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平

作品数:30 被引量:6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动脉
  • 16篇心肌
  • 14篇心肌梗死
  • 14篇介入
  • 14篇梗死
  • 13篇冠状
  • 13篇冠状动脉
  • 11篇急性心肌梗死
  • 8篇疗效
  • 8篇介入治疗
  • 7篇血管
  • 7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成形术
  • 6篇血管成形
  • 6篇血管成形术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心脏
  • 5篇心脏事件
  • 5篇直接经皮冠状...
  • 5篇接经

机构

  • 22篇上海市普陀区...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30篇方平
  • 29篇刘宗军
  • 29篇金惠根
  • 28篇杨伟
  • 27篇汪蔚青
  • 22篇施佳
  • 19篇王东毅
  • 12篇汪志华
  • 9篇于宏梅
  • 9篇陈万春
  • 8篇沈峻
  • 6篇来莺
  • 5篇郜俊清
  • 5篇张文全
  • 5篇严鹏勇
  • 5篇徐佑龙
  • 4篇孟莉
  • 4篇李英梅
  • 4篇王大英
  • 3篇王明瑜

传媒

  • 14篇上海医学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第二十五届长...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2004北京...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106例非糖尿病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以随机血糖≥7.8mmol/L为应激性高血糖,分为非应激性高血糖组(63例)和应激性高血糖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和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发病30d内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40.6%。应激性高血糖组的随机血糖、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ACTH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1),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1)。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5)。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884±0.0737,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的0.5405±0.0624(P<0.05)。结论入院血糖和应激激素异常增高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0d内的预后较差相关。
李英梅车在前丘洪汪蔚青杨伟刘宗军方平于宏梅王大英宋艳艳江蓓湖金惠根
关键词:心肌梗死预后应激
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后即刻肾静脉血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
2013年
目的观察肾静脉、外周静脉、外周动脉血相关生化指标(肾素、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后即刻的变化。方法 10头广西巴马小香猪。使用6FJR导引导管行左右肾动脉造影。以7F导引导管作为指引,置入5F温控射频消融导管,在左右肾动脉行RDN。消融模式:温控、50℃、8~10W,采用螺旋式消融,每个点消融60~90s,左、右肾动脉各消融4~6个点,相邻消融点间隔0.5cm。所有动物于术前和消融术后即刻行外周动脉、肾静脉、外周静脉取血,采集并检测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醛固酮水平。结果 RDN术后即刻的肾静脉血清肾素、醛固酮、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389.6±208.7)、(337.1±156.8)和(313.4±113.2)ng/L,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分别为(453.3±240.8)、(427.7±218.4)和(494.1±144.7)ng/L,P值分别<0.05、0.01],降幅分别为(14.3±0.6)%、(22.4±1.7)%和(22.5±0.9)%。RDN术后即刻和术前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292.5(625,49)、297.5(871,146)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幅为(1.7±0.2)%。肾静脉血的肾素、醛固酮、肾上腺素水平降幅均显著大于外周动脉和外周静脉血(P值均<0.05),外周动脉血与外周静脉血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外周动脉、外周静脉相比较,肾静脉血相关生化指标在消融术后即刻出现显著下降,敏感性较高。
汪志华徐佑龙谢赟郜俊清严鹏勇张文全孙剑光方平王明喻孟莉金惠根刘宗军
关键词:肾静脉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不同时期连续 13个月收治的AMI患者 ,分为溶栓组 ( 5 7例 )和PCI组 ( 75例 )。比较两组的再灌注率及住院和随诊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 溶栓组再灌注率为 5 7.9% ,PCI组为 96.0 %。超声心动图示溶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值为 0 .5 9± 0 .12 ,PCI组为 0 .63± 0 .10。两组在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而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 :PCI组和溶栓组的不稳定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 9.3 %和 3 8.6% ,非致死性心力衰竭为 4.0 %和 14 .0 % ,死亡 0 %和 7.0 % ,复合终点事件 9.3 %和 5 0 .9%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与静脉溶栓相比 ,直接PCI能更快、更满意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抢救濒临死亡的心肌 ,改善心功能 ,降低病死率。
赵德强金惠根刘宗军杨伟施佳汪蔚青王东毅方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静脉溶栓疗效超声心动图
直接经皮冠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原因探讨
2004年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脉成形术 (PCI)治疗心肌梗死 (AMI)住院期间死亡原因。方法 按入选标准对连续入院的 2 35例AMI患者行直接PCI,记录住院期间病死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  15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 ,住院总病死率为 6 .4 % ,心脏性病死率为 6 .0 %。直接死亡原因包括心脏破裂 5例 (33.3% ) ,室颤 5例 (33.3% ) ,泵衰竭 4例 (2 6 .7% ) ,脑卒中死亡 1例 (6 .7% )。心脏破裂患者中继发于再次心肌梗死者 1例。所有室颤患者均为继发性 ,继发于再次心肌梗死的室颤 2例 ,继发于不稳定性心绞痛 2例 ,继发于左室衰竭 1例 ;1例为迟发性室颤 (PCI后 2周 )。泵衰竭患者中 ,心源性休克 3例 ,左室衰竭 1例。结论 直接PCI治疗A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 6 .4 % ,心脏破裂、室颤和泵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
刘宗军金惠根陈万春杨伟汪蔚青施佳王东毅方平
关键词:心肌梗死直接血管成形术病死率住院期间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激激素与血糖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激激素与血糖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2006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15例非糖尿病AMI患者入院即刻血糖进行测定,将其分为无应激性高血糖组68例(A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随机血糖≥7.8mmol/L)47例(B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应激激素变化及30d内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血管死亡情况。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40.87%;B组应激激素(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ACTH)显著高于A组(P<0.01),而B组胰岛素显著低于A组(P<0.01);AMI急性期B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血管死亡情况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9.97±7.21)%]显著低于A组[(54.03±6.34)%](P<0.05)。结论入院血糖与应激激素异常增高和AMI患者PCI术后30d内预后较差相关。
李英梅丘洪汪蔚青杨伟刘宗军方平于宏梅王大英沈峻汪志华孟莉金惠根
关键词:心肌梗死应激血糖
心肌Blush分级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影响
:探讨心肌再灌注Blush分级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183例直接PCI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3级的AMI患者根据Blush分级分2...
刘宗军金惠根陈万春杨伟汪蔚青王东毅施佳方平
关键词:心肌梗塞直接血管成形术心脏事件介入治疗
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正>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从1996年7月至2003年8月对AMI行冠脉造影530例中发现造影正常AMI22例,按年龄将其分成中年人和老年人两组,并比较两组的主要危险...
杨伟金惠根刘宗军汪蔚青施佳王东毅方平陈万春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介入成形术治疗再狭窄的疗效观察
<正>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成形术治疗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37例,34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PTCA治疗37例,33例(89.2%...
汪蔚青金惠根杨伟刘宗军施佳王东毅方平陈万春
文献传递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心绞痛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55例直接PCI术后的AMI患者根据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A组,124例)和无梗死前心绞痛组(B组,13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心功能及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A组磷酸肌酸激酶 (CPK)峰值、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无复流(NF)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而自溶现象发生率显著高于B 组(P<0.05)。②A组随访时期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显著低于住院期间(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P<0.05);而B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③A组在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心力衰竭(8.06%)和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20.16%)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6.79%和35.11%,P< 0.05),两组在死亡率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靶血管重建、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直接PCI对所有AMI均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梗死前心绞痛可促进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溶现象的产生,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有利于减少直接PCI术后心肌微循环损害,改善左心室重构,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汪蔚青金惠根陈万春杨伟刘宗军施佳王东毅李英梅方平
关键词:心肌梗死直接血管成形术梗死前心绞痛心脏事件
糖尿病患者用国产西罗莫司支架行急诊冠脉介入术的疗效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国产西罗莫司支架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诊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均于梗死相关动脉植入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涂层支架。将糖尿病直接PCI患者分为甲组(42例);非糖尿病直接PCI患者分为乙组(160例),比较两组直接PCI后心功能和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再狭窄率。结果:TIMI血流达到3级者甲组37例,乙组140例;甲组多支血管病变(85.7%)、C型病变(33.3%)明显多于乙组(53.8%、7.5%)(P<0.01);两组住院期间各项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随访期间两组非致死性心衰(3.8%比2.5%),心源性死亡(9.5%比0.6%),总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9.0%比6.9%)均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两组左室射血分数(EF)值(54%±6%比53%±8%),左室收缩期末直径(ES)(32±6mm比33±3mm),左室舒张期末直径(ED)(51±6mm比52±2mm),均无显著差异;6个月随访期间,两组EF值(51%±6%比56%±8%),ES(35±8mm比30±6mm),ED(57±1mm比52±2mm),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再狭窄率(0%比1.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西罗莫司支架应用于糖尿病急诊PCI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糖尿病AMI患者的长期预后较无糖尿病AMI患者差。
杨伟金惠根刘宗军汪蔚青施佳王东毅来莺沈峻汪志华于宏梅方平
关键词:西罗莫司糖尿病急诊冠脉介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