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
- 作品数:23 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5版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方案合理性分析被引量:37
- 2017年
- 目的结合单中心数据讨论2015版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推荐手术方案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诊治中心收治的初次手术(甲状腺切除+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2745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各侵袭性表现与肿瘤直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01)、侧方淋巴结转移(P<0.001)、腺外浸润(P<0.001)、不良病理亚型(P=0.027)均与肿瘤直径相关。侵袭性表现组与无侵袭性表现组[(1.00±0.02)cm vs.(0.91±0.02)cm,P=0.001]、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1.01±0.02)cm vs.(0.88±0.02)cm,P<0.001]的肿瘤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5版ATA指南中关于对大部分直径≤1 cm结节不常规推荐评估,1~4 cm的cN0病人不常规推荐全或近全甲状腺切除,不推荐对T1、T2和cN0病人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观点较保守,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病人,将其作为我国病人的常规手术方案推荐尚缺乏证据。
- 刘文程若川苏艳军刁畅钱军张建明马云海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
- 厚积薄发——中国甲状腺肿瘤临床数据库分级质量管理的建议与思考被引量:7
- 2020年
- 数据库建设在甲状腺肿瘤临床研究中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大数据库为基础的临床研究引导各指南的制定和更新,推动甲状腺外科临床实践的进步。我国甲状腺肿瘤数据库建设起步较晚,中国人群的甲状腺癌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仍有所欠缺,临床指南参考证据也仍有不足。近年来,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庞大的患者群体,我国甲状腺肿瘤临床数据库建设发展迅速。然而,由于缺乏数据库建设的质量控制标准,在各种临床信息数据化的过程中,随着数据可利用性的提高,真实性、完整性降低的风险大大增加。笔者结合所在中心甲状腺肿瘤数据库建设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甲状腺肿瘤临床数据库分级质量管理的一些初步构想和建议。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过程即为从原始信息提取为最终科研论文数据的过程,我们将各级数据库信息特征总结为从0~3级数据的逐步采录过程。下一级数据的质量控制依赖于上一级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利用性。随着病例信息数据的逐级转录,数据可利用性逐步上升至可临床科研应用水平,而真实性逐渐下降。数据库质量控制即为在提高可利用性的过程尽可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其中,1级数据是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数据损失风险较高,提高该级数据质量是提升数据库整体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本文分别从临床病历信息中的检验、病理报告(1A级),超声报告(1B级)和文字记录(1C级)等不同层面分享了数据库质量管理的一些思考,并提出结构化的1级病历数据建议,以期改善数据库的整体质量。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诊断、疾病预测模型等方向的研究开展如火如荼,然而,如缺乏良好的原始数据库基础,后期几乎无法改善,在大数据库的建设中可能导致“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此类数据库的管理问题可能在各专科领域、各个国家数据库建
- 程若川刘文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 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不全7例临床病例分析报告
- 2022年
- 目的 介绍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长期处于正常范围但伴有低钙血症的患者,分析可能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连续收治的1 010例行甲状腺全部切除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筛选术前PTH和血钙正常而术后6个月以上至少检测到2次PTH正常伴低钙血症的7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低钙症状、维生素D水平和钙剂服用情况。结果 7例患者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均未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前维生素D轻度缺乏或不足者6例;随访时间为12~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7例患者在术后持续服用钙剂和骨化三醇的情况下均发生低钙血症,且维生素D水平持续处于轻度缺乏或不足状态,术后1年的PTH水平相较术前下降幅度超过50%的有6例。结论 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后长期PTH正常伴低钙血症的患者,相比术前PTH水平明显降低,可能的原因为术中甲状旁腺受损和维生素D缺乏,此类患者更应该称之为“甲状旁腺功能不全”。
- 董治中刘文苏艳军詹想想刁畅程若川
-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激素低钙血症
- 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早期预测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6年
- 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快速增长,甲状腺切除的手术范围也明显扩大。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和新型手术设备的应用,使得术后出血及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降低,低钙血症成为延长病人平均住院日、增加住院费用的惟一因素。
- 刘文闫雪晶程若川张慧
- 关键词:低钙血症甲状腺切除术
- 甲状腺全切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现状和思考被引量:7
- 2021年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而且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外科医生及患者希望尽可能避免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因此甲状旁腺自体移植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防治策略,在甲状腺手术中广泛应用。但是移植旁腺功能的有效性尚未明确,术中甲状旁腺是否移植?还存在争议。通过文献复习和阅读,笔者对甲状腺全切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应用做一综述。
- 董治中刘文程若川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
- 中国甲状腺癌术后随访和临床研究现状反思被引量:29
- 2017年
- 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长,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基于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数据,诊疗方案的制定受到严重制约。因此,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甲状腺癌的术后随访和临床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尽管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临床病例丰富,但受基础条件制约,多年来肿瘤登记工作进展缓慢,覆盖人口比例较少,尤其是甲状腺癌的长期随访研究存在极大缺陷。笔者参考国外先进的肿瘤登记随访模式结合自己的临床工作、研究中的相关经验,分析中国肿瘤登记工作现状和甲状腺癌随访、科研中的困境。
- 程若川刘文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随访研究登记
- 云南省单中心27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再手术原因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再手术患者复发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6月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279例行再手术的PT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79例患者中,残余甲状腺复发156例(55.9%),淋巴结转移215例(77.1%),后者包括中央区135例(48.4%)和侧方151例(54.1%)。统计分析显示,女性、≥45岁是残余甲状腺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ND)、初次手术行于县级医院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男性、初次术式为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TT/NTT)、CND为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初次手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专业甲状腺中心为33个月,主要为侧方(26.8%)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42.9%);省级医院为24个月,主要为中央区区淋巴结转移(32.8%)和残余甲状腺复发(29.9%);地州级24个月、县级12个月,主要原因为残余甲状腺复发(36.7%,45.9%)。再次手术后,158例获随访10~123个月,死亡1例(0.4%)、永久性声音嘶哑7例(4.4%)、永久性低钙血症19例(12.0%)、131I治疗失分化9例(5.7%),复发22例(13.9%)。结论:非专科手术和不规范的术式导致PTC术后甲状腺和淋巴结转移率增高从而再手术的主要原因;选择单侧腺叶切除或TT/NTT+病灶同侧/双侧CND和/或加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再次手术患者永久性手术并发症和失分化发生率均较高,故应在初始治疗中采取规范化治疗方案,减少复发风险。
- 刘文程若川张建明钱军马云海刁畅苏艳军刘瑾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再手术统计学
- 术中识别甲状旁腺光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2019年
- 目的对术中识别甲状旁腺光学技术进行再认识并探讨其在甲状腺术中对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近红外线成像""激光散斑对比度成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为检索词检索文献,对术中识别甲状旁腺光学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结果术中光学技术单独或与造影剂结合使用能够提高甲状旁腺的识别率,减少营养血供的损伤,从而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论传统的术中甲状旁腺识别方法在实时保护效用及准确性上有待提高,而新兴的光学技术与造影剂结合能够很大程度地弥补这些缺憾,但在推广上仍有阻碍。
- 刘瑾程若川苏艳军刘文
- 关键词:光学技术甲状旁腺甲状腺切除术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研究(附3273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人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3273例PTC病人临床病理学特征,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LNM的危险因素。结果 PTC的CLNM发生率为40.6%(1331/3273),清扫中央区淋巴结中位数7.0(4.0,12.0)枚,平均转移(3.70±3.84)枚。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腺外浸润、多灶性、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体征、是否观察均与CLNM相关(P<0.05)。在肿瘤仅占据甲状腺单个区域病人中,位于下份(41.6%)是CLNM的危险因素(P<0.001),而与肿瘤数量无关(P=0.68)。多灶癌CLNM发生率双侧多区域(51.3%)>单侧多区域(47.2%)>单个区域(36.7%)(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腺外浸润和观察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病理特征对CLNM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PTC病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 刘文程若川苏艳军刁畅马云海钱军张建明刘瑾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6月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3273例PT...
- 刘文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