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宏伟

作品数:19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
  • 12篇主动脉
  • 10篇手术
  • 10篇外科
  • 6篇心脏
  • 5篇外科手术
  • 4篇主动脉夹层
  • 4篇夹层
  • 3篇动脉壁
  • 3篇术后
  • 3篇主动脉壁
  • 3篇主动脉壁内血...
  • 3篇外科治疗
  • 3篇壁内血肿
  • 2篇动脉根部
  • 2篇心脏粘液瘤
  • 2篇远期
  • 2篇粘液
  • 2篇粘液瘤
  • 2篇止血

机构

  • 19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19篇郭宏伟
  • 8篇孙晓刚
  • 5篇于存涛
  • 4篇钱向阳
  • 3篇胡盛寿
  • 3篇史艺
  • 2篇李守军
  • 2篇畅怡
  • 2篇罗新锦
  • 1篇高永顺
  • 1篇彭博
  • 1篇王强
  • 1篇闫军
  • 1篇田川
  • 1篇王小啓
  • 1篇刘红
  • 1篇常谦
  • 1篇王巍
  • 1篇熊辉
  • 1篇柳枫

传媒

  • 6篇中国胸心血管...
  • 5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心脏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心脏良性肿瘤,大多数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常于死亡后的尸解及病理检查得以确诊。其症状主要取决于脂肪瘤的位置及大小,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外科手术干预通常获得良好的效果。由于心脏脂肪瘤的发病率低,目前尚无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相关的治疗指南,手术指征通常取决于临床表现及肿瘤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外科手术达到缓解症状及预防进展的目的。因此,早期发现心脏脂肪瘤并定期随诊,有助于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本文旨在总结心脏脂肪瘤的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中的特征及优势,以期达到更好的诊疗目的。
范舒雅郭宏伟
关键词:心脏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脏磁共振成像
外膜内翻技术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修复的短期及中远期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估外膜内翻技术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根部修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至2018年间490例同期收治的ATAAD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为夹层累及窦管交界以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排除标准为既往行根部处理;外伤致主动脉夹层;行根部置换术(Bentall或Daivd术式)。纳入490例,其中男366例(74.69%),女124例(25.31%);年龄24~77岁,平均(51.28±10.99)岁。利用方差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卡方检验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远期生存及二次干预情况以Kaplan-Meier曲线展示。结果所有患者按根部修复技术分为外膜内翻(A组)、直接缝合(B组)和包裹分流(C组)3组,术前A组平均年龄较高(53.05±11.09)岁,C组心功能较低,更多见肾灌注不良。术中A组平均HCA、CPB及ACC时长最短,平均最低肛温最高。3组围术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随访生存和再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中远期随访均未进行根部非计划干预,A组根部直径形态及大小在随访过程中更稳定,3组根部直径分别为(33.14±3.74)mm、(34.51±3.83)mm和(33.89±3.89)mm(P=0.008)。结论外膜内翻技术应用于ATAAD患者根部修复安全有效,可达到满意的近远期效果。
范舒雅丘俊涛戴路赵锐邱家伟郭宏伟于存涛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阜外分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传统的主动脉夹层分型对主动脉弓段夹层和单纯腹主动脉夹层命名不明确,对手术方式的选择缺乏指导作用,因此阜外医院提出针对主动脉解剖受累情况划分。分析按阜外分型的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明确对于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1570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阜外分型四种类型(A/B/C/D)以及弓部三种亚型(Cp/Ct/Cd)夹层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资料以及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阜外A型78例(4.96%),阜外B型421例(26.82%),阜外C型1063例(67.71%),阜外D型8例(0.51%)。全组手术死亡85例(5.41%)。阜外A型主动脉窦直径最大,为(45.92±12.88)mm。阜外C型的术前肾功能不全比例最高(14.96%)。阜外D型患者年龄最大[(58.02±11.93)岁]。阜外C型的手术死亡比例最高,为7.71%。阜外C型患者中,Cp型、Ct型、Cd型比例为5.08%、78.27%、16.65%。Ct型与Cd型的手术死亡比例存在明显差异(9.38%对1.69%,P<0.01),Ct型与Cp型的手术死亡比例无明显差异(9.38%对1.85%,P=0.06),Cp型与Cd型的手术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5%对1.69%,P=0.94)。阜外A型单纯升主动脉置换术占64.10%,阜外B型单纯TEVAR占81.53%,阜外Cp型部分弓替换术占62.96%,阜外Ct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占98.56%,阜外Cd型去分支+TEVAR或TEVAR占70.62%,阜外D型8例均行腹主动脉支架置入术。结论阜外分型是对传统分型方法的总结和补充,系统、简洁地阐明夹层累及的范围,有利于主动脉夹层研究和治疗的统一。阜外分型中不同分型的夹层发病特点和预后不同。阜外分型对于主动脉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丘俊涛罗新锦常谦钱向阳孙晓刚魏波郭宏伟张良吴进林姜文翔刘燊于存涛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继发主动脉瓣下隧道样狭窄的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总结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出现主动脉瓣下隧道样狭窄的形成原因,评价手术疗效,以期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CHD术后出现主动脉瓣下隧道样狭窄并需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7例,女8例。矫治CHD时的年龄1个月~42岁,中位年龄1岁;矫治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时年龄2岁10个月~48岁,中位年龄5岁8个月。疾病病种包括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等。矫治手术类型有:改良Konno手术,经典Konno手术,纤维肌性隆起的切除手术,圆锥间隔的切除以及心室内板障的拆除和心室内隧道的重建。结果矫治术前中位主动脉跨瓣压差81mmHg(43-159mmHg)(1mmHg=0.133kPa),矫治术后中位主动脉跨瓣压差8.2mmHg(4.0-46.2mmHg),无住院死亡患者,术前有症状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2例患者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住院期间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随访4个月~6年,中位随访时间2年,无主动脉瓣下再狭窄,无死亡。结论继发于CHD术后的主动脉瓣下狭窄,是左心室流出道血流动力学紊乱,形成湍流,血流冲击流出道,形成剪切力,从而引起左心室流出道纤维肌肉增生导致的。改良Kon—no手术或圆锥间隔切除术,手术安全且效果满意。
张兴闫军王强郭宏伟李守军
关键词:湍流剪切力
急性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手术时机选择与围术期管理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外科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阜外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外科治疗急性A型血肿患者8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术前升主动脉CTA测量值示:主动脉直径(50.3±10.3)mm,血肿厚度(15.9±6.4)mm;术前出现心包填塞并发症16例,一过性意识丧失6例,休克4例,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5例。术前平均等待时间(3.4±2.4)d。术后均采用主动脉CTA检查评估疗效,持续随访7~7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月。结果急诊手术38例,择期手术42例。手术方式包括: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手术51例,其中杂交全弓手术19例;升主动脉及部分主动脉弓替换29例。体外循环时间(137.1±40.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4.5±27.3)min。院内死亡率2.5%(2/80),均为急诊病例。术后呼吸机时间(37.8±65.9)h。出院病例随访无死亡患者,术后CTA结果提示无继发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A型血肿的手术时机应该根据不同的病理特点进行选择急诊或择期手术;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需要积极急诊外科手术;对高龄、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患者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杂交全弓技术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史艺黑飞龙顿耀军于存涛钱向阳郭宏伟田川孙晓刚
关键词:主动脉壁内血肿体外循环手术时机
右房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结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总结右房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结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28例右房黏液瘤患者行黏液瘤切除术,女性16例,男性12例;年龄8~79岁,平均(46.3±14.8)岁。合并病变: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冠心病5例,肺动脉栓塞1例,同期外科手术。对27例(96.43%)患者随访70~138个月,平均(95.8±31.1)个月。总结右房黏液瘤在心脏黏液瘤中的比率、附着部位、近期及中期疗效。结果右房黏液瘤占心脏黏液瘤的7.89%。最常见的附着部位是房间隔。所有患者术后早期无死亡。1例术后死于肺癌,余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结论右房黏液瘤外科治疗中期结果满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魏柯郭宏伟范舒雅孙晓刚胡盛寿
关键词:外科手术黏液瘤心脏肿瘤右心房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改良分型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对主动脉窦瘤破裂(ruptured 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RSVA)的Sakakibara分型进行改良,探讨其改良分型法对手术修补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月期间159例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RSVA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5例,女54例;年龄2~71(33.4±10.7)岁。所有患者按改良Sakakibara分型归入5类,Ⅰ型:窦瘤破入肺动脉瓣下(n=66),其中84.8%合并室间隔缺损(VSD),53.8%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Ⅱ型:窦瘤破入右心室室上嵴或嵴下(n=17),88.2%合并VSD,23.5%合并AI;Ⅲ型:窦瘤在靠近三尖瓣环处破入右心室(Ⅲv型,n=6)或右心房(Ⅲa型,n=21),18.5%合并VSD,25.9%合并AI;Ⅳ型:窦瘤破入右心房(n=46),23.9%合并AI,无VSD;Ⅴ型:其他罕见情况,如窦瘤破入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或其他部位(n=3),全部合并AI,33.3%合并VSD。大部分窦瘤起自主动脉右冠窦(n=122),另有35例起自无冠窦,仅2例起自左冠窦。结果 100%的Ⅴ型和50%的Ⅲv型RSVA患者单纯经主动脉切口入路进行修补。大多数Ⅰ型、Ⅱ型和Ⅳ型患者单纯从窦瘤破入的心腔侧进行修补(所占比率分别为71.2%、64.7%和69.6%),76.2%的Ⅲa型患者同时使用上述2个径路完成修补。其中Ⅳ型患者体外循环时间[(92.4±37.8)min]和主动脉阻断时间[(61.2±30.7)min]最短。全组无手术死亡,2例(Ⅰ型、Ⅱ型各1例)在术后早期因右心室流出道再狭窄而二次手术矫治。对绝大多数患者采用补片材料加固窦瘤的修复方法(n=149),仅10例患者(其中Ⅳ型5例、Ⅲa型4例、Ⅱ型1例)采用单纯线性缝合窦瘤的方法。33例患者同期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66.7%为Ⅰ型)。随访147例(92.5%),2例(Ⅰ型、Ⅲa型)术后因心房颤动而接受射频消融治疗,1例(Ⅳ型)因残余分流再次手术,随访期间无远期死亡。结论 RSVA的改良Sakakibara分型法对选择手术修补入路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各种类型的RSVA均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罗新锦李轩彭博郭宏伟王巍李守军胡盛寿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手术
主动脉弓部置换术后监测血浆降钙素原对院内感染的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行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32例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部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6日连续监测的血浆PCT值,描记术后PCT的变化趋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PCT对院内感染的诊断意义。结果术后发生院内感染12例(9.1%)。非感染患者的PCT水平术后1日(PCT1)最高,随后逐日下降,而发生感染患者的PCT在术后2~5日再次达到峰值。PCT1、PCT最大值(PCTmax)及PCT均值(PCTmean)对术后感染的ROC曲线都有显著性意义,PCT1曲线下面积(AUC)=0.738(95%CI:0.570~0.907,P=0.013),PCTmax(AUC)=0.866(95%CI:0.740~0.992,P=0.000),PCTmean(AUC)=0.841(95%CI:0.719~0.964,P=0.000)。PCT1、PCTmax和体外循环时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和0.275,P=0.006,P=0.004)。结论PCT对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术后患者的感染有诊断价值,需要动态监测PCT的变化。
刘红郭宏伟张志娴黎星张海涛孙晓刚
关键词:降钙素原主动脉手术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
球囊封堵联合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单中心100例早期临床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球囊封堵技术联合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100例行球囊封堵技术联合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早期临床结果。结果本组患者停循环时间(5.2±3.1)min,最低鼻咽温(27.9±1.0)℃,最低尿温(29.2±1.2)℃。院内死亡1例,原因为急性肝衰竭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30天死亡共4例。其他术后并发症包括脑梗塞3例,截瘫2例,需IABP辅助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需持续透析的肾衰竭5例,二次开胸止血4例,二次气管插管3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结论球囊封堵技术联合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手术应用于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中安全可靠,其器官保护作用仍需大样本对比研究证实。
刘雁翔张博文梁盛华李蕴峰史艺郭宏伟孙晓刚
心脏外科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 分析心脏外科胸骨正中切口术后发生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病种分布、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经验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29 574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的年龄大于17岁的成人患者,共有139例(0.47%)患者发生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其中男性患者111例(79.9%),女性患者28例(20.1%);平均年龄(61±11)岁,平均体重(74±14)kg.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91例,占同期同类手术的0.88%(91/10 341,下同),CABG合并瓣膜或室壁瘤切除等其他心脏手术(联合CABG)15例(0.70%,15/2 143),单纯瓣膜置换或成形术24例(0.21%,24/11 429),大血管手术3例(0.15%,3/2 002),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手术6例(0.19%,6/3 158).患者确诊后即开放原手术切口,纱条换药引流,同时经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待伤口创面清洁、肉芽新鲜后入手术室行清创术,手术方式首选保留胸骨的清创手术,对于探查发现胸骨坏死严重或者清创手术失败后需要行二次清创手术的患者,行胸大肌肌瓣或腹直肌肌瓣转移术.结果 痊愈出院112例(80.6%),其中有15例(10.8%)患者需要在院内接受两次以上清创手术.住院死亡13例(9.3%).另有14例(10.1%)需要转往专科医院继续治疗.其他并发症包括全身感染13例、严重瓣周漏3例、清创手术中发生心脏破裂出血4例、清创术后CABG旁路血管出血1例.平均住院时间(39±30)d.结论 心脏外科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在治疗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早发现并确诊、彻底引流,尽早行清创手术,避免感染范围扩大所导致的其他严重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林野熊辉王小啓郭宏伟柳枫高永顺
关键词:外科伤口感染胸骨心脏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