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肠癌
  • 2篇预后
  • 2篇术后
  • 2篇术后预后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化疗
  • 2篇化疗泵
  • 2篇灌注
  • 2篇灌注化疗
  • 1篇诊疗分析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人类表皮生长...
  • 1篇人类表皮生长...
  • 1篇人类表皮生长...
  • 1篇乳腺

机构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吴有军
  • 4篇杨波
  • 4篇孙永胜
  • 2篇赵华洲
  • 2篇刘瑞军
  • 1篇刘斌
  • 1篇张庆军
  • 1篇毛琳
  • 1篇王颐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ER-2与Eb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HER-2与Ebp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6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分别行HER-2与Ebp1蛋白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Ebp1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HER-2与Epb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家族史无关,HER-2的高表达与Epb1的低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均<0.05);HER-2与Ebp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HER-2和Ebp1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肿瘤转移及预后情况的判断,并为以Ebp1作为生物学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依据。
杨波刘斌吴有军刘家恩孙永胜
关键词:结直肠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BP1肿瘤免疫治疗
20例乳腺结核外科诊疗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9医院普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0例乳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乳腺结核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乳腺结核发病率较低,通常无全身中毒症状,临床以乳房肿胀多见,术后病理结果可以确诊乳腺结核。对于临床怀疑乳腺结核的患者,联合多种检测方法,提高诊断率,早期治疗。手术切除病灶是乳腺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辅以必要的抗痨治疗,预后较好。
刘家恩杨波吴有军孙永胜王颐刘瑞军赵华洲乔光超
关键词:乳腺结核手术切除抗结核治疗
选择性区域灌注化疗联合氟尿嘧啶缓释剂区域植入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动脉置泵灌注化疗联合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区域植入对晚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探讨该疗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共选取16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术中置泵+5-FU缓释剂区域植入)、B组(术中单纯置泵)、C组(术中单纯5-FU缓释剂区域植入)、D组(单纯手术治疗)。4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TNM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术式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分组情况,术中放置化疗泵和5-FU缓释剂,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均行全身静脉化疗,采用m FOLFOX6方案,出院后各组患者定期复查及随访,持续5年。了解患者1、3、5年生存率。结果 A组与B组、C组、D组在1年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年生存率比较,A组较其他组高(P<0.05)。结论动脉置泵灌注化疗联合5-FU缓释剂区域植入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疗效确切,长期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
乔光超杨波张庆军孙永胜吴有军毛琳
关键词:缓释氟尿嘧啶化疗泵预后
选择性髂内动脉区域靶向灌注化疗对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选择性髂内动脉区域靶向灌注化疗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35例直肠癌患者,手术前检查排除有远处转移,根据手术后化疗方式不同分为术中置泵的置泵组)和术中未置泵的对照组)。所有直肠癌患者均行直肠癌根治术,置泵组术中行单侧或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泵植入术,术后行区域靶向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6个疗程。对照组术后仅行全身静脉化疗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1、3、5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无手术及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置泵组和对照组局部复发率(4.10%vs 15.52%)、远处转移率(10.14%vs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生存率(100.00%vs 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而3年(77.50%vs 58.68%)和5年生存率(72.46%vs 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髂内动脉区域靶向灌注化疗作为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模式,较术中未置泵化疗明显减少了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且提高了3年和5年的生存率。这为直肠癌术后综合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选择。
刘家恩杨波吴有军孙永胜刘瑞军赵华洲乔光超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术化疗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