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康震

作品数:305 被引量:1,859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0篇期刊文章
  • 61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 12篇专利

领域

  • 249篇农业科学
  • 28篇生物学
  • 18篇经济管理
  • 12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9篇流感
  • 154篇病毒
  • 133篇禽流感
  • 76篇禽流感病
  • 76篇禽流感病毒
  • 48篇疫苗
  • 48篇免疫
  • 30篇基因
  • 22篇血凝
  • 21篇血凝素
  • 21篇分离株
  • 19篇猪流感
  • 18篇畜牧
  • 17篇动物
  • 16篇猪流感病毒
  • 15篇痘病
  • 15篇痘病毒
  • 15篇流感病毒
  • 14篇畜牧业
  • 14篇血凝素基因

机构

  • 2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6篇中华人民共和...
  • 3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4篇全国畜牧总站
  • 2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9篇中国兽医药品...
  • 17篇全国畜牧兽医...
  • 10篇河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加利福尼亚大...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莱阳农学院

作者

  • 296篇于康震
  • 87篇陈化兰
  • 50篇唐秀英
  • 46篇邓国华
  • 44篇田国彬
  • 33篇李雁冰
  • 31篇田国斌
  • 30篇李海燕
  • 28篇孟庆文
  • 26篇毕英佐
  • 26篇乔传玲
  • 25篇姜永萍
  • 23篇金红
  • 23篇王秀荣
  • 19篇冯菊艳
  • 18篇辛晓光
  • 17篇李媛
  • 17篇崔尚金
  • 16篇曹永长
  • 13篇张建林

传媒

  • 59篇中国预防兽医...
  • 14篇中国畜禽传染...
  • 12篇中国兽医科技
  • 12篇中国畜牧业
  • 10篇中国兽医学报
  • 10篇中国兽药杂志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禽业导刊
  • 6篇中国兽医杂志
  • 5篇动物医学进展
  • 5篇第六次人畜共...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4篇预防兽医学进...
  • 4篇国外兽医学(...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家禽
  • 3篇上海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18篇2006
  • 28篇2005
  • 44篇2004
  • 18篇2003
  • 18篇2002
  • 21篇2001
  • 36篇2000
  • 14篇1999
3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究被引量:70
1999年
将6种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AIVH2N9、H3N8、H5N1、H5N2、H7N1、H9N2)分别接种鸡胚,收获尿囊液,经甲醛灭活,以矿物油为佐剂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疫苗接种4和8周龄SPF鸡,注苗后均无不良反应。每种亚型疫苗免疫后14天和21天攻毒保护率均达90%-100%。分别用H5N1和H9N2亚型灭活疫苗免疫8周龄SPF鸡、25和28周龄健康商品蛋鸡,免疫后7天产生免疫力,14天保护率达100%,21天后抗体达高峰,仔鸡接苗后最高血凝抑制(HI)几何平均滴度(GMT)为7.3-8.0log2,蛋鸡为8.0-10.5log2。免疫后180天,抗体效价不低于6.5log2。免疫后180天分别以AIV攻击,H5亚型疫苗组,用强毒攻击无一发病和死亡,对照鸡全部发病死亡;H9亚型疫苗组,对照鸡在攻毒后72小时停产,免疫鸡无一发病且产蛋正常,对同源攻毒的保护率达100%。
唐秀英田国斌于康震冯菊艳
关键词: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油乳剂
中药抗流感病毒研究概况被引量:8
2003年
流感是一种动物及人类发病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属于正粘病毒科RNA病毒,由A型流感病毒属、B型流感病毒属、C型流感病毒属和类托高土病毒属组成,A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猪、马、禽类及各种海洋哺乳动物.1997年和1999年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事件发生后,禽流感作为人畜共患病得到人类的重新认识.
李艳华于康震佟恒敏田国彬冯菊艳李雁冰包红梅
关键词:中药抗流感病毒禽流感传染性疾病
人工重组的流感病毒及其应用
人工重组的流感病毒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株人工制造的分子修饰致弱的H5亚型重组流感病毒。H5和H7亚型的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的暴发和蔓延往往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养禽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被国际兽疫局列为I类烈性传染病,然而,很难...
陈化兰于康震田国彬李雁冰
文献传递
高效安全禽流感H5N1亚型灭活疫苗种毒株Re1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田国彬李呈军李雁冰施建忠冯菊艳于康震陈化兰
RT-PCR快速诊断禽流感被引量:36
2000年
根据禽流感病毒NP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设计了一对NP基因特异的引物。采用该对引物,不经病毒分离,直接从禽流感病毒感染鸡的气管、泄殖腔棉拭子和组织样品中提取核酸, RT~PCR可以扩增出 326bp的 NP基因片段。采用该技术对14个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参考株,4个亚型12株国内分离野毒株,RT-PCR检测的结果都呈阳性;对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以及减蛋综合症病毒,RT-PCR扩增结果都呈阴性。禽流感病毒 A/Goose/Guangdong(H5N1)和 A/African Starling/England(H7N1)实验感染鸡样品 RT-PCR检测与鸡胚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34/42、32/42; 24/55、24/55, 二者符合率大于95%。 RT-PCR最少可检测到10pg的病毒核酸。对山东某地发病鸡场样品进行RT-PCR检测,只用6个小时就可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证明RT-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禽流感的快速诊断。
刘明于康震崔尚金孔宪刚唐秀英徐宜为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禽流感H5亚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哺乳动物的免疫保护
该研究以本课题组克隆构建并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的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H5N1)H5HA蛋白定量乳化后,皮下多点注射免疫SPF级BALB/c雌性小鼠,免疫后产生了H5HA特异抗...
孟庆文刘光亮于康震吴东来陈化兰
关键词:H5亚型亚单位疫苗注射免疫免疫效力
高效安全禽流感H5N1亚型灭活疫苗种毒株Re1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近年导致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家禽和人感染、死亡,成为最重要的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疫苗免疫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以对我国H5N1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流行分离株抗原性具广泛针对性的GD/1/9...
田国彬李呈军李雁冰施建忠冯菊艳于康震陈化兰
关键词:禽流感H5N1疫苗株
文献传递
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免疫后攻毒及人工感染鸡抗体的监测被引量:5
2000年
本研究采用AGP、HI等试验方法,对经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免疫后攻毒以及经H9N2活毒人工感染后的SPF鸡抗体产生、消长规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感染SPF鸡和免疫鸡一周后,AGP的检出率即可达到100%;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自免疫后一周内即可产生HI抗体,21-28天达到高峰,并能对相同亚型病毒感染引发良好的免疫反应。
付朝阳冯菊艳唐秀英田国彬于康震
关键词:禽流感免疫攻毒抗体监测
禽流感病毒NP cDNA反义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重组病毒的鉴定被引量:2
2000年
根据反义RNA作用原理,以禽流感病毒(AIV)H14N5 cDNA全长及5’端235个bp为目的基因,反向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 pLXSN中,命名为 pLXSN-NP及 pLXSN-NP,用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转染包装细胞 PA317,G418筛选抗性克性,扩增单个克隆后提取包装细胞上清的病毒RNA(vRNA),以巢式PCR方法检测,以及用包装细胞上清(重组病毒)感染滴定细胞系NIH3T3,表明已筛选出产毒的的克隆细胞质,得到重组逆转录病毒,为反义RNA抑制禽流感病毒复制的实验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孟庆文邓国华曹素芳乔传玲于康震田国斌唐秀英
关键词:反义RNA禽流感病毒逆转录病毒载体巢式PCR
临床健康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类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以流式细胞术研究了临床健康牛外周血中CD3、CD4、CD8和γδT淋巴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各T淋巴细胞亚类分布差异较大。其中CD3平均值为 5 3.88± 8.71% ,CD4为 17.13± 3.2 2 % ,CD8为 15 .10± 5 .81% ,γδT为 18.77± 8.0 7%。同时检测了广泛存在于各种淋巴细胞表面的白细胞介素_2α受体 (IL_2Rα) ,发现IL_2Rα百分率与γδT细胞百分率具有正相关关系 ,即γδT细胞百分率高时 ,IL_2Rα也高 ,反之亦然。跟踪 3头牛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类分布百分率的实验结果 ,证明牛外周血中各淋巴细胞亚类分布的差异 ,与牛的生物节律有着密切关系。
金红宋晓华李媛孟庆文吴东来王幼明崔尚金马文军于康震刘宝全井田幸助
关键词:健康牛外周血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