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中应用芯钻髓内钉系统辅助置入远端锁钉的体会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芯钻髓内钉系统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中辅助置入远端锁钉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利用骨科下肢牵引床,平卧位,使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按照置入远端锁钉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芯钻髓内钉系统组20例,体外瞄准架髓内钉系统组20例。比较两组在置入远端锁钉时的首次成功率、透视次数及用时。结果芯钻髓内钉系统组置入远端锁钉首次锁定成功率高(95.0%vs.60.0%),透视次数少[(5.9±7.8)次vs.(22.5±4.7)次],操作时间短[(10.6±5.8)min vs.(17.3±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芯钻髓内钉系统组软钻钻头断裂1例,经开槽后取出。两组中均未出现伤口感染病例,无内固定物断裂病例,所有病例骨折愈合趋势良好,患侧髋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芯钻髓内钉系统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远端锁定准确率高,术中透视次数少,操作时间短,创伤小,临床效果好;但建议选择稍长的髓内钉,需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仔细操作。
- 陈涛田智勇陈洪强戴科晶陈德斌叶赟吴西智蔡荣吴德伟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关节腔内持续“鸡尾酒”泵入镇痛的初步体会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关节腔内持续“鸡尾酒”泵入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术中在关节腔置入泵药管,术后连接含“鸡尾酒”的自控镇痛泵,持续泵入“鸡尾酒”镇痛;对照组术后使用静脉式自控镇痛泵镇痛。术中假体安装完成后均予“鸡尾酒”切口周围浸润注射。术后两组患者均静滴氟比洛芬酯镇痛,VAS>6分时立即予地佐辛5 mg肌注镇痛;均于术后60 h拔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48、72h疼痛程度(VAS评分)、术侧膝关节活动度、补救性镇痛药用药人次、不良反应、伤口感染率等。结果术后72 h内: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要求使用补救性镇痛药的人次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关节腔内持续“鸡尾酒”泵入,具有高效镇痛、减少补救性镇痛药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优势,未增加急性伤口感染风险,并使早期关节功能恢复更理想。
- 陈涛赵滨田智勇陈洪强戴科晶吴德伟
- 关键词:关节腔内鸡尾酒多模式镇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原因及治疗策略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前痛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0例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录患者膝前痛发生率,并分析其诱发原因。结果120例患者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膝前痛13例,膝前痛发生率为10.83%。患者膝前痛发生的原因为情绪紧张焦躁、假体设计不当、手术技术不足以及机械因素损伤等方面。结合患者的症状实施对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改善,13例患者中优9例,良3例,可1例。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前痛的发生率较高,患者症状的发生与自身机体状态因素、手术治疗因素以及机械性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诱因进行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戴科晶蔡荣周翔陈涛罗昂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前痛假体
-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的治疗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该院接受的5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作为案例,结合不同的类型实施不同方式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该次研究中50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整体的有效几率是96.3%,整体有效率高。55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47例,明显缓解4例,轻度缓解2例,2例患者无缓解,整体疼痛缓解率为92.7%。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存在显著差距,治疗后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大幅度上升,分数值在6分以上,治疗前在6分以下。进食、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0、7.520、8.610、8.540,P<0.000)。结论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案例实施针对性的方式治疗后,能提升治疗可行性,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 戴科晶蔡荣周翔陈涛罗昂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初步体会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3D打印1∶1模型辅助下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初期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集7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需行手术治疗患者CT数据,3D打印1∶1模型,通过模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手术时间65~90min,术中失血80~150mL。术后复查CT见关节面复位好,无分离移位,无明显内外翻畸形。结论采用3D打印1∶1模型辅助手术治疗,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降低手术风险及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剥离,减少失血量,使骨折复位更满意,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与精准治疗的骨科手术发展方向。
- 陈涛范士洁田智勇鄢承元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3D打印MIPPO
- 局部浸润注射在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局部"鸡尾酒"浸润注射在早期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髌骨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在缝合切口前于切口周围予"鸡尾酒"浸润注射;对照组30例,直接缝合切口,不予浸润注射。术后两组患者均静滴氟比洛芬酯镇痛,疼痛难以忍受时予地佐辛5 mg肌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内疼痛程度、术侧膝关节活动度、补救性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伤口感染率等。结果术后72 h内,实验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要求使用补救性阿片类药物的人次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等。结论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局部"鸡尾酒"浸润注射,具有高效镇痛、减少补救性药物的使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等优势,未增加急性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风险,并使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更理想。
- 陈涛鄢承元田智勇
- 关键词:髌骨骨折多模式镇痛
- 两种入路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 2024年
- [目的]评价上关节囊入路(supercapsular approach,SC)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3月在本科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25例采用SC入路,另外25例采用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SC组手术时间[(60.5±8.5)min vs(74.0±6.5)min,P<0.05]、切口长度[(8.2±0.5)cm vs(12.1±1.1)cm,P<0.05]、术中失血量[(200.8±29.7)ml vs(297.2±23.0)ml,P<0.05]、下地行走时间[(1.8±0.7)d vs(3.2±0.8)d,P<0.05]、住院时间[(9.6±1.4)d vs(11.7±2.0)d,P<0.05]均显著优于PL组。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SC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PL组[(5.6±1.0)周vs(6.8±1.2)周,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髋伸-屈ROM、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SC组Harris评分[(79.4±2.6)vs(73.9±3.3),P<0.05]、髋伸-屈ROM[(97.0±5.0)°vs(93.2±4.3)°,P<0.05]、内-外旋ROM[(57.6±5.9)°vs(52.2±5.7)°,P<0.05]均显著优于PL组。影像方面,随时间推移,两组双侧肢长差均显著减小(P<0.05),两组双侧肢长差、骨折复位、假体位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发生。[结论]SC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PL入路而言,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等优势。
- 陈涛刘炯赵滨田智勇陈德斌姜昱林乔俊钊
- 关键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后外侧入路
- 关节腔内泵入“鸡尾酒”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初步体会被引量:2
- 2018年
-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是影响患者的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及住院周期及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目前常用的镇痛方式有多模式镇痛。关节周围注射"鸡尾酒"能缓解术后疼痛,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目前"鸡尾酒"中各药物的配方比例并未达成统一共识,疗效存在较大差异,维持时间也较短。本文就当前我科对"鸡尾酒"的使用方式及组合药物最了改进,获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杨晓秋赵滨何立民陈涛
- 关键词:髋膝关节置换术鸡尾酒疼痛
- 双侧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总结双侧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12月,采用双侧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3~47岁,平均30岁。致伤原因:绞伤4例,压榨伤7例。损伤指别:示指4例,中指5例,环指2例。皮肤软组织脱套平面均在远指间关节以远。皮肤缺损范围3.0 cm×3.0 cm^5.0 cm×3.5 cm。受伤至手术时间4~12 h,平均7 h。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1.5 cm^2.5 cm×1.5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满意,指端饱满、不臃肿。术后2周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10 mm,平均7 mm。术后6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9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双侧指动脉神经束残端蒂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等优点,术后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
- 杨颇宋开芳李青松周家顺陈涛李敬鹏李远平
- 关键词:手指末节脱套伤指动脉皮瓣
- 刍议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效果
- 2020年
- 目的分析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该院接受的62例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案例作为对象,结合不治疗方式实施分组,分组后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治疗,甲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治疗,乙组实施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案例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LKSS评分,对结果研究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的Harris评分、LKSS评分分别为(95.4±0.31)分、(90.5±0.3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4、7.456,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发生例数分别是2例和8例,对比后乙组的发生几率低。结论关节假体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中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干预治疗后能缓解异常反应,促进恢复。
- 戴科晶蔡荣周翔陈涛罗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