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激光光凝术后视功能和屈光状态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患儿激光光凝术后视功能和屈光状态。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我院行二极管激光光凝术治愈的ROP患儿44例(88眼),远期随访3 a以上,观察其视力、眼位及屈光状态情况。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0.3定义为低视力,术后低视力与出生体质量、孕周、治疗时矫正胎龄、病变区域和激光次数的相关性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44例(88眼)患儿年龄为(4.2±0.8)岁,BCVA≤0.1者2眼,>0.1~0.3者9眼,>0.3~0.5者14眼,>0.5者63眼。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低视力与出生体质量、孕周、矫正胎龄和激光治疗次数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与病变区域有关(P=0.049)。近视性屈光不正29眼,近视度数为-0.25^-10.50 D,其中高度近视(SE≥-5.00 D)8眼;合并散光者44眼,散光度-1.00^-5.00 DC,其中高度散光(≥-2.00 DC)20眼;10例患有斜视,1例有眼球震颤。结论ROP激光术后大部分患儿有较好的视力,高度近视和斜视是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赵欢欢 穆歌 孙伟 黄学林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术 视功能 眼位 早产儿对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滴眼液的药物反应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早产儿对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滴眼液的药物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监护室(NICU)出生体重≤1501 g或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随机选取50名患儿,左眼点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5 min 1次,共2次;右眼点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5 min 1次,共3次。观察不同点眼次数,瞳孔散大的效果。随机选取50名早产儿使用散瞳滴眼液,5 min 1次,共3次,使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计分方法进行疼痛指数计分(PIPP分值)。结果1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30 min时左眼的瞳孔大小<右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患儿对散瞳滴眼液有明显的疼痛反应;PIPP值(7.41±0.53)。结论 1早产儿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需要点眼3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散瞳效果;2散瞳药会对早产儿造成中等程度的疼痛刺激。 孙伟 李静 黄学林 赵欢欢 谢素贞 陈穗芳 黄丽英 杨玉兰 罗先琼关键词:疼痛刺激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喉罩全身麻醉的效果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与舒芬太尼相比较,研究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实施喉罩全身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行喉罩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布托啡诺组(B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两组,每组40例。B组患者采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实施喉罩全麻。S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实施喉罩全麻。对比两组在麻醉诱导期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差异、术中麻醉效果、及达到离室标准(Aldrete评分≥9分)的时间。结果B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S组(P<0.05);B组和S组麻醉优良率和术中BIS值异常增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离室时间比较,B组短于S组(P<0.05),离室时两组患者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实施喉罩麻醉效果满意,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降低,血流动力稳定;能够更早做到安全离开手术室,值得在临床喉罩麻醉中推广应用。 李奕男 孙文泽 孙伟 赵子良关键词:布托啡诺 喉罩 舒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中时空表达变化研究 2015年 目的评估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中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FGF2)的时空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随机化将C57BL/6J幼鼠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制作OIR模型,P17取各组视网膜行HE染色及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acyanate—dextran,FITC—dextran)眶后注射视网膜铺片确定OIR模型建立;P13、P15、P17取视网膜,WEST BLOT检测FGF:时空表达变化。结果OIR模型建立成功,P13、P15、P17实验组FGF2表达呈现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OIR可能通过增加FGF2表达抑制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周绿绿 王万杰 王明芳 汪辉 孙伟 郭凯关键词: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HE染色 病例分析教学法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在临床麻醉教学中,实施病例分析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80名麻醉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带教方法,而观察组则采取病例分析教学法,对比两组经1个学期带教后的教学成绩及临床带教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3.12±4.25)分、(92.21±4.36)分,对照组分别为(89.15±4.02)分、(88.41±4.12)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总满意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的总满意率(P<0.05)。结论临床麻醉教学中采取病例分析教学法可取得满意的带教效果。 李奕男 孙伟关键词:教育 病例分析 教学效果 满意度 新生儿颅内水肿与视乳头水肿的相关性观察 孙伟 黄学林高糖、高VEGF及IL-6和K^+通道干预剂对Müller细胞Kir4.1通道蛋白的影响 2016年 目的:观察高糖、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高IL-6下Müller细胞Kir4.1通道蛋白的变化。以及高糖、高VEGF及高IL-6环境下使用Kir4.1通道激活剂对kir4.1通道蛋白的影响。方法:(1)取SD大鼠幼鼠视网膜组织,进行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原代培养并进行Müller细胞特异性的鉴定。(2)对照组、高葡萄糖(30 mmol/L)、高VEGF(10 ng/m L)及IL-6(10 ng/m L)处理Müller细胞,2、4、16 h。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ir4.1的蛋白含量变化。免疫荧光检测Kir4.1荧光含量变化。(3)高糖,高VEGF,高IL-6处理的Müller细胞,加入K^+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和K^+通道抑制剂氯化钡,分别干预16 h。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ir4.1的蛋白含量变化。结果:(1)高糖、高VEGF、IL-6干预组,Western Blot检测,干预16 h后均出现Kir4.1蛋白含量的明显下降。免疫荧光检测:高糖、高VEGF、IL-6干预16 h,Kir4.1蛋白荧光强度明显下降。(2)K^+通道干预剂干预16 h后,Western Blot检测Kir4.1蛋白含量结果 :高糖,高VEGF,高IL-6环境下,吡那地尔干预组,Kir4.1蛋白增多。结论:(1)高糖、高VEGF、高IL-6会引起Müller细胞上Kir4.1通道蛋白的含量下降。(2)在高糖环境,高VEGF,高IL-6环境下,使用K^+通道激动剂吡那地尔,会增加Müller细胞上Kir4.1的蛋白含量。 孙伟 马红婕 李涛 林少芬 李静 唐仕波关键词:黄斑水肿 MÜLLER细胞 以视网膜错构瘤为首发特征的早产儿结节性硬化症1例 被引量:1 2021年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早期呈单一表现,容易漏诊、误诊,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特征的新生儿期病例少有报道。本文报告1例早产男婴,出生后1 d眼底筛查发现右眼视网膜散在多个灰白色半透明隆起灶及脱色素斑,回溯胎儿期超声心动图异常高度怀疑TSC,进一步行头颅MRI检查及家族基因检测,在新生儿期明确了这一诊断。 李静 黄学林 孙伟 刘玲 简练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 早产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与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相关性的研究 孙伟 黄学林FFA及OCT对STZ诱导的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活体观察 被引量:8 2014年 背景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是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研究常用的动物模型,以往主要用离体眼球进行观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可活体观察眼底,但目前FFA和OCT联合用于DR模型的观察尚未报道. 目的 将FFA和OCT联合用于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的眼底检查,动态观察糖尿病模型早期阶段视网膜血管的渗漏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个组,糖尿病组大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溶于柠檬酸钠溶液的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以同样的方式注射柠檬酸钠溶液.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成功后第4、8、12周在大鼠全身麻醉状态下采用FFA联合Spectralis HRA+OCT(SD-OCT)动态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左眼视网膜血管的渗漏情况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FFA检查时大鼠腹腔内注射质量分数20%荧光素钠(0.012 ml/g)并快速观察视盘及上方、下方、鼻侧、颞侧、鼻上、鼻下、颞上、颞下视网膜共9个方位的视网膜血管情况,OCT检查时测量距视盘上方、下方、鼻侧、颞侧2个视盘直径(DD)处的视网膜厚度.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测量视网膜厚度并与OCT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FA检查结果显示,大鼠的视盘位于视网膜中央,血管走行呈放射状.荧光素钠注射后60 s背景荧光消失,需重复注射.至造模成功后12周,各组大鼠视网膜均未发现荧光素渗漏.OCT结果显示,正常SD大鼠的OCT图像与人类相似,共分为十层,与组织病理学检测的结果相吻合.距视盘2 DD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方向视网膜厚度及内外界膜间的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4周、8周,与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大鼠的视� 孙伟 林少芬 李涛 田蓉 胡昕倩 谢满云 王菁 唐仕波关键词:毛细血管通透性 荧光素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