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新生儿
  • 6篇新生儿听力
  • 5篇听力筛查
  • 3篇新生儿听力筛...
  • 3篇神经病
  • 3篇听神经
  • 3篇听神经病
  • 2篇听力障碍
  • 2篇头颈
  • 2篇头颈外科
  • 2篇外科
  • 2篇颈外
  • 2篇喉头
  • 2篇耳鼻咽喉
  • 2篇耳鼻咽喉头颈
  • 2篇耳鼻咽喉头颈...
  • 2篇耳声发射
  • 2篇耳蜗
  • 2篇鼻咽
  • 1篇新生儿筛查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耳鼻咽...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安阳市妇幼保...
  • 1篇教育部
  • 1篇北京丰台医院
  • 1篇北京市丰台区...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作者

  • 10篇黄丽辉
  • 10篇张燕梅
  • 3篇亓贝尔
  • 3篇程晓华
  • 2篇恩晖
  • 2篇甄勇
  • 2篇张巍
  • 2篇王蕾
  • 1篇刘辉
  • 1篇彭士春
  • 1篇陈雪清
  • 1篇张静平
  • 1篇韩优莉
  • 1篇彭世春
  • 1篇贾晓
  • 1篇韩德民
  • 1篇孙慧红
  • 1篇李永新
  • 1篇刘博
  • 1篇莫玲燕

传媒

  • 4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第八次全国听...
  • 1篇全国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686例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9686例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了解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出生于安阳妇幼保健院,并于一周内接受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筛查的新生...
张燕梅黄丽辉彭士春程晓华亓贝尔恩晖甄勇
农村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案的探讨
目的 通过对农村地区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农村地区开展UNHS项目的适宜筛查时间和筛查方案。方法 研究对...
张燕梅黄丽辉亓贝尔
文献传递
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5年
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universal new borns hearing screening ,UNHS)是指使用客观的生理学方法和主观测试的方法,对所有活产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1]。新生儿听力筛查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并最大限度地使儿童、家庭和社会受益。在未实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情况下,听力损失儿童平均发现年龄23个月,农村地区比城市晚8个多月[2]。先天性听力损失,尤其中度以上听力损失可影响婴幼儿接受声音信息,造成言语和认知等发育障碍。卫生部2010年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中包括新生儿听力筛查,至此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项目正式在我国实行,听力筛查成为每一个新生儿常规检查项目[3]。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转诊率以及失访率是项目实施的检测关键指标,高覆盖率、低转诊率及低失访率是新生儿筛查项目实施的质量保证。目前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为出生后3天初筛,42天内复筛,然而由于各地区条件不同、情况各异,此筛查模式难以保证筛查质量。因此,部分筛查机构根据实际条件,采取了不同的筛查模式,如:院内两步筛查、三阶段筛查模式等。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各种筛查模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适用条件,综述如下。
张燕梅张巍黄丽辉
关键词:筛查模式先天性听力损失先天性听力障碍常规检查项目新生儿筛查
临床听力学发展模式研究——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听力学组会议纪要被引量:1
2012年
2012年6月21日下午,在广西南宁召开了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听力学组工作会议,会议由组长黄丽辉教授主持。
张燕梅黄丽辉
关键词:听力学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
北京市三阶段新生儿听力筛查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比较新生儿听力筛查两阶段和三阶段的成本效果,为普遍性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市7家医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分别采用两阶段和三阶段策略及听力诊断性检查,比较两种筛查的成本/效果比.其中筛查和诊断成本数据源自医院,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家长调查额外交通费和误工费.根据依从率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初筛62 695人,未通过5 809人,阳性率为9.30%;复筛4 933人,未通过972人,阳性率为19.70%;复筛未通过并就诊于指定医疗机构者412人.完成诊断性评估360人,听力异常者217例,听力异常率为60.28%.完成三阶段筛查共276人,未通过163人.其中125人完成诊断性检查,异常112例(中度以上45例),听力异常率为89.60%.以实际筛查率和诊断率计算成本/效果比,两阶段(19 985元/例)优于三阶段(37 242元/例),但随着筛查依从率的提高,三阶段筛查的成本效果也随之提高.结论 筛查依从率影响三阶段筛查的成本效果,在筛查依从率较高(>90%)的地区可考虑使用三阶段筛查方法.
韩优莉黄丽辉张巍张燕梅贾晓倪婷婷孙慧红梁萍于环郭燕张爱李嘉慧张华
关键词:听力筛查新生儿
婴幼儿听神经病的干预被引量:4
2012年
听神经病是一种特殊的听力障碍,1996年由Starr等[1]提出,他们发现一组特殊表现的听力障碍患者,听性脑干反应(ABR)不能引出或严重异常,而耳蜗微音电位和耳声发射能引出,言语识别率相对听力不成比例下降,并将这种病命名为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十多年来,医学界对听神经病有了较多的认识,Deltenre等旧0发现3例新生儿表现出听神经病的特征,并认为此类疾病的病变起源于蜗神经前。Hood[3]认为不能确定具体病变部位在听神经,建议改名为听神经病症候群(auditoryneuropathies)。2008年6月在意大利科莫召开的国际新生儿听力筛查会议上,将听神经病命名为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disorder,ANSD)。由于听神经病的病变部位及病因不能确定,
张燕梅黄丽辉
关键词:听神经病新生儿听力筛查干预听力障碍听性脑干反应耳蜗微音电位
基层医院新生儿T E OAE听力初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TEOAE听力初筛未通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出生、并于一周内接受TEOAE听力筛查的9 686例新生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新生儿母亲孕龄、孕周(足月、早产)、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以及新生儿性别、胎数(单胎、多胎)、出生体重(低体重、正常体重、巨大儿)、入住病房类别(普通病房、NICU)和筛查日龄(以0.5天累计)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新生儿听力初筛未通过的影响因素。结果①9 686例新生儿双耳或单耳未通过5 027例(51.90%),右耳未通过3 690例(38.10%),左耳未通过4 048例(41.79%)。②新生儿性别、胎数、病房类别以及筛查日龄对筛查结果有影响,其中低日龄新生儿比大日龄新生儿通过率低(OR=0.499,P<0.001),男婴比女婴通过率低(OR=1.293,P<0.001),多胎比单胎新生儿通过率低(OR=1.397,P=0.010),NICU新生儿比普通病房通过率低(OR=1.530,P=0.008);母亲孕龄(P=0.505)、孕周(P=0.202)、分娩方式(P=0.594)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P=0.151)对筛查结果无影响。结论影响基层医院新生儿TEOAE听力初筛最主要的因素是筛查日龄,随着日龄增加通过率明显提高;另外,男婴、多胎和入住NICU者听力初筛通过率较低;母亲孕龄、孕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对听力初筛无明显影响。
张燕梅黄丽辉程晓华彭世春亓贝尔杨如兰恩晖甄勇王蕾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耳声发射STI
听神经病及蜗神经发育不良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的有效性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问卷量表评估,探讨听神经病及蜗神经发育不良儿童的人工耳蜗植入效果。方法实验组为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符合听神经病或蜗神经发育不良诊断标准、且术前至少佩戴3个月助听器并接受语言训练的患儿,共21例,其中听神经病9例,蜗神经发育不良12例。植入对照组为20例同期植人人工耳蜗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所有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均开机使用6个月以上。正常听力对照组为42例听力正常的儿童,按年龄分为正常听力A组(年龄在24个月以下)18例、正常听力B组(年龄24—48个月)16例和正常听力C组(年龄在48个月以上)8例。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两个量表进行评分,使用SPSS16.0软件对实验组得分与植入对照组和正常听力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听神经病组、蜗神经发育不良组、感音神经性聋组以及三组正常听力儿童的CAP得分(x±s,下同)分别为(4.44±1.50)分、(4.83±1.69)分、(4.55±1.66)分、(5.22±1.11)分、(6.75±0.45)分和(7.00±0.00)分,SIR得分分别为(2.66±1.11)分、(2.33±1.15)分,(2.40±0.75)分,(2.56±1.04)分、(4.12±0.81)分和(5.00±0.00)分。CAP和SIR得分在六组受试者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481,P〈0.001;χ2=40.549,P〈0.001);组内两两比较,听神经病组/蜗神经发育不良组与感音神经性聋组及正常听力A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与正常听力B组及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听神经病和蜗神经发育不良儿童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后,同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一样,能够获得听觉及言语能力的进步,但落后于听力正常的同龄
黄丽辉张燕梅张静平陈雪清莫玲燕刘辉刘博李永新龚树生韩德民
关键词:听神经病耳蜗神经耳蜗植入术听觉言语
基层地区新生儿医院内两步听力筛查模式探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基层地区医院内两步听力筛查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0年4月出生于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并接受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筛查的新生儿,医院内第一次初筛单耳或双耳未通过的新生儿于出院前进行第二次初筛或生后42天进行复筛。记录听力筛查时间及双耳筛查结果,按完成听力筛查的时间将新生儿分组,分析通过率与筛查时间的关系、医院内一次初筛和两次初筛后总的通过率,以及医院内第二次初筛与42天复筛两组人群的通过率。结果 (1)完成听力第一次初筛的新生儿共10060例,总体通过率49.1%(4944/10060),通过率随出生后筛查时间的延迟而提高。(2)未通过第一次初筛的新生儿中30.0%(1535/5116)出院前接受第二次初筛,通过率78.4%(1204/1535),两次初筛后总体通过率61.1%(6148/10060),与一次初筛通过率(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3,P<0.001)。(3)未通过医院内听力初筛的婴儿中39.1%(1531/3912)于42天接受复筛,通过率92.7%(1420/1531),与医院内第二次初筛通过率(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P<0.001)。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是影响通过率的关键因素,随着出生后筛查时间的延迟,初筛通过率逐步提高;医院内两步筛查可提高初筛通过率,但医院内第二次初筛通过率低于42天复筛通过率。
张燕梅黄丽辉亓贝尔程晓华彭士春杨如兰恩晖甄勇王蕾
关键词:听力筛查耳声发射
《婴幼儿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诊断及处理指南》解读被引量:8
2013年
2008年在意大利科莫举办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国际会议上,就婴幼儿听神经病诊断及处理指南和相关热点问题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会后出版了英文版的“Guideline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ith Auditory Neu 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2011年在北京听力论坛上,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组织国内外专家对该指南进行了充分讨论,
黄丽辉程晓华张燕梅
关键词:听神经病婴幼儿谱系障碍新生儿听力筛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