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乳腺间质肉瘤(Stromal sarcoma of the breast,SSB)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54年5月~2007年9月收治的6例SS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为女性,1例绝经。发病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38岁。患者均以乳腺肿物为首发症状,3例位于乳腺外上象限,肿物中位最大直径6cm(3~15cm),3例有肿块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病史,1例伴间断性疼痛。按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制定的临床及病理分期(第六版)标准:ⅡA期1例,ⅡB期2例,ⅢB期2例,1例无法评估。4例患者首次治疗采用乳腺肿物局部切除术,复发后采用全乳切除或改良根治术,侵犯胸大肌者则行根治术。最终2例行全乳切除术,2例行乳腺根治术,2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乳腺间质肉瘤,其中1例伴灶性骨化,1例伴粘液变性。4例患者首次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均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3例患者行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未行放疗。术后中位随访36.5个月(8~204个月)间,4例行肿物局部切除术的患者均复发,其中3例患者2次以上复发,首次复发中位时间为2.5个月(1~4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7个月出现双肺转移,未治疗,余5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乳腺间质肉瘤术前诊断困难,肿物局部切除术后易复发,保证切缘阴性的局部扩大切除术或全乳切除术是治疗乳腺间质肉瘤的合适手段,腋淋巴结清扫是不必要的。术后辅助化疗、放疗的疗效尚不明确。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accessory breast cancer)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综合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本组1985年10月~2007年11月收治的38例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做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8例副乳腺癌占同期全部乳腺癌26078例的0.15%。本组病例中,6例Ⅰ期患者和3例Ⅱ期患者行保留乳房的肿物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切缘病理阴性;余9例Ⅱ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Ⅲ~Ⅳ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组织学类型中最常见的为浸润性导管癌18例(47.4%),其中3例伴同侧乳头管腺瘤;单纯癌6例,导管内癌6例,腺癌伴灶性鳞癌分化3例,髓样癌3例,黏液腺癌2例。病理分期(根据AJCC乳腺癌分期,2002年第6版)中最常见的为Ⅱ、Ⅲ期,各12例(31.6%);Ⅰ期6例,Ⅳ期8例。全部患者随访1~23年,中位随访时间为6年7个月,随访率100%。随访至2008年11月,12例发生远处转移并死于该病,余26例健在。本组5年总生存率为35.3%(低于乳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66.8%,P<0.05),3年为77.8%;5年无瘤生存率为28.6%,3年为63.6%。结论:副乳腺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应遵循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术后辅助治疗有可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