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国武

作品数:9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3篇蛋白
  • 2篇胃癌患者
  • 2篇胃癌细胞
  • 2篇细胞
  • 2篇海南黎族
  • 2篇癌患者
  • 2篇癌细胞
  • 1篇丁胺
  • 1篇多烯磷脂酰胆...
  • 1篇多烯磷脂酰胆...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诱导型
  • 1篇增殖
  • 1篇症状积分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机构

  • 7篇海南省第三人...
  • 2篇海南省农垦三...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翁国武
  • 2篇卓恩挺
  • 2篇陈志国
  • 1篇侯本新
  • 1篇王平
  • 1篇陈小良
  • 1篇高蕾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miR-19a通过Fas基因调节胃癌细胞增殖水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miR⁃19a通过Fas基因调节胃癌细胞增殖水平的作用。方法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株后转染阴性对照(NC)模拟物、miR⁃19a模拟物、Fas的siRNA、NC的siRNA、过表达Fas的pcDNA3.1质粒、空白的pcDNA3.1质粒,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miR⁃19a、Fas的表达量,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9a与Fas基因mRNA 3’UTR的靶向结合;皮下注射胃癌SGC⁃7901细胞株后建立胃癌荷瘤小鼠模型,瘤周注射NC模拟物或miR⁃19a模拟物,测定移植瘤质量及移植瘤中Fas的表达量。结果miR⁃19a模拟物组的细胞增殖活力及细胞中miR⁃19a的表达量明显均高于NC组、NC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细胞中Fas的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值均明显低于NC组、NC模拟物组(P<0.05);siRNA⁃Fas组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高于siRNA⁃NC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Fas的表达量均能明显低于siR⁃NA⁃NC组(P<0.05);转染过表达Fas的pcDNA3.1质粒能够削弱miR⁃19a模拟物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在移植瘤小鼠中,miR⁃19a模拟物组的移植瘤质量明显高于NC组、NC模拟物组,移植瘤中Fas的表达量明显低于NC组、NC模拟物组(P<0.05)。结论miR⁃19a能够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且靶向抑制Fas基因是介导该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翁国武周真真
关键词:胃癌FAS增殖靶基因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以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和Toll样受体-4(TLR-4)为检测指标,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拉米夫定治疗,试验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a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外周血PD-1水平以及肝脏组织中TLR-4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均表现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AL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ALT基本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ALT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D-1表达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下降更加明显。治疗前,两组患者肝脏细胞表面TLR-4表达均较高;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肝细胞表面TLR-4表达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使用拉米夫相比,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王平陈小良刘真义翁国武
关键词:拉米夫定干扰素Α-2A乙型肝炎TOLL样受体-4
海南黎族胃癌患者血清P53蛋白、sFas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海南黎族胃癌患者血清P53蛋白、可溶性Fas蛋白(sFas)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海南地区黎族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2例、胃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3组患者的血液标本,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3组患者血清P53蛋白和sFas浓度,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P53蛋白与sFas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P53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患者血清sFas浓度明显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血清P53蛋白和sFas与胃癌TNM分期、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P53蛋白与sFas呈负相关(P<0.05)。[结论]海南黎族胃癌患者血清中P53蛋白呈高表达,而sFas呈低表达,P53蛋白和sFas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或将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新指标。
周真真曾俊涛陈志国周亚莉翁国武高蕾阚娜刘真义关李稳王小红喻卉邢增汝候本新吴开李卓恩挺
关键词:海南黎族胃癌P53蛋白
奥替溴胺联合洛哌丁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机制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奥替溴胺联合洛哌丁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及对血清水通道蛋白-3(AQP-3)和水通道蛋白-8(AQP-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IBS-D病人共11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55例;两组参照《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给予非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替溴胺片,每次40 mg,每天3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洛哌丁胺,初始剂量2~4 mg,每天2次;两组病人均连续观察6周。比较两组腹痛、腹泻、腹胀评分及临床疗效;应用IBS生活质量问卷(IBS-QOL)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检测两组血清AQP-3和AQP-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腹胀、腹泻、腹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3.02%)(P<0.05);观察组治疗后IBS-QOL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AQP-3和AQP-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替溴胺联合洛哌丁胺治疗IBS-D疗效明显,上调血清AQP-3和AQP-8水平可能是该疗法作用机制之一。
翁国武刘真义
关键词:洛哌丁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水通道蛋白3水通道蛋白8
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miR-504通过TP53INP1调控胃癌细胞BGC-823的生物学行为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504(miRNA-504)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G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三亚中心医院外科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qPCR检测组织中miR-504、肿瘤蛋白53诱导型核蛋白1(tumor protein 53-induced nuclear protein 1,TP53INP1)mRNA的水平,WB法检测TP53INP1水平。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BGC-823,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BGC-823细胞)、miR-504 mimic组、mimic-NC组、miR-504 inhibitor组、inhibitor-NC组、miR-504 inhibitor+si-NC组、miR-504 inhibitor+si-TP53INP1组,qPCR检测细胞中miR-504和TP53INP1 mRNA的表达,MTT法、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增殖、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Cyclin D1、E-cadherin、MMP-2、MMP-9)以及TP53INP1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miR-504与TP53INP1 mRNA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504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TP53IN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miR-504和TP53INP mRNA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504 mimic组BGC-823细胞中miR-504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TP53IN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且细胞增殖率、划痕愈合率、侵袭入Transwell小室下层的细胞数量,Cyclin D1、MMP-2、MMP-9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转染miR-504 inhibitor能显著下调BGC-823中miR-504的表达、上调TP53IN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而促进细胞凋亡(均P<0.05);而下调TP53INP1的表达可明显减弱miR-504下调对BGC-823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P<0.01)。miR-504高表达能明显抑制野生型TP53INP1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miR-504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下调miR-504可抑制�
刘真义翁国武关李稳周真真王力雅冯红军
关键词:胃癌BGC-823细胞
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清晨空腹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枳术宽中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和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Gerd Q)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3%、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Gerd Q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Gerd Q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李树本王克儒翁国武
关键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积分GERD
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病房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BP,将其分为病例组(69例)和对照组(91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清蛋白(OR=5.124)、血清胆红素(OR=3.557)、腹水清蛋白(OR=4.41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OR=2.494)、终未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OR=2.300)为SB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SBP的影响因素为血清清蛋白、血清胆红素、腹水清蛋白、ALT、MELD评分,应针对以上因素,早评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SBP,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翁国武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腹膜炎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机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及对血清正五聚体蛋白3(PTX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10 ml,1次/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4片/次,3次/d;所有患者均观察12周。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腰围/臀围比(waist/hip ratio,WHR)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析两组肝酶学疗效;检测两组血清PTX3、SOD及GSH-Px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ST、ALT、TC及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WHR均无显著变化;治疗组治疗后BMI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TX3、SOD和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NAFLD疗效显著,上调患者血清PTX3、SOD和GSH-Px水平可能与其作用有关。
翁国武刘真义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血清P53、可溶性自杀因子蛋白对海南黎族胃癌患者的诊断及其在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P53和可溶性自杀因子蛋白(sFas)对海南黎族胃癌(GC)患者的诊断及其在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7月于我院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GC(GC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的海南黎族患者各92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海南黎族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再将GC组患者按不同病理分期分为Ⅰ、Ⅱ期组(32例)和Ⅲ、Ⅳ期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P53、sFas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P53、sFas表达水平与GC病理分期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53、sFas在G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GC组患者P5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SG组、CAG组及对照组,sFas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SG组、CAG组及对照组(P均<0.05)。GCⅠ、Ⅱ期组患者血清P5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于Ⅲ期组,血清sFa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Ⅲ、Ⅳ期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53、sFas表达水平与GC患者病理分期分别呈正相关(r=0.514,P=0.007)和负相关(r=-0.443,P=0.00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53在GC中的诊断敏感度(0.725)与特异度(0.654)较高,而sFas的诊断敏感度(0.656)与特异度(0.564)较低,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和0.507。结论血清P53、sFas在G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CSG、CSG患者有明显差异,且在GC不同病理分级患者中表达差异明显,对GC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周真真曾俊涛卓恩挺翁国武陈志国侯本新
关键词:P53胃癌海南黎族病情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