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媚嘉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阆中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2篇心率
  • 2篇心率变异
  • 2篇心率变异性
  • 1篇端脑
  • 1篇心力衰竭病人
  • 1篇心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功能
  • 1篇心脏功能试验
  • 1篇血分
  • 1篇血浆
  • 1篇血浆氨基末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抑素
  • 1篇射血分数
  • 1篇衰竭病人

机构

  • 3篇阆中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蒲世军
  • 3篇杨军
  • 3篇蒲国俭
  • 3篇沈媚嘉
  • 2篇许波
  • 1篇廖春淑
  • 1篇蒲阳
  • 1篇汪明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慢性心力衰竭注册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注册治疗的疗效与医疗成本。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4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205例,给予填写表格病历,注册治疗,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管理;对照组203例,仅给予建立联系方式,患者自由就医。观察治疗(18.0±7.3)月后,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运动耐量、心血管事件、住院率、死亡率及医疗成本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6min步行试验(6MWT)步行距离[(491.7±64.3)vs(397.5±66.8)]明显延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0.49%vs56.65%)、死亡率(6.83%vs9.85%)及医疗费用[(4276.37±1177.81)vs(5185.48±1303.07)]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率(27.80%vs43.84%)下降更加显著(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注册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住院率、死亡率和医疗成本。
杨军蒲世军蒲国俭沈媚嘉汪明廖春淑
关键词:心力衰竭
老年HFpEF患者HRV及CysC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血清胱抑素C(CysC)的相关性,为HFpEF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该科住院的9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作为心力衰竭组,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33)、Ⅲ级组(n=33)和Ⅳ级组(n=32)。选取同期住院的41例无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完善动态心电图及CysC等相关检查。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尿酸、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5 min均值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平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大于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数的百分比(PNN5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的减退,SDNN、SDANN、RMSSD、PNN50均逐渐减少或降低,而CysC水平逐渐升高。CysC与SDNN、SDANN、RMSSD、PNN50均呈负相关(r=-0.66、-0.68、-0.59、-0.54,P<0.01)。结论CysC与HRV的相关指标均能反映心力衰竭程度,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CysC水平逐渐升高,而HRV的相关指标逐渐减少或降低,CysC与HRV相关指标呈负相关。
许波蒲世军蒲国俭杨军沈媚嘉
关键词: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血清胱抑素C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老年心力衰竭(HFpEF)病人心率变异性(HRV)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为HFpEF的诊断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取阆中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住院的98例慢性心功能衰竭(CHF)老年病人为心衰组,男性54例,女性44例,年龄(70.0±6.3)岁;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41例无CHF老年病人为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71.5±4.4)岁。完善NT-proBNP及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结果心衰组的尿酸(385.5±93.4)mmol/L、NT-proBNP(2 294.9±626.2)高于对照组(308.4±89.5)mmol/L、(196.2±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88.9±15.0)比(140.4±17.9)]、5 min均值标准差(SDANN)[(77.2±13.6)比(127.5±12.7)]、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平方根(RMSSD)[(21.6±4.6)比(36.6±10.2)]、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数的百分比(PNN50)[(6.4±2.3)比(17.5±6.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减退,SDNN、SDANN、RMSSD、PNN50逐渐降低,NT-proBNP逐渐升高。NT-proBNP与SDNN、SDANN、RMSSD、PNN50呈负相关(r=-0.854,P<0.01;r=-0.876,P<0.01;r=-0.737,P<0.01;r=-0.698,P<0.01)。结论 NT-proBNP与HRV的相关指标均能反映心力衰竭,随着心力衰竭加重NT-proBNP逐渐增高,而HRV的相关指标逐渐降低,NT-proBNP与HRV的相关指标呈负相关。
许波蒲世军蒲国俭杨军沈媚嘉蒲阳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率心脏功能试验心率变异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