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小板
  • 2篇创伤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预后
  • 1篇乳酸
  • 1篇伤患者
  • 1篇输血
  • 1篇输血后
  • 1篇输注
  • 1篇输注治疗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血小板...
  • 1篇特发性血小板...
  • 1篇凝血
  • 1篇凝血病
  • 1篇重症
  • 1篇紫癜
  • 1篇康复
  • 1篇老年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朱晶
  • 1篇陆健
  • 1篇陆元善
  • 1篇张晓燕
  • 1篇田锐
  • 1篇周志刚
  • 1篇王瑞兰
  • 1篇王春光
  • 1篇刘月高
  • 1篇张晓燕
  • 1篇金卫

传媒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妊娠期血小板输注治疗对产妇康复出院时间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妊娠期血小板输注治疗对产妇出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产妇病史资料,并与相同年龄、分娩方式、麻醉方式的产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收集妊娠合并血小扳减少样本24例,其中确诊ITP合并妊娠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重度血小板减少1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小三阳3例,糖尿病患者1例。同时收集对照样本24例;血小板输注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康复出院时间平均为5.17土2.66d,对照组出院时间中位数为4d(1—5d),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分娩时出血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47),基础疾病与出院时间相关,相关系数为0.391(P〈0.008)。结论妊娠期血小板输注对产妇康复出院的时间具有显著影响且血小板输注孕妇术中出血量较多,基础疾病与妊娠期血小板减。
朱晶陆元善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CU创伤大输血后老年与非老年患者预后的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老年对ICU创伤大量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21年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ICU的严重创伤大输血患者。所有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通过K-M生存曲线分析判断患者的预后。结果 最终有268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年龄把患者分成观察组(年龄≥60岁)和对照组(年龄<60岁)。2组患者性别比例、入院生命体征及严重度评分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在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输注量及入院当天的输液总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中位时间为27.0 d,住ICU中位时间为9.0 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中位时间为21.0 d,住ICU中位时间为9.0 d。入院28 d,观察组患者中死亡17例(43.6%),对照组中死亡68例(29.7%),2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 老年创伤大输血患者并不多见,受伤机制相对单一,与年轻人相比,在没有严重合并症的干扰下,即使≥60岁老年人在遭遇严重的创伤时,死亡率并没有显著升高。
刘月高陆健张晓燕朱晶田锐周志刚谭小雪王春光葛芳侠邓会标
关键词:创伤老年预后
急诊重症创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凝血病(TIC)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干预凝血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2018-09期间我院就诊的急诊重症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TIC将其分为2组,研究组(急诊重症创伤患者并发TIC)和对照组(急诊重症创伤患者未并发TIC),分别为40例和108例。分别记录患者伤后24 h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急诊重症创伤患者发生TIC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创伤原因、损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院时失血性休克、心搏骤停、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损伤严重度(ISS)评分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压积、血小板总数、乳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筛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评分、血小板总数和乳酸水平是急诊重症创伤患者发生TIC的独立危险因素。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提示INR对TIC的预后有较好的辨别能力。结论:ISS评分、乳酸水平和创伤后血小板总数是TI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INR对TIC的预后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识别高危因素,并及时监测相关凝血指标,对提高急诊重症患者生存率,降低住院时间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张晓燕朱晶王瑞兰金卫
关键词:创伤性凝血病创伤严重程度血小板乳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