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焕焕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2篇黏膜
  • 2篇黏膜下
  • 2篇黏膜下剥离术
  • 2篇膜下
  • 2篇内镜黏膜
  • 2篇内镜黏膜下
  • 2篇内镜黏膜下剥...
  • 2篇内镜黏膜下剥...
  • 2篇剥离术
  • 2篇成像
  • 1篇大息肉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早期胃癌
  • 1篇窄带成像
  • 1篇窄带成像技术
  • 1篇诊断性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喀什地区...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4篇白杨
  • 4篇孙焕焕
  • 3篇王菲
  • 2篇刘思德
  • 2篇龚伟
  • 2篇黄思霖
  • 2篇刘江
  • 1篇张亚历
  • 1篇智发朝
  • 1篇陈石岩
  • 1篇张强
  • 1篇邓慧敏
  • 1篇谭新华
  • 1篇陈羽
  • 1篇钟豪杰
  • 1篇张强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钛夹及尼龙绳预防肠道较大息肉切除出血的效果分析及文献回顾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评估钛夹及尼龙绳预防肠道较大息肉切除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3年1月至2016年3月行息肉切除的病例,息肉均〉10mm。将病例分为4组,A组为粗蒂息肉切除前预先用钛夹夹闭的病例,B组为粗蒂息肉切除前预先用尼龙绳套扎的病例;C组为较大的平坦或隆起型非粗蒂息肉切除后用钛夹夹闭的病例,D组为较大的平坦或隆起型非粗蒂息肉切除后未用钛夹夹闭的病例。分析每组病例的术中、术后出血发生率及临床病理特征。在Pubmed数据库检索近五年的有关钛夹或尼龙绳预防息肉切除后出血的文献,总结分析其特征。结果共2006例息肉纳入分析,A组的术中出血率为3.4%(5/147),迟发性出血率为6.1%(9/147);B组的术中出血率为3.8%(5/132),迟发性出血率为7.6%(10/132);C组的迟发性出血率为3.2%(28/888);D组的迟发性出血率为1.9%(16/839)。以上出血病例无需行外科手术,且无一例穿孔。在Pubmed数据库共检索出6篇有关钛夹或尼龙绳预防息肉切除后出血的文献,大多数研究提出,钛夹或尼龙绳是预防息肉切除后出血的有效的止血方式。结论预先使用钛夹和尼龙绳是预防息肉切除后出血的有效止血措施;对于非粗蒂较大息肉(直径〉10mm)切除后,钛夹也可用于预防术后出血,但其效果有待验证。
王菲张强刘思德邓慧敏孙焕焕林创珍刘江白杨
关键词:肠息肉出血
联动成像内镜与白光内镜对胃黏膜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比较联动成像内镜(LCI)与传统白光内镜对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白光和LCI模式分别观察胃黏膜,用取色软件测量两种模式下可疑Hp感染区域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组成值,并对可疑部位取活检行病理检测,R/(G+B)比值用于建立预测Hp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cut-off值及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47例研究对象,其中维吾尔族23例,平均49岁。共获得91例病理组织,确诊Hp感染44例。LCI模式建立的曲线的AUC为0.616,cut-off值为0.967,灵敏度为0.955,特异度为0.298;白光模式建立的曲线的AUC为0.529,cut-off值为2.638,灵敏度为0.455,特异度为0.766。LCI诊断汉族和维吾尔族Hp感染的AUC分别为0.65、0.549。LCI诊断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患者Hp感染的AUC分别为0.628、0.603。结论 LCI模式较白光模式诊断胃黏膜Hp感染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一种客观的内镜下辅助判断胃黏膜Hp感染的定量方法。
王菲陈石岩谭新华买买提吐尔逊.巴拉提刘江钟豪杰孙焕焕陈羽白杨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诊疗5年的单中心调查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为调查近几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加强早期胃癌(EGC)培训后的EGC检出情况,了解EGC内镜特征及诊疗效果。方法对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筛查,统计胃癌患者例数,将手术病理或虽然未行手术治疗但活检病理和超声内镜诊断为EGC的纳入回顾性分析。结果 (1)从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总共完成97 621例胃镜,检出胃癌1 257例(1.3%),其中EGC检出率为13.4%(168/1 257)。2012年EGC检出率为4.2%,2013年为7.1%,2014年为14.5%,2015年为22.3%,2016年为21.9%。(2)EGC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23、45例;年龄(57.4±11.6)岁,50~59岁与60~69岁患者最多,分别占32.1%、29.2%,20~29岁与80~89岁患者最少,分别占1.2%、3.6%。(3)168例患者总共181处EGC病变,中位病变最大径为15(10,24)mm。胃冠状面上,上部、中部、下部分别为22、30、129处;胃水平面上,前壁、后壁、小弯、大弯分别为31、16、109、25处。内镜下病变形态:0-Ⅰ、0-Ⅱa、0-Ⅱb、0-Ⅱc、0-Ⅱa+Ⅱc、0-Ⅱc+Ⅱa分别为9、21、2、121、17、11处。溃疡性EGC占18.8%。(4)与病理组织学对比,普通白光内镜(WLE)诊断符合率为54.7%,色素内镜(CE)符合率为73.2%,放大内镜联合电子染色内镜(M-DCE)符合率为89.4%。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CE比WLE诊断符合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CE比WLE诊断符合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CE比CE诊断符合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168例患者中118例(70.2%)行内镜下切除术,其中108例(91.5%)行ESD,9例(7.6%)行EMR,1例(0.8%)行内镜下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联合ESD。ESD组整块切除率95.4%,完全切除率89.8%,术中大出血率为2.8%,迟发性出血率为10.2%,术中穿孔率为5.6%,无迟发性穿孔发生。EMR组整块切除率88.9%,完全切除率88.9%,迟发性出血率11.1%,无术中大量出血、术中穿孔及迟发性穿孔事件
孙焕焕黄思霖龚伟张强王菲卫珮如白杨
关键词:胃癌窄带成像技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诊断性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上皮内瘤变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诊断性内镜黏膜下剥离术(D-ESD)在胃上皮内瘤变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放大内镜联合电子染色内镜(ME-DCE)检查,普通内镜活检提示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随后接受D-ESD的64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ME—DCE预估结果与D—ESD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行Kappa检验,根据D—ESD术后病理结果分组后的对比分析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64例活检病理LGIN患者,ME—DCE预估LGIN2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分化型腺癌39例,D—ESD术后病理证实LGIN27例、HGIN/分化型腺癌37例,ME—DCE与D—ESD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尚可(k=0.676)。按D-ESD病理结果分成LGIN组(n=27)和HGIN/分化型腺癌组(n=37),统计分析后发现两组在病变直径、活检块数、D—ESD标本直径、整块切除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内镜活检病理提示胃LGIN的患者,建议进一步行ME—DCE检查,对于预估为HGIN/分化型腺癌者建议行D—ESD明确诊断。
孙焕焕龚伟黄思霖张亚历智发朝刘思德白杨
关键词:上皮内瘤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