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祥翠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市属博士学科点建设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耳鸣
  • 4篇中耳
  • 3篇中耳炎
  • 3篇中耳黏膜
  • 3篇上皮钠通道
  • 3篇特发性
  • 3篇黏膜
  • 3篇钠通道
  • 3篇耳炎
  • 3篇分泌
  • 3篇分泌性
  • 3篇分泌性中耳炎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相关电位
  • 2篇模型大鼠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多糖
  • 1篇穴位
  • 1篇穴位埋线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李祥翠
  • 6篇张剑宁
  • 6篇谭君颖
  • 6篇李吉平
  • 6篇李明
  • 3篇王家东
  • 3篇张奕
  • 1篇李辉
  • 1篇苏强
  • 1篇宗雨

传媒

  • 3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世界中联耳鼻...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息肉发病机制中上皮钠通道作用的研究现状
2011年
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发病率高达1%~4%[1],手术后复发倾向强。即使行鼻内镜手术后,其复发率仍高达20%~40%。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目前认为是慢性感染等多因素共同导致的包含组织水肿、
李祥翠李吉平
关键词:鼻息肉上皮钠通道
喉颗粒细胞瘤1例被引量:3
2010年
患者,男,32岁,因进行性声音嘶哑6年余就诊。电子喉镜示左侧声带及喉室可见肿块,梨状窝内侧及杓会厌襞隆起明显,表面可见扩张血管;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示:"左声带"增生细胞片状分布,细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圆规则,异型性不明显。酶标示:S-100、Vim阳性,符合"颗粒细胞瘤"。
李祥翠王家东王家东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
中耳腔积液清除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1年
维持中耳腔的相对干燥状态是中耳黏膜的基本生理功能之一,以保证声波从鼓膜传导至内耳。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中耳腔积液破坏了中耳腔的相对干燥状态,导致中耳生理功能的改变,如以中耳积液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分泌性中耳炎即表现为传导性聋。临床上往往通过创伤性的方法引流中耳腔积液以达到治疗目的 ,
李祥翠李吉平
关键词:中耳积液中耳腔分泌性中耳炎传导性聋中耳黏膜
地塞米松对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黏膜上皮钠通道mRNA转录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黏膜中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NaC)转录的影响。方法 18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为干预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12耳)。正常对照组未予任何处理,干预组及模型组通过增加环境气压制作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模型,干预组在造模后连续三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mg/kg,加入生理盐水0.5ml)。在造模后第1、3、7天分别观察各组鼓膜形态变化;在造模后第七天取中耳黏膜,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PCR)检测各组大鼠中耳黏膜中ENaC转录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各时间段鼓膜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第1天每只大鼠至少有一耳鼓室内充满琥珀色积液,鼓膜充血,松弛部膨出,可见小气泡;第3天时鼓室仍有琥珀色积液,以上鼓室为著,松弛部内陷,气泡消失;第7天时未见鼓室积液,鼓膜亦基本恢复正常。干预组第1天每只大鼠至少有一耳可见鼓室内充满琥珀色积液,鼓膜充血,松弛部膨出,可见小气泡;第3天时所有大鼠双耳均未见明显鼓室积液征,鼓膜浑浊;第7天时未见鼓室积液,鼓膜亦基本恢复正常。干预组大鼠中耳黏膜α-ENaC-mRNA、β-ENaC-mRNA、γ-ENaC-mRNA均上调,分别为模型组的2.04、2.56、2.00倍(P<0.01)。结论地塞米松能加速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腔内积液的清除,增加ENaC在中耳黏膜中的基因转录,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清除中耳腔积液的机制之一。
宗雨李祥翠李祥翠李吉平
关键词:上皮钠通道地塞米松聚合酶链反应
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黏膜中上皮钠通道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channel,ENaC)mRNA在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12只SD大鼠实验耳经鼓膜注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制造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在造模后第二天取中耳黏膜,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d ti me PCR)检测中耳黏膜中ENaC-mRNA的表达,并与对照耳(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相比较。结果实验耳α-、β-、γ-ENaC-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07 8、0.009 2、0.007 6,对照耳α-、β-、γ-ENaC-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12 1、0.012 6、0.011 7;实验耳相α-、β-、γ-ENaC-mRNA相对于对照组分别下调1.56倍(P<0.05)、1.37倍(P<0.05)、1.53倍(P<0.01)。结论 ENaC在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中耳黏膜中基因转录水平发生下调,这可能是导致OME早期积液形成的机制之一。
李祥翠张奕张奕王家东
关键词:中耳炎分泌性上皮钠通道
事件相关电位P300用于特发性耳鸣客观检测的临床研究
李明张剑宁陈斯谭君颖李祥翠
经鼓膜注入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建立简便有效的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方法 经大鼠鼓膜注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后的第1、3、7日,分别采集中耳腔黏膜,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中耳黏膜的病理变化及扫描电镜观察咽鼓管鼓口处中耳黏膜黏液纤毛运输系统的超微结构改变,以评估LPS诱导的大鼠OME组织病理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造模后第1日,试验耳均可见积液,积液在第7日基本消退;光镜下可见中耳黏膜在造模后第1日达到炎症的高峰期,第7日基本恢复正常;电镜下可见咽鼓管鼓口处听泡黏膜黏液造模第1日倒伏、脱落最重,第7日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鼓室内注入LPS可致中耳黏膜的炎症反应及中耳腔渗出,可为研究OM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简易的动物模型.
李祥翠张奕李吉平王家东
关键词:中耳炎分泌性脂多糖
利多卡因不同给药途径辅助治疗耳鸣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对利多卡因静脉注射、鼓室给药、穴位注射等不同给药途径治疗耳鸣的文献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利多卡因在耳鸣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Verse ScienceDirect、Springer、OVID等数据库,筛选出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文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2软件对文献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篇,1 203例患者,其中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2篇。耳鸣患者病程7h^20年,疗效的评估主要依据响度分级、严重程度量表或主观感受。所有文献均未具体提及疗效维持时间,仅以"短期"、"较短"等词加以说明。其中静脉注射组13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4%(98例);鼓室给药组50例,总有效率为74.0%(37例);穴位注射组332例,总有效率为87.7%(291例)。各对照组例数分别为125、40和326例,总有效率分别为42.4%、50.0%和58.3%。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多卡因经3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耳鸣的总有效率均高于传统药物(P<0.05)。结论:利多卡因不同给药途径尽管作用维持时间短,但均有一定耳鸣抑制作用。其作为耳鸣综合治疗的辅助措施,有助于缩短适应耳鸣的时间而非消除耳鸣,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分析。
李辉李明张剑宁李祥翠谭君颖纪波波
关键词:利多卡因耳鸣META分析
事件相关电位P300用于特发性耳鸣客观检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听力正常及听力轻度下降特发性耳鸣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的进行分析,为P300检测在特发性耳鸣客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提供依据。方法 对443例特发性耳鸣患者(耳鸣组)及67例健康正常人(正常对照组)...
李明张剑宁陈斯谭君颖李祥翠
关键词:耳鸣事件相关电位P300
穴位埋线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研究
目的:客观评价穴位埋线刺激迷走神经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耳鸣专科门诊就诊的、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痰火郁结型特发性耳鸣患者135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声治疗组及...
苏强李明张剑宁李祥翠谭君颖纪波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