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春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院就诊人群HBsAg与抗HBs双阳性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与分子病毒学特征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Ag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病毒学特征。方法分析52 070例医院就诊人群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以HBsAg和抗HBs双阳性患者为实验组,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半巢氏PCR扩增2组患者HBV S蛋白编码区并测序,比较2组间在不同基因区、基因型及临床诊断时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医院检测人群HBsAg阳性率为20.40%(10 621/52 070),其中HBsAg、抗HBs双阳性率为2.48%(263/10 621)。HBsAg、抗HBs双阳性在0~9岁和≥80岁人群流行率较高,而HBsAg阳性、抗HBs阴性则相反。实验组S蛋白氨基酸突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2%vs 0.81%,P<0.01),差异主要存在于主要亲水区(MHR)(1.68%vs 0.57%,P<0.01)。实验组中除肝癌(HCC)患者外(1.97%vs 2.21%,P>0.05),乙肝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肝硬化(LC)患者的S蛋白突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疾病患者(分别为1.47%vs 0.65%,1.28%vs0.84%,2.21%vs 0.44%,P均<0.05)。结论 HBsAg、抗HBs双阳性以0~9岁和≥80岁HBsAg阳性人群更多见。HBV感染者血清HBsAg和抗HBs共存可能与S蛋白(主要为MHR)的突变造成的免疫逃逸有关。HBsAg、抗HBs双阳性和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之间S蛋白的突变率差异与患者肝脏疾病所处的阶段有关。
- 傅晓春陈静叶爱珠陈惠娟荀振曾勇彬刘灿林锦骠欧启水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
- Real-time PCR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mitochondrial DNA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in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The alteration of mitochondrial DNA(mtDNA)content could affect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which causes many tumor...
- 荀振陈添彬林锦骠刘灿傅亚傅晓春吴文楠胡育海欧启水
- 医院就诊人群HBsAg(+)/抗HBs(+)的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与分子病毒学特征
- 目的:探讨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病毒学特征。方法:分析52070例医院就诊人群的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以HBsAg(+)/抗HBs(+)双阳性患者为实验组,HBsAg(+)/抗H...
- 傅晓春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抗HBs共存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可出现HBs Ag和抗HBs双阳性,即HBs Ag和抗HBs共存。国内、外报道此现象的发生率分别为2.43%-4.87%和2.90%-8.90%。造成HBs Ag和抗HBs共存的原因主要有HBV S基因突变、不同血清型HBV的感染、HBV再活动等,其给临床HBs Ag检测、宿主疾病转归和临床诊治带来了诸多影响。该文就HBs Ag/抗HBs双阳性的发生机制及其对临床诊治的影响作一综述。
- 傅晓春刘灿欧启水
- 关键词: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1978年Hoofnagle等[1]首次发现HBsAg(-)、Anti-HBc(+)血液可使受血者感染HBV,据此提出了隐匿性感染可能导致HBV传播的观点,但受限于当时病毒的检测技术,这一观点一直未被广泛接受.随着PCR等高灵敏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在急性自限性或慢性HBV感染(chronicHBV infection,CHB)发生HBsAg清除后,肝脏组织或血清中存在低水平的HBV DNA,这一临床和病毒学特征被称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2].
- 傅晓春欧启水
- 关键词:HBV隐匿性感染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