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神经阻...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肿瘤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早期接触临床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神经阻滞
  • 1篇糖链
  • 1篇糖链抗原
  • 1篇糖链抗原19...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志
  • 1篇肿瘤标志物
  • 1篇专业本科
  • 1篇专业本科生

机构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陈惠
  • 2篇刘艳秋
  • 2篇莫怀忠
  • 2篇邹小华
  • 1篇向梅
  • 1篇曾祥刚
  • 1篇高鸿
  • 1篇吴金丽
  • 1篇任益民
  • 1篇吕洁
  • 1篇杨天虎
  • 1篇赵洋
  • 1篇谭立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贵州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麻醉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改革效果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评价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效果。方法:68名2012级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根据自愿原则,39名参加"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教改组),其余29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作为对照(传统组),教改组学生在专业课理论教学前提前1个月进入临床实习,同上一级实习学生一起参加临床麻醉工作,传统组学生不参与"早期接触临床"活动,两组学生一起进入专业课学习;专业课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临床麻醉学》和《危重病医学》两门课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同时向教改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改的认同率。结果:教改组《临床麻醉学》和《危重病医学》的平均成绩高于传统组(P<0.05),94.87%的教改组学生对"早期接触临床"这一教改模式表示满意。结论:麻醉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刘艳秋莫怀忠邹小华任益民陈惠杨天虎高鸿
关键词:麻醉学本科教学效果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指导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液体治疗的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是目前比较合理的液体治疗理念,其遵循最优化的心脏前负荷的补液原则,在保证微循环灌注和组织氧供前提下,尽可能避免组织水肿,减少并发症发生[1]。灌注变异指数(PVI)能连续自动计算一个呼吸周期内血流灌注指数的变异,可确定患者的液体反应性,具有持续稳定及无创监测的优点,在脊柱外科、胸外科患者及休克患者的液体治疗中应用广泛[2]。
赵洋邹小华刘艳秋陈惠向梅莫怀忠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全身麻醉下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醉基础上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行静吸复合全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24h和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情况,术后24h和48h启动自控按钮次数及输注总量,术前和术后24h的CEA和CA199浓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h和24h的VAS评分分别为(0.85±0.81)分和(0.66±0.5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1±1.65)和(2.13±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启动自控按钮次数及输注总量分别为(3.23±1.59)次和(29.71±6.88)ml,48h为(5.54±2.78)次和(60.54±6.91)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97±5.76)和(50.34±6.81)ml、(16.88±6.56)次和(81.73±7.8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 CEA和CA199的浓度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有助于增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且并不影响癌胚抗原和糖链抗原199水平。
吴金丽曾祥刚陈惠谭立吕洁
关键词:胸椎旁神经阻滞糖链抗原199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