组175株。病例系统查询两组KP血流感染患者所对应的临床资料,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菌株的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脏疾病、烧伤、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留置引流管、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和替加环素使用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流感染中CRKP组患者病死率53.42%高于CSKP组患者(P<0.05)。CRKP组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CSKP组(P<0.05)。73株CRKP菌株中检测出KPC基因69株,阳性率为94.52%;NDM基因4株,阳性率为5.48%;其中有1株同时携带KPC和NDM基因。CRKP组检出3株K1型、2株K2型、1株K20型、2株K54型。结论本研究血流感染中CRKP菌以KPC为主,但也存在NDM的流行。CRKP菌株多药耐药情况严重,患者病死率高,并且出现高毒力血清荚膜分型。临床应针对CRKP血流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加以干预和控制。
杜芳玲梅艳芳魏丹丹陈思黄旗森万腊根刘洋
关键词:血流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
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与非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的血清荚膜类型特征及毒力基因分布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碳青霉烯类非耐药肺炎克雷伯菌(non-CR KP)的荚膜血清型和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15年3月-10月保留的各种临床标本分离出的79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查,黏液丝试验确定菌株的高黏液(HM)表型,采用PCR和基因测序检测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通过ERIC-PCR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从所有样本中分离到CRKP31株,non-CR KP 48株,改良Hodge阳性21株,HM表型阳性率为16.5%(13/79),其中5株为CRKP,荚膜血清型以K1型为主;荚膜血清型中以K1、K2型为主,K5、K20、K54和K57阳性率较低,各只检测出一株;CRKP中检测到有一株携带KPC耐药基因的K1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rmpA,aerobactin和iroN三者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CRKP和non-CR KP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毒力分数柱状图和ERIC-PCR图谱分别显示CRKP呈明显集中趋势,菌株间同源性高,而non-CR KP呈离散趋势,无明显同源性。结论 CRKP在携带毒力基因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阳性率上比non-CR KP低;CRKP间以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non-CR KP间以非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
李喜红魏丹丹王莲慧梅艳芳刘盼盼刘洋
关键词:耐药毒力因子荚膜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亚型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中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中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及其亚型的分布及流行特点。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563株,结合改良Hodge试验、EDTA协同及增效试验与PCR扩增检测blaNDM基因;通过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采用药物敏感性试验、接合试验、质粒图谱分析、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等技术研究细菌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共筛选出45株产NDM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8株,包括NDM-1型37株、NDM-5型1株,大肠埃希菌7株,均为NDM-7型;所有菌株呈现多药耐药现象,且每株菌均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其中blaCTX-M、blaTEM、blaSHV、qnrB、qnrS、acc(6′)-Ib、rmtB、armA等为最常见共同携带耐药基因;MLST分型显示,产NDM-1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于ST11、ST76、ST495、ST37、ST700及ST395型中,产NDM-5肺炎克雷伯菌仅为ST14型;21株产NDM菌株接合试验阳性,其中包括13株NDM-1型、1株NDM-5型及7株NDM-7型,部分质粒之间有着相似图谱,blaNDM均定位于约46kb大小IncX3质粒上。结论医院已出现多种NDM亚型,主要通过IncX3型质粒在肠杆菌科细菌中传播,存在克隆传播现象;此外,NDM亚型的出现也表明NDM或正处于快速进化过程中而导致其广泛传播。
梅艳芳刘盼盼王莲慧魏丹丹万腊根邓琼曹先伟刘洋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抗药性细菌流行病学
烧伤患者产NDM-1型金属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烧伤患者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18株。测定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对菌株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和序列分析、质粒接合试验、Southern杂交以及外膜蛋白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型技术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药敏试验显示所有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具有多重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耐药,耐药率100%(18/18);对替加环素、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对耐药率分别为0%(0/18)、61.1%(11/18)、72.2%(13/18)。接合试验可使受体菌大肠埃希菌J53对碳青霉烯的MIC值从≤0.0625或0.125 μg/ml上升到16或32 μg/ml。特异性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发现18株产NDM-1菌株,5株KPC-2菌株。接合试验证实blaNDM-1可以通过质粒传播。Southern杂交显示blaNDM-1基因定位于46Kb大小的质粒上,质粒复制子分型显示为IncX3型。PFGE共7种细菌基因型,而MIST分型发现18株CR-KP分别属于ST11、ST395、ST17、ST37、ST263、ST14和ST76型。外膜蛋白的SDS-PAGE和ompK35/36基因序列分析发现ST11、ST395和ST37型CR-KP菌株OmpK36膜孔蛋白缺失,而其他ST分型菌株OmpK36膜孔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本院烧伤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主要机制是质粒介导的NDM-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合并OmpK36膜孔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并且发现了同时携带NDM-1和KPC-2种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
杜芳玲梅艳芳刘盼盼万腊根魏丹丹曹先伟文江雄向天新刘洋
关键词: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
重症医学科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及分子特征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血流感染患者检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CR-HMKP)的临床及分子特征。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从ICU血流感染患者中分离4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通过拉丝试验分为14株CR-HMKP菌和26株CR-非HMKP菌,分析菌株的临床和药敏资料,采用PCR检测菌株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及血清荚膜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析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CR-HMKP在CR-KP中的检出率为35.0%。CR-KP感染患者均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袭性操作和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CR-HMKP菌株感染患者60岁以上的占比、糖尿病患病率、死亡率比CR-非HMKP菌株感染患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KP菌株均为多重耐药(MDR)菌,CR-HMKP菌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比CR-非HMKP菌株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青霉烯酶基因以KPC为主(95.0%),rmtB基因在CR-HMKP菌株的检出率小于CR-非HMKP菌株,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HMKP菌株中仅检出1株K2型菌株,rmpA、iutA、rmpA2三种毒力基因在CR-HMKP菌株的检出率均大于CR-非HMKP菌株,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FGE和MLST显示CR-HMKP分为A、B型,A型(n=13,92.9%)均为ST11型,B型(n=1,7.1%)为ST65型。结论ICU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CR-HMKP菌株以ST11型为主,均为MDR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且患者死亡率高,应加强防控。CRHMKP与CR-非HMKP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有差别,临床在治疗过程中应区别对待。
杜芳玲魏丹丹梅艳芳龙丹万腊根刘洋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
K1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K1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K1-Kpn)的临床特点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1-12月各类标本中分离的所有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331株,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拉丝"试验检测菌株的高黏液表型;PCR方法检测6种高毒力荚膜血清型、7种常见毒力基因和17种常见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K1-Kpn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感染K1-Kpn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ICU入住率等临床特征,并与40例同期感染非K1-Kpn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检出37株K1-Kpn,HM试验阳性率为72.97%,7种常见毒力基因的携带率在91.89%~100.00%;感染K1-Kpn和非K1-Kpn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43±16.1)和(43.43±14.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12,P=0),APACHEⅡ评分为(27.72±8.53)和(18.63±7.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388,P=0),平均住院时间为(53.7±27.4)和(10.2±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1,P=0)及ICU分离率为45.95%(17/37)和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P<0.05);对常用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PCR结果显示产SHV型β-内酰胺酶4株(占10.81%)、TEM型4株(占10.81%)和CTX-M型14株(占37.84%),另有13株(占35.14%)携带PMQR基因,仅1株携带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未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MLST分型显示:ST23为最主要序列型。结论 K1-Kpn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耐药机制与β-内酰胺基因密切相关,ST23为其主要的临床流行株;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积极地预防控制K1型菌株感染,控制其传播。
魏丹丹涂泽伟梅艳芳刘洋刘盼盼万腊根邓琼曹先伟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流行病学
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荚膜血清分型及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调查分析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HMKP)的荚膜血清分型及分子特征,探究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获得的可能机制。方法筛选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6年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HMKP(CR-HMKP)菌株,采用PCR检测其荚膜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及耐药相关基因,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细菌的同源性分析,并采用接合试验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传播性。结果 2012-2016年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675株,其中筛选出CR-HMKP菌株18株(2.7%),除1株wzi128-K1型、1株wzi206-K57型和2株wzi2-K2型菌株外,其余荚膜分型均为wzi64-K14.64型。PCR及测序结果显示,blaNDM-1 2株,blaKPC-2 17株,qnr S1 18株,blaCTX-M-3 3株,blaCTX-M-14 18株,blaTEM-1 16株,blaSHV-12 17株,rmt B 5株。CR-HMKP菌株均携带有毒力相关基因,其中rmpA(88.9%,16/18)、mag A(5.6%,1/18)、iro N(83.3%,15/18)、aerobactin(27.8%,5/18)、rmpA2(66.7%,12/18)及mrk D(100%,18/18)。CR-HMKP菌株共有3个ST分型,分别为ST11型15株、ST86型2株、ST412型1株。PFGE显示CR-HMKP分为A、B、C 3群,其中B群和C群分别为ST86型和ST412型,而A群均为ST11型。所有携带KPC-2基因的菌株均为ST11型,接合试验显示5株CR-HMKP接合成功,接合率27.8%。结论本研究表明CR-HMKP菌株以wzi64-K14.64荚膜血清分型为主,部分可通过接合获取KPC-2基因而产生并流行。此外,CR-HMKP菌株既可存在于高流行的ST11型,也可携带K1/K2等高毒力荚膜血清分型,应引起高度重视。
杜芳玲梅艳芳万腊根魏丹丹张伟向天新刘洋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耐药
K1和K2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K1型肺炎克雷伯菌和K2型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分布。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分离735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作为实验菌株,筛选出63株K1型肺炎克雷伯菌和29株K2型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检测13种耐药基因和13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结果 K1、K2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20%,对其他抗菌药物都表现较高的敏感性,但出现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K1、K2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acc6-Ib-cr和qnrS携带率较高,对其他耐药基因的携带率较低,但出现2株K1型和2株K2型携带KPC基因;除厄他培南和SHV基因外,K1型和K2型肺炎克雷伯菌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K1型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均低于K2型肺炎克雷伯菌;可移动遗传元件检出1种接合性质粒标记基因,1种整合子标记基因,4种插入序列标记基因,以traC基因和intI1基因阳性率最高。结论 K1、K2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耐药基因阳性率低,可移动遗传元件携带率较低;K1型和K2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的出现可能与携带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
杜芳玲龙丹魏丹丹梅艳芳万腊根刘洋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可移动遗传元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