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甄勇

作品数:10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新生儿
  • 8篇听力筛查
  • 6篇耳声发射
  • 5篇新生儿听力
  • 5篇新生儿听力筛...
  • 3篇农村
  • 2篇婴儿
  • 2篇瞬态诱发
  • 2篇听力损失
  • 2篇儿童
  • 1篇新生儿筛查
  • 1篇医院内
  • 1篇诱发性
  • 1篇诱发性耳声发...
  • 1篇人口
  • 1篇筛查方案
  • 1篇筛查分析
  • 1篇数据管理
  • 1篇数据库
  • 1篇数据库技术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安阳市妇幼保...
  • 3篇北京市耳鼻咽...
  • 3篇莱州市人民医...
  • 3篇九江市妇幼保...
  • 2篇北京市上地医...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0篇黄丽辉
  • 10篇亓贝尔
  • 10篇甄勇
  • 9篇恩晖
  • 8篇彭士春
  • 8篇蔡正华
  • 6篇程晓华
  • 3篇涂琳
  • 3篇黄燕
  • 3篇王蕾
  • 2篇骆霞
  • 2篇彭世春
  • 2篇韩德民
  • 2篇张华
  • 2篇程显香
  • 2篇张燕梅
  • 1篇侯婷秀
  • 1篇张罗
  • 1篇李金荣
  • 1篇张微

传媒

  • 5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首届国际听力...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地区农村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在农村地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为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此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01-2005-12出生于农村地区九个县的新生儿12638例。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的快速筛查程序对出生后2~7d的新生儿实施听力筛查;筛查未通过者于出生后4~6周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进行跟踪随访和听力学诊断性检查。结果:12638例中10845例(85.8%)新生儿接受了筛查,其中正常新生儿9963例(91.9%),高危新生儿882例(8.1%)。初筛通过7450例(68.7%),未通过3395例(31.3%)。拒绝筛查1793例,占14.2%(1793/12638),其中正常新生儿833例(46.5%),高危新生儿960例(53.5%)。未通过初筛应进行复筛的新生儿3395例,实际复筛2536例(74.7%),未能复筛859例(25.3%)。复筛或初筛未通过应接受听力诊断120例,实际接受听力诊断79例(65.8%),52例确诊听力损失的患儿中6例(7.6%)为双侧极重度听力损失,9例(11.4%)为重度听力损失(双耳7例,单耳2例),11例(13.9%)为中度听力损失(双耳5例,单耳6例),26例(32.9%)为轻度听力损失(双耳11例,单耳15例);27例(34.2%)听力正常。本组先天性听力损失(包括单耳和双耳)的总发生率为0.5%(52/10845),双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0.3%(29/10845)。正常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生率0.2%(22/9963);高危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生率为3.4%(30/882)。13例双侧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患儿中8例(61.5%)配戴了助听器,1例(7.7%)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结论:在农村地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解决失访率高和转诊率低、提高高危新生儿筛查率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黄丽辉蔡正华张华彭世春吴东生王蕾范卫平杨如兰黄燕骆霞涂琳恩晖亓贝尔甄勇韩德民
关键词:农村新生儿听力筛查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力损失
山东沿海农村地区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被引量:29
2006年
目的探讨如何在农村地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调查2004年1-12月在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出生的3922例新生儿,2004年莱州市年鉴显示:农业人口约占79%。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快速筛查程序对出生后2~7d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在生后的4~6周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随访并做诊断性检查。结果3612例接受筛查占该院总出生人数的92.1%(3612/3922);其中6%贫困儿享受免费筛查。初筛通过2527例,占总筛查人数的69.96%;未通过1085例(30.4%)。未接受筛查310例(7.9%)。应复筛1085例,实际按时复筛633例(58.34%),未能复筛452例(41.66%)。其中高危新生儿163例,按时筛查114例(69.94%),放弃筛查49例(30.06%)。复筛未通过者共14例,11例接受了诊断性听性脑干反应检查,2例双耳中度听力损伤,2例双耳重度听力损伤,4例单耳轻度听力损伤,3例正常。结论在农村地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建议应该尽快地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让更多的贫困婴儿享受免费筛查,真正做到人人享有健康。
蔡正华黄丽辉恩晖彭士春甄勇亓贝尔阚赪程显香王淑红李金荣侯婷秀
关键词:农村人口新生儿筛查
基层医院新生儿T E OAE听力初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TEOAE听力初筛未通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出生、并于一周内接受TEOAE听力筛查的9 686例新生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新生儿母亲孕龄、孕周(足月、早产)、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以及新生儿性别、胎数(单胎、多胎)、出生体重(低体重、正常体重、巨大儿)、入住病房类别(普通病房、NICU)和筛查日龄(以0.5天累计)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新生儿听力初筛未通过的影响因素。结果①9 686例新生儿双耳或单耳未通过5 027例(51.90%),右耳未通过3 690例(38.10%),左耳未通过4 048例(41.79%)。②新生儿性别、胎数、病房类别以及筛查日龄对筛查结果有影响,其中低日龄新生儿比大日龄新生儿通过率低(OR=0.499,P<0.001),男婴比女婴通过率低(OR=1.293,P<0.001),多胎比单胎新生儿通过率低(OR=1.397,P=0.010),NICU新生儿比普通病房通过率低(OR=1.530,P=0.008);母亲孕龄(P=0.505)、孕周(P=0.202)、分娩方式(P=0.594)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P=0.151)对筛查结果无影响。结论影响基层医院新生儿TEOAE听力初筛最主要的因素是筛查日龄,随着日龄增加通过率明显提高;另外,男婴、多胎和入住NICU者听力初筛通过率较低;母亲孕龄、孕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对听力初筛无明显影响。
张燕梅黄丽辉程晓华彭世春亓贝尔杨如兰恩晖甄勇王蕾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耳声发射STI
北京城乡结合部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开展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UNHS)的现状,为制定合适的听力筛查、随访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对北京市上地医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分别于42天和/或2.5月复查,复筛未通过者使用听性脑干反应(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和声导抗进行听力损失诊断。结果可接受听力筛查新生儿5809例,实际筛查5737例,初筛率98.76%(5737/5809),初筛通过率81.38%(4669/5737);应复筛1068例,实际复筛590例,复筛未通过104例,复筛未通过率17.63%(104/590),应转诊104例(1.82%,104/5737),实际转诊率7.1‰(41/5737),实际接受诊断性检查28例,确诊先天性听力损失19例(28耳),其中轻度10例(10/5737,1.74‰)、中度2例(2/5737,0.35‰)、重度1例(1/5737,0.17‰)、极重度6例(6/5737,1.05‰)。该筛查群体中先天性听力损失(包括单耳和双耳)的检出率为3.31‰(19/5737),双耳听力损失的检出率为1.57‰(9/5737)。结论在城乡结合部实施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是可行的,但复筛率及转诊率有待提高,因此制定适合流动人群特点的听力筛查模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亓贝尔黄丽辉程晓华彭士春恩晖蔡正华甄勇吴雅勤王天成顾延庆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耳声发射
城市流动人口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案探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适合城市流动人口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方案。方法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对北京市上地医院出生的5 484名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采用"两步初筛+两步复筛"方案,即初筛未通过者出院前再筛查一次,1月龄复筛未通过者于2月龄时再复筛一次,仍未通过者于3月龄内转诊至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听力学诊断和医学评估。结果 2009年4~12月北京市上地医院应筛查5 538人,实际接受初筛5484人,初筛覆盖率99.02%(5484/5538),其中外地户籍新生儿5368人,占筛查人数的97.88%(5368/5484)。初筛未通过1498人,未通过率27.32%(1498/5484);1498人中出院前接受二次筛查858人,通过511人,未通过347人。经过两次院内初筛后最终未通过987人(1498-511),未通过率18.00%(987/5484)。1月龄时实际复筛587人,复筛率59.47%(587/987),通过472人,未通过115人,转诊率为2.10%(115/5484);2月龄时实际复筛69人,复筛率60%(69/115),通过26人,未通过43人,最终转诊率为0.78%(43/5484)。首次初筛和二次初筛后的未通过率,以及一次复筛和二次复筛后的转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际接受听力诊断26人,确诊听力损失16人(19耳),其中双耳轻度3人,单耳轻度10人,单耳极重度3人,听力损失的检出率为2.92‰(16/5484)。结论在城市流动人口中采用"两步初筛+两步复筛"方案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可有效提高初筛覆盖率,降低初筛未通过率和转诊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筛查方案。
程晓华黄丽辉亓贝尔蔡正华彭士春恩晖甄勇吴雅琴王天成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筛查方案流动人口
数据库技术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数据库,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避免工作脱节,根据临床实践需要设计填写项目及数据统计方案,采用SQL sever软件编写数据库程序。该数据库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数据收集功能,收...
亓贝尔黄丽辉张微蔡正华彭士春恩辉阚成甄勇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新生儿听力筛查数据管理
文献传递
基层地区新生儿医院内两步听力筛查模式探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基层地区医院内两步听力筛查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0年4月出生于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并接受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筛查的新生儿,医院内第一次初筛单耳或双耳未通过的新生儿于出院前进行第二次初筛或生后42天进行复筛。记录听力筛查时间及双耳筛查结果,按完成听力筛查的时间将新生儿分组,分析通过率与筛查时间的关系、医院内一次初筛和两次初筛后总的通过率,以及医院内第二次初筛与42天复筛两组人群的通过率。结果 (1)完成听力第一次初筛的新生儿共10060例,总体通过率49.1%(4944/10060),通过率随出生后筛查时间的延迟而提高。(2)未通过第一次初筛的新生儿中30.0%(1535/5116)出院前接受第二次初筛,通过率78.4%(1204/1535),两次初筛后总体通过率61.1%(6148/10060),与一次初筛通过率(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3,P<0.001)。(3)未通过医院内听力初筛的婴儿中39.1%(1531/3912)于42天接受复筛,通过率92.7%(1420/1531),与医院内第二次初筛通过率(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P<0.001)。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是影响通过率的关键因素,随着出生后筛查时间的延迟,初筛通过率逐步提高;医院内两步筛查可提高初筛通过率,但医院内第二次初筛通过率低于42天复筛通过率。
张燕梅黄丽辉亓贝尔程晓华彭士春杨如兰恩晖甄勇王蕾
关键词:听力筛查耳声发射
0-6岁儿童早期听力检测技术应用与推广
黄丽辉韩德民程晓华亓贝尔恩晖刘博蔡正华彭士春甄勇张罗
先天性听力损失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损失,通过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使其聋而不哑,回归主流社会,意义重大。0-6岁儿童早期听力检测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补充,主要在于弥...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听力筛查先天性听力损失
高危新生儿TEOAE和AABR听力筛查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lyevokedotoacousticemission,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方法运用TEOAE和AABR对NICU住院的178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可疑患儿通过ABR及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40Hz-AERP)进行确诊。结果已确诊的听力损伤患儿7例(8耳)中,TEOAE和AABR均未通过2耳,TEOAE通过AABR未通过4耳,AABR通过TEOAE未通过2耳。结论TEOAE和AABR联合运用于高危新生儿,更有利于听力损伤的早期发现。
黄燕黄丽辉骆霞彭士春涂琳蔡正华甄勇亓贝尔恩晖
关键词: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部分农村地区双侧重度聋患儿干预状况调查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了解部分农村地区双侧重度聋患儿的听力干预、语训及言语发育状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6月~2008年7月在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及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双侧重度聋的61例患儿(年龄2~72个月,中位数为14个月)。设计调查问卷表.通过电话随访,对患儿是否选配助听器或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及听力言语训练、言语发育和交流能力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1例患儿中选配助听器者33例54.10%,33/61).其中助听后语训者10例(30.30%,10/33),助听后无语训者23例(69.70%,23/33);人工耳蜗植入者2例(3.28%,2/61);未选配助听器、未行人工耳蜗植入者26例(42.62%,26/61)。2例人工耳蜗植入者言语发育良好,33例配戴助听器的患儿中2例言语发育较好,3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26例末行助听器配戴及人工耳蜗植入者均为聋哑状态。结论在农村地区,重度聋患儿未接受听力干预和语训者比例高,言语障碍明显,加强对聋儿家长进行佩戴助听器和言语训练必要性的宣传和教育至天重要。
程晓华黄丽辉蔡正华张华彭士春恩晖亓贝尔甄勇杨如兰涂琳黄燕程显香
关键词:儿童农村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