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强

作品数:20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宝鸡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颅脑
  • 5篇颅脑损伤
  • 5篇脑损伤
  • 4篇血肿
  • 4篇引流
  • 4篇颅内
  • 4篇出血
  • 3篇手术
  • 3篇内压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疗效
  • 3篇颅内压
  • 3篇脑出血
  • 3篇脑膜
  • 3篇开颅
  • 3篇开颅手术
  • 2篇对冲性
  • 2篇引流术

机构

  • 19篇宝鸡市人民医...
  • 4篇宝鸡市中医医...
  • 2篇解放军第3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高强
  • 7篇孙峻峰
  • 6篇郑维涛
  • 4篇张永斌
  • 3篇王茂德
  • 3篇李元朋
  • 3篇赵鑫
  • 2篇王晓峰
  • 2篇李康
  • 2篇康宁
  • 1篇杨海贵
  • 1篇高国栋
  • 1篇魏毅君
  • 1篇杨红梅
  • 1篇邵威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生存时间至少持续6个月重型颅脑损伤、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入组336例患者,根据脑积水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脑积水组53例和非脑积水组283例,统计术后脑积水发生率,分析年龄、性别、入院时GCS评分、颅内血肿位置、是否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否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时间、是否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是否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否合并颅内感染、是否硬脑膜敞开对术后脑积水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患者年龄、入院时GCS评分、颅内血肿位置、是否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否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是否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否合并颅内感染、是否硬脑膜敞开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5,95%CI:1.009~1.235)、颅内血肿位置(OR=2.306,95%CI:1.125~5.329)、开放性颅脑损伤(OR=1.542,95%CI:1.272~2.765)、蛛网膜下腔出血(OR=6.036,95%CI:1.687~16.593)、实施去骨瓣减压术(OR=2.325,95%CI:1.162~5.428)、合并颅内感染(OR=2.425,95%CI:1.027~4.398)、硬脑膜敞开(OR=1.741,95%CI:1.152~2.534)是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OR=-1.416,95%CI:-(1.014-3.052)]是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保护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概率较高,高龄、颅内血肿位于硬膜下、开放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合并颅内感染、硬脑膜敞开的患者更易出现术后脑积水,实施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有利于预防术后脑积水。
郑维涛高强熊东胜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脑积水
不同硬脑膜切开方式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改良T管引流术中的效果对比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患者行颅骨钻孔改良T管引流术治疗中不同硬脑膜切开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72例行颅骨钻孔改良T管引流术的CS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一次切开组(36例)和分层切开组(36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虚弱量表(CFS)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非张力性气颅量、硬脑膜下积液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预后不良率、出血率、感染率、慢性血肿复发率、再手术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CFS、CC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CFS评分降低、CCI评分升高,手术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GCS评分手术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切开组术后好转率为100%,一次切开组术后好转率为97.22%,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切开组患者术后非张力性气颅量、硬脑膜下积液量少于一次切开组,分层切开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一次切开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mRS评分预后不良、出血、感染、慢性血肿复发、再手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颅骨钻孔改良T管引流术的CSDH患者,硬脑膜与血肿外膜分层切开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非张力性气颅量和硬脑膜下积液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硬脑膜及血肿外膜一次切开比较,其治疗效果更好。
孙峻峰郑维涛李康赵鑫康宁熊东胜毛小林高强
关键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一次切开并发症血肿复发
对冲性额部脑挫裂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对冲性额部脑挫裂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对98例对冲性额部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65例,中残20例,死亡13例。结论对冲性额部脑挫裂伤患者有不同于其它脑挫裂伤患者的损伤机制、临床特征,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严密诊查,动态复查头颅CT,及时处理,不拘泥于传统手术治疗指征,以免丧失手术时机,要尽量提高该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高强熊东胜杨红梅郑维涛赵鑫
关键词:对冲伤额部脑挫裂伤
依达拉奉对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的疗效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预后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于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后在减轻脑水肿,保护神经细胞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的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治疗组(64例)作为治疗组,与只进行常规治疗的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对照组(56例)作对照.通过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和病死率,判断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对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预后的效果。结果 1年后GOS的比较:治疗组恢复良好和中残的病例是总数的100%,对照组为80.3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额叶对冲性脑挫裂伤中有能减轻脑损伤,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作用。
高强熊东胜李元朋
关键词:依达拉奉疗效
血清PCT、HMGB1、CRP/ALB预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价值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CRP/ALB)与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接受颅脑损伤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肺部感染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PCT、HMGB1、CRP/AL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CT、HMGB1、CRP/ALB水平与临床肺部感染量表(CPI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CT、HMGB1、CRP/ALB水平单独、联合检测预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150例患者中57例在颅脑损伤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8.0%。感染组年龄、肺部基础疾病比例、PCT、HMGB1、CRP/ALB水平高于未感染组,GCS评分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大及PCT、HMGB1、CRP/ALB水平升高是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CS评分升高是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CPIS评分与PCT、HMGB1、CRP/ALB水平呈正相关(P<0.05)。PCT、HMGB1、CRP/ALB水平单独检测预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866、0.843,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17。结论术后PCT、HMGB1、CRP/ALB水平升高是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感染早期预测指标,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高强孙峻峰张永斌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颅脑损伤术肺部感染
血肿穿刺术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血肿穿刺组(n=38)和开颅手术组(n=3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围术期指标、GOS评分、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血肿穿刺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出血量>60~90 mL的患者肺部感染率优于开颅手术组(P<0.05)。开颅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优于血肿穿刺组(P<0.05)。两组GOS预后评分、出血量30~60 mL的患者肺部感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出血量30~60 mL的患者,两种手术方法均可选择,不同出血量患者临床治疗还需结合患者实际,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郑维涛高强熊东胜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22年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因暴力所致,损伤后患者多会出现急性脑出血,一般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开颅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方法,其中常规的骨瓣开颅术可通过去除部分颅骨来增加颅内空间,改善脑血流灌注。但在实际临床中,由于其不能充分暴露患者颞极、额极及颅底,因此难以清除坏死的脑组织,加上减压不充分,术后还可能引起脑水肿、脑疝等并发症,增加死亡风险[1]。近年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手术视野清晰,可充分暴露额叶前部、颞叶底部、颞极等组织,有助于彻底清除硬膜内外、脑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有学者指出[2],相较于常规的骨瓣开颅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无论在减压上还是改善脑组织血流及氧供等方面,均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本研究选取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张永斌李新梅高强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血流灌注脑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术开颅手术急性脑出血
P21WAF1、PCNA基因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P21WAF1、PCNA基因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脑膜瘤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在预后判定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40例脑膜瘤和10例正常蛛网膜进行P21WAF1、PCNA检测。结果脑膜瘤组织P21WAF1、PCNA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在正常蛛网膜的阳性率分别为90%、20%;P21WAF1和PCNA的阳性率在脑膜瘤组织与正常大肠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病理联系:PCNA的表达与脑膜瘤的周围浸润有关(P<0.05)。P21WAF1的表达与脑膜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1)P21WAF1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加速细胞周期转化,促进脑膜瘤的发生及发展。(2)P21WAF1表达下降或缺乏提示为脑膜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3)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了解病变的发展阶段和预后评估。
熊东胜李元朋高强
关键词:P21WAF1PCNA细胞周期脑膜瘤免疫组化
持续颅内压监护在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CP)监护技术在救治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56例,入院时GCS评分9—12分;27例(观察组)急诊行持续ICP监护,根据监护结果选择手术时机;29例(对照组)根据经验选择手术时机。所有患者均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结果出院时,根据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观察组恢复良好15例,中残8例,重残3例,死亡1例;对照组恢复良好6例,中残7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4%、3.7%和18.5%,对照组分别为31.0%、24.1%和44.8%;术后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ICP监护技术能更好地判断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伤情,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法,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
郑维涛高强熊东胜
关键词:颅内压监护
徒手定向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徒手定向技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6月宝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徒手定向技术经颅骨钻孔或经皮锥颅后硅胶软管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8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CT片设计体表穿刺点、靶点及穿刺路径,校正听眦线(OM线)并计算确定穿刺轴位面,测量穿刺点距前中线体表弧线距离确定穿刺冠状面,测量穿刺方向对侧体表点距前中线体表弧线距离设置对侧标志点引导矢状面穿刺角度。结果 148例共选择192个靶点,到达血肿腔预定靶点142个(74.0%),在血肿腔内但偏离预定靶点28个(14.6%),在血肿周边但能满足引流要求19个(9.9%),偏离血肿需要重新穿刺调整引流管3个(1.6%),穿刺有效率98.4%。结论徒手定向技术不需要安装框架或特殊仪器,仅依据CT图像,数分钟内设计好脑内血肿的穿刺点、穿刺方向及深度,是一种简便准确、安全有效的穿刺定向技术,临床治疗应用效果良好。
孙峻峰熊东胜高强魏毅君邵威王晓峰王茂德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穿刺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