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5篇手术
  • 5篇术后
  • 4篇椎管
  • 4篇椎管内
  • 4篇椎管内麻醉
  • 4篇老年
  • 4篇老年患者
  • 4篇关节
  • 4篇超声
  • 4篇超声引导
  • 3篇穴位
  • 3篇隐神经
  • 3篇镇痛
  • 3篇神经阻滞
  • 3篇术后认知
  • 3篇术后认知功能
  • 3篇坐骨
  • 3篇坐骨神经
  • 3篇外翻

机构

  • 1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4篇张志军
  • 12篇贾若
  • 12篇徐惠青
  • 6篇闫彩云
  • 5篇段立鹏
  • 4篇徐璟琦
  • 3篇郭辉
  • 2篇高飞宇
  • 2篇郑天源
  • 2篇张世民
  • 2篇杨立强
  • 1篇魏戌
  • 1篇潘珺俊
  • 1篇张然星
  • 1篇李玲
  • 1篇高秀梅

传媒

  • 3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骨伤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国际数字医学...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醒镇静对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舒适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清醒镇静对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50例,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镇静组、对照组各25例。镇静组于局麻前3 min,经静脉单次注射咪达唑仑0.03~0.05 mg/kg;局麻前2 min,经静脉单次注射瑞芬太尼0.5~1.0μg/kg。对照组相同时间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患者入室安静5 min(T0)、局麻时(T1)、手术开始5 min(T2)、手术开始10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术毕5 min(T5)统计两组SB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OR),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评估两组的遗忘程度、舒适度,统计术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镇静组SBP、HR、SpO2、BIS、MOAA/S在T1~T3时低于T0时(P均<0.05);对照组SBP在T1、T2时及HR在T1时均高于T0时(P均<0.05);两组SBP在T1、T2时,HR在T1时,SpO2在T1、T2时,BIS在T1~T5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镇静组COR、FPG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遗忘程度、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中局麻时采用清醒镇静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其舒适度。
高飞宇梁佩文徐惠青张志军郑天源闫彩云贾若金梦
关键词:局部麻醉清醒镇静咪达唑仑应激反应
真实世界腰椎融合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建立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全身麻醉下后入路腰椎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POG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接受PLIF手术的363例患者,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OGD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并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计算相对校正的C指数验证模型的区分度,采用绘制Calibration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一致性,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验证Nomogram预测模型的临床预测效能。结果363例PLIF患者中,POGD组108例(29.8%),非POGD组255例(70.2%)。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6个危险因素,即吸烟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级、合并心脏疾病、肝胆疾病、胃肠疾病、血管疾病。纳入并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经内部验证,该模型C指数为0.768,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一致性良好。DCA曲线表明当POGD发生风险阈值在10.0%~72.0%时,此列线图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结论基于真实世界的Nomogram预测模型对PLIF患者发生POGD风险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张鑫微张志军贾若张世民徐惠青
关键词:影响因素
穴位按摩辅助椎管内麻醉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椎管内麻醉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选择择期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行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55例,随机分为2组,穴位按摩组(X组,2...
闫彩云贾若徐璟琦张志军郑天源徐惠青
关键词:穴位按摩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白细胞水平
髂筋膜单点与多点阻滞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及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1
2016年
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可有效的阻滞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文献报道,FICB因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并发症少,用于减轻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时疼痛的处理;在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时的疼痛以及髋部手术的术后镇痛[1-4].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的应用,传统的阻力消失法FICB,不在被人青睐,但超声技术在广大的基层医院还是很难被普及的.传统的阻力消失法FICB成功率为40%~96%[5].本研究针对传统的阻力消失法FICB,单点阻滞与多点阻滞的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时及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张志军贾若段立鹏徐惠青
关键词:术后镇痛效果椎管内麻醉骨折患者股骨颈筋膜
中药穴位贴敷防治骨科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脊柱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8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按中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84例。对照组男39例,女45例;年龄30~65(53.83±9.17)岁;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37例,Ⅱ级47例。试验组男39例,女45例;年龄30~65(54.08±9.00)岁;ASA分级:Ⅰ级32例,Ⅱ级52例。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给予穴位贴敷,贴敷剂贴于患者的中脘穴、双侧内关穴上持续6 h;24 h后更换,连续贴敷2 d。试验组贴敷剂的药物处方为姜半夏、生姜及丁香;对照组贴敷剂与试验组药物贴在外观及气味上做到最大程度的一致性,成分为面粉及具有10%试验药物浓度的辅料。经第3方采用R3.6.1 Rstudio软件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24~48 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和恶心呕吐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术前、术后24和48 h的SF-12简易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恶心呕吐程度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48 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恶心呕吐程度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和48 h的SF-12简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不明显。
张志军魏戌张然星潘珺俊李玲贾若张晓飞张世民高秀梅徐惠青
关键词:中草药穴位贴敷法手术后恶心呕吐
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在拇外翻合并跖趾关节脱位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在前足矫形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将60例拇外翻合并跖趾关节脱位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1~76(59.23±10.07)岁;体重指数为21~30(24.57±1.85) kg/m^2;ASA分级:Ⅰ级12例,Ⅱ级18例。对照组30例采用单次腰麻,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0~74(54.20±15.87)岁;体重指数为20~29(24.43±3.15) kg/m^2;ASA分级:Ⅰ级11例,Ⅱ级19例。观察两组患者麻醉的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经阻滞失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失效时间;比较阻滞前(T_0),阻滞后15 min(T_1),阻滞后30 min(T_2),手术开始时(T_3),手术开始后30 min(T_4),术毕(T_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主观满意度。结果:两种麻醉方案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试验组的麻醉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失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失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与阻滞前(T_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阻滞前(T_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HR)与阻滞前(T_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能够满足拇外翻及前足疾病手术的需求,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同时可有效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并且膝关节以上部位可以自由活动,提高了患者的整体舒适度及安全性。
徐惠青张志军贾若段立鹏
关键词:坐骨神经拇外翻跖趾关节关节脱位
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拇外翻手术中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在拇外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35例拇外翻需要手术治疗且不需要大腿止血带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n=18)与对照组(n=17)。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脊麻),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观察2组患者麻醉的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前、术中、术毕Bromage及VAS评分;术者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记录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阻滞后10 min T1,阻滞后20 min T2,阻滞后30 min T3,手术开始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前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T5的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能够满足拇外翻手术的需求,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张志军段立鹏徐惠青闫彩云贾若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隐神经拇外翻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白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4
2017年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POCD)及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61例,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31例,于麻醉前5 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组(N组)30例,于麻醉前5 min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由专人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全血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百分率水平,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输液量、尿量、失血量等。术后随访镇痛效果。结果 POCD发生率F组(9.7%)明显低于N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F组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F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F组明显高于N组(P<0.05),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POCD发生率,明显抑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升高,减少淋巴细胞百比率降低,具有一定的抗炎性和抑制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
闫彩云徐惠青徐璟琦张志军郑天源贾若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老年患者白细胞水平
高频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ASA分级在I-II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臂丛(肌...
张志军贾若段立鹏徐惠青
关键词:高频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文献传递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镇静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麻醉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镇静对下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老年患者麻醉期镇痛镇静遗忘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ASAⅠ-Ⅲ级行下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老年患者44例(6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M组于麻醉前5分钟静注咪达唑仑(0.02mg/kg),为对照组;C组于麻醉前5分钟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和咪达唑仑(0.02mg/kg),为试验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3天由专人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分别于椎管内麻醉穿刺时、术后1天、术后2天采用VAS评分以评价镇痛情况并记录术后1天、2天的PCIA泵的按压次数和按压剂量;分别于椎管内麻醉穿刺时和手术中用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和遗忘分级评价镇静、遗忘情况.结果:VAS评分,C组与M组比较,在椎管内麻醉穿刺时差异明显降低(1.1±0.7vs2.2±0.9)P〈0.05,在术后1天和术后2天时VAS评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CIA自控镇痛按压量,C组与M组比较明显减少(2.2±0.8,4.6±1.8vs4.8±1.6,19.5±7.8)P〈0.05;MMSE评分,M组术后3天与术前1天比较差异明显降低(24.2±2.9vs25.2±2.4)P〈0.05,术后3天MMSE评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OCD发生率,C组9.1%明显低于M组18.2%(P〈0.05);OAA/S镇静评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遗忘情况,Ⅰ级C组33.3%明显低于M组54.6%,Ⅲ级C组27.3%明显高于M组13.6%(P〈0.05),Ⅱ级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镇静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在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和穿刺时具有明显镇痛镇静作用,使老年患者对伤害性刺激有部分遗忘作用,减少了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闫彩云徐璟琦贾若张志军郑天源徐惠青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老年患者咪达唑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