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涛
-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宝鸡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肿穿刺术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血肿穿刺组(n=38)和开颅手术组(n=3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围术期指标、GOS评分、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血肿穿刺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出血量>60~90 mL的患者肺部感染率优于开颅手术组(P<0.05)。开颅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优于血肿穿刺组(P<0.05)。两组GOS预后评分、出血量30~60 mL的患者肺部感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出血量30~60 mL的患者,两种手术方法均可选择,不同出血量患者临床治疗还需结合患者实际,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 郑维涛高强熊东胜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
- 宝鸡市2008—2019年50岁及以上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宝鸡市50岁及以上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时空分布特征,发现≥50岁人群HIV/AIDS聚集区域,为针对性开展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9年宝鸡市年龄≥50岁HIV/AIDS报告病例信息,利用动态数列分析HIV/AIDS累积报告发病率变化趋势,利用ArcGIS10.1软件和SaTScan9.0软件分别进行热点分析、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08—2019年全市报告年龄≥50岁的HIV/AIDS病例347例,累积报告发病率波动在1.10/10万(10/909569)~17.85/10万(200/1120697)。空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随时间推移县区累积报告发病率持续升高。热点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3年热点区域散在分布,自2014年起热点区域聚集性逐渐增强,以金台区、陈仓区为中心,逐步向周边县区播散。时空扫描探测到2个高发聚集区域,主要聚集区位于2014—2019年的渭滨区、金台区、凤翔县和千阳县(RR=2.78,LLR=41.10,P<0.01);次要聚集区位于2017—2019年的陈仓区、岐山县、扶风县和眉县(RR=2.48,LLR=24.85,P<0.01)。结论宝鸡市50岁及以上HIV/AIDS报告病例覆盖县区数增加,累积报告发病率持续升高。随着时间推移,高值聚集区逐渐固定在主城区,发病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聚集性,今后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控应充分考虑高发聚集区县及周边县区。
- 高娟杨培荣郑维涛李红兵邓峰严钏元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地理信息系统
- 持续颅内压监护在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CP)监护技术在救治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56例,入院时GCS评分9—12分;27例(观察组)急诊行持续ICP监护,根据监护结果选择手术时机;29例(对照组)根据经验选择手术时机。所有患者均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结果出院时,根据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观察组恢复良好15例,中残8例,重残3例,死亡1例;对照组恢复良好6例,中残7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4%、3.7%和18.5%,对照组分别为31.0%、24.1%和44.8%;术后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ICP监护技术能更好地判断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伤情,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法,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
- 郑维涛高强熊东胜
- 关键词:颅内压监护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生存时间至少持续6个月重型颅脑损伤、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入组336例患者,根据脑积水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脑积水组53例和非脑积水组283例,统计术后脑积水发生率,分析年龄、性别、入院时GCS评分、颅内血肿位置、是否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否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时间、是否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是否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否合并颅内感染、是否硬脑膜敞开对术后脑积水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患者年龄、入院时GCS评分、颅内血肿位置、是否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否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是否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否合并颅内感染、是否硬脑膜敞开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5,95%CI:1.009~1.235)、颅内血肿位置(OR=2.306,95%CI:1.125~5.329)、开放性颅脑损伤(OR=1.542,95%CI:1.272~2.765)、蛛网膜下腔出血(OR=6.036,95%CI:1.687~16.593)、实施去骨瓣减压术(OR=2.325,95%CI:1.162~5.428)、合并颅内感染(OR=2.425,95%CI:1.027~4.398)、硬脑膜敞开(OR=1.741,95%CI:1.152~2.534)是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OR=-1.416,95%CI:-(1.014-3.052)]是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保护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概率较高,高龄、颅内血肿位于硬膜下、开放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合并颅内感染、硬脑膜敞开的患者更易出现术后脑积水,实施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有利于预防术后脑积水。
- 郑维涛高强熊东胜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脑积水
- 不同硬脑膜切开方式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改良T管引流术中的效果对比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患者行颅骨钻孔改良T管引流术治疗中不同硬脑膜切开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72例行颅骨钻孔改良T管引流术的CS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一次切开组(36例)和分层切开组(36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虚弱量表(CFS)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非张力性气颅量、硬脑膜下积液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预后不良率、出血率、感染率、慢性血肿复发率、再手术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CFS、CC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CFS评分降低、CCI评分升高,手术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GCS评分手术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切开组术后好转率为100%,一次切开组术后好转率为97.22%,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切开组患者术后非张力性气颅量、硬脑膜下积液量少于一次切开组,分层切开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一次切开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mRS评分预后不良、出血、感染、慢性血肿复发、再手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颅骨钻孔改良T管引流术的CSDH患者,硬脑膜与血肿外膜分层切开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非张力性气颅量和硬脑膜下积液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硬脑膜及血肿外膜一次切开比较,其治疗效果更好。
- 孙峻峰郑维涛李康赵鑫康宁熊东胜毛小林高强
- 关键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一次切开并发症血肿复发
- 对冲性额部脑挫裂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对冲性额部脑挫裂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对98例对冲性额部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65例,中残20例,死亡13例。结论对冲性额部脑挫裂伤患者有不同于其它脑挫裂伤患者的损伤机制、临床特征,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严密诊查,动态复查头颅CT,及时处理,不拘泥于传统手术治疗指征,以免丧失手术时机,要尽量提高该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高强熊东胜杨红梅郑维涛赵鑫
- 关键词:对冲伤额部脑挫裂伤
- 改良T管引流与传统硬脑膜下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颅骨钻孔手术治疗中,改良T管引流相比传统硬脑膜下引流的优劣。方法:本次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颅骨钻孔手术167例,分为2组,改良T管引流组96例,传统硬脑膜下引流组71例,统计比较了2组患者在术后残余积液及积气量、引流管保留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以评估治疗的效果。结果:改良T管引流较传统硬脑膜下引流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术后残余积液、积气量减少,留管时间由3~5d减少为2~3d,住院时间由12~14d减少为9~10d。结论:改良T管引流相比传统硬脑膜下引流术后残余积液、积气量小,有利于脑组织膨复,缩短引流管保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孙峻峰熊东胜高强郑维涛李康赵鑫康宁
- 关键词:引流术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