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海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肺不张的内镜治疗策略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呼吸内镜在儿童肺不张中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儿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肺不张并且行内镜治疗的患儿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肺不张患儿中发热62例(84.9%),咳嗽69例(94.5%),气促15例(20.5%),喘息11例(15.1%),胸痛3例(4.1%),肺部体征58例(79.1%)。73例肺不张患儿中病原体未检出26例(35.6%),肺炎支原体20例(27.4%),肺炎链球菌3例(4.1%)等。73例肺不张患儿中左肺上叶7例(9.6%),左肺下叶7例(9.6%),右肺上叶25例(34.2%)等。73例肺不张患儿中内镜下改变:黏膜糜烂7例(9.6%),纵行皱襞7例(9.6%)黏膜苍白12例(16.4%)等。73例肺不张患儿临床治愈出院71例(97.3%),自动出院1例(1.4%),转院1例(1.4%)。结论:本组病例1岁以内患者居多,肺不张好发于右肺上叶。行呼吸内镜诊疗有利于尽早明确病因,及时通畅气道,感染性疾病仍是肺不张最主要原因,对于咳嗽反复的学龄前儿童,气道畸形和支气管异物需提高警惕。
- 黄志锋许白叶王清海陈激文梁世山
- 关键词:儿童肺不张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肠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241例小儿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21例)和对照组(12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9%,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清海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肠炎疗效
- 儿童抽动障碍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性分析。方法 纳入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笔者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3~14岁抽动障碍患儿共78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笔者医院首次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特应性变应原及总IgE水平。同时针对抽动障碍患儿有无合并变态反应性疾病状态进行分组,所有抽动障碍患儿均选择一线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合并变态反应性疾病状态患儿在一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抗白三烯药物,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YGTSS量表评分和血清特应性变应原及总IgE水平测定结果。结果 抽动障碍组特应性变应原IgE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相似,两组血清特应性过敏原sIgE抗体水平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YGTSS(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评分均呈持续性降低趋势;干预组YGTSS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gE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在治疗后12个月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χ^(2)=5.711,P<0.05)。结论 抽动障碍患儿与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在特应性变应原IgE抗体阳性率、sIgE抗体水平分级、分布情况方面具有一致性,同期治疗抽动障碍患儿致敏状态可改善临床预后及治疗效果。
- 张情梅许白叶王清海王海岛陈婷婷陈真
- 关键词:抽动障碍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