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荷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纵切式末端回肠襻式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价纵切式末端回肠襻式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因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观察组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手术操作同对照组患者,在完成结直肠吻合后,加行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观察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13. 0%(8例),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症状较轻,行骶前引流管低压冲洗引流后愈合;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 4±0. 5) d,进食时间(1. 2±0. 3) d,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5. 8±0. 9) d,术后住院时间(7. 6±1. 5) d。对照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11%(6例),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症状较重,其中4例行骶前引流管冲洗引流及药物坐浴经较长时间治愈,2例全身症状严重行非计划再手术;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 8±0. 9) d,进食时间(2. 3±0. 6) d,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7. 3±1. 4) d,术后住院时间(9. 7±3. 5) d。两组术后观察指标吻合口瘘发生率无差异,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纵切式末端回肠襻式造瘘没有显著降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提前,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肖荷芳陈子文刘红权方传发刘传渊赖承治钟武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尾侧入路与头侧入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比较尾侧入路与头侧入路在右半结肠癌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7月,将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3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前瞻性随机分为两组(各19例),分别行尾侧入路和头侧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尾侧入路与头侧入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21. 4±25. 2)及(152. 1±31. 7)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2. 4±25. 2)及(82. 4±30. 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7. 8±4. 1)和(17. 3±3. 8)枚,术中并发症各有1例,术后并发症有2例及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尾侧入路较头侧入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简便、安全和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 肖荷芳陈子文刘红权方传发刘传渊赖承治钟武
- 关键词:结肠肿瘤随机对照研究
- 腹腔镜下结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肝肠循环的近期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全系膜切除术(CME)对结肠癌(CC)患者肝肠循环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C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试验,采用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结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对比两组手术前及术后1 d的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及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血清25(OH)D_(3)及TBil水平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的血清25(OH)D_(3)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CME应用于CC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较佳,能够有效改善肝肠循环,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为术后近期营养和免疫疗法提供药物选择的依据。
- 易建中袁育军刘云庚张磊肖荷芳方传发
-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镜肝肠循环
- 上消化道穿孔外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上消化道穿孔病例的临床诊治中,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具体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选用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110例.按照穿孔类型将其分为空腹穿孔组和餐后穿孔组,其中空腹穿孔组患者54例,对其予以保守治疗。餐后穿孔组患者56例,对其予以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指标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餐后穿孔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55/56),明显高于空腹穿孔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穿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空腹穿孔组(1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穿孔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3±2.2)d,与空腹穿孔组患者(8.5±1.4)d比较,明显长于后者。结论在上消化道穿孔病症的临床诊治中,通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显著,安全系数较高,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但由于手术治疗的方式所需的住院时间较长,对患者的经济能力造成一定压力,因此在选用具体治疗方法时应当充分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
- 刘传渊刘红权肖荷芳陈子文
-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外科手术
- 两种肠造口术对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探讨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两种肠造口术对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中70例作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对照组应用结肠造口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I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 (1)观察组I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5.7%,对照组I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22.9%,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I期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结肠造口术,回肠袢式造口术在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具优势,其可明显缩短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与禁食时间,加速其痊愈出院的进程,且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I期手术中首选术式。
- 刘传渊刘红权肖荷芳陈子文
- 关键词:高位直肠癌结肠造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