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立群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神经内镜
  • 3篇内镜
  • 3篇出血
  • 2篇动脉瘤
  • 2篇血管
  • 2篇血肿
  • 2篇手术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治疗
  • 2篇颅内
  • 2篇脑出血
  • 2篇夹闭
  • 2篇夹闭术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动脉
  • 1篇血管栓塞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压

机构

  • 9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郑立群
  • 8篇梁锐
  • 7篇熊振坤
  • 6篇张国锋
  • 4篇高翔
  • 1篇淦作松
  • 1篇刘卫兵

传媒

  • 2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应用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指导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的77例(83个动脉瘤)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行ICG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及时调整动脉瘤夹。术后行CTA或DSA判断动脉瘤夹闭效果: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77例患者共行ICG荧光血管造影163次。发现动脉瘤颈残留3例,载瘤动脉狭窄2例,远端分支狭窄2例,后交通动脉误夹2例,穿通支闭塞l例.均根据造影结果及时调整动脉瘤夹。术后1周出现迟发性缺血性梗死1例,术后2周复查DSA或CTA显示动脉瘤均夹闭完全,无残余瘤体。术后3个月患者GOS评分为(4.5±1.1)分。结论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对判断前循环动脉瘤夹闭后瘤颈、载瘤动脉狭窄情况,以及显示动脉瘤远端血管和穿支血管的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安全可靠。
张国锋唐尤佳高翔淦作松梁锐熊振坤郑立群吴维蒲
关键词:前循环显微夹闭术吲哚菁绿荧光造影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的手术部位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征与耐药基因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医院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的手术部位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AB)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征与耐药基因。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神经外科收治的483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并发感染患者中KP、AB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征与耐药基因。结果:483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有4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发生率为9.52%;4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共检出63株病原菌,其中KP、AB分别分离出23株(占36.51%)、16株(占25.40%);患者检出KP、AB对头孢他啶、头孢唑林、头孢唑肟、氨曲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B、复方磺胺甲噁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23株KP中基因型Ompk 35与blaSHV占比最高均为19株(占82.61%),其次为blaKPC为13株(占56.52%),位居第3的是blaTEM为10株(占43.48%);16株AB中基因型blaOXA-66与blaOXA-23占比最高均为15株(占93.75%),其次为blaSHV为10株(占62.50%)。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分离出的病原菌以KP、AB较为常见,2者对临床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且2种病原菌的耐药基因型具有多样性,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郑立群曹志熊振坤董逸群张国锋梁锐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神经外科耐药特征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创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重型脑创伤患者中抽取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标准组(n=26)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组(n=26)应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标准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46.15%,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30.77%,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2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骨瓣开颅术相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创伤的临床疗效更佳,且患者并发症较少,兼顾了手术疗效与安全性,值得借鉴。
郑立群熊振坤高翔梁锐唐尤佳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开颅术疗效对比
高风险因素的复杂CSDH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2021年
目的:分析高风险因素的复杂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高风险因素的复杂慢性硬膜下血肿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B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效果、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血肿清除率高于A组,复发率低于A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预后良好率为93.33%高于A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A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风险因素复杂CSHD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可缩短患者卧床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曹志张国锋郑立群熊振坤梁锐
关键词:神经内镜钻孔引流术
儿童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治疗22例临床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脑动静脉畸形(bAVMs)急性出血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20年9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bAVMs急性出血患儿临床资料,DSA复查和改良mR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本组男孩6例,女孩16例;年龄为3~17岁(11.36±3.65)。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为11.64±4.24分;Spetzler-Martin分级Ⅱ级8例,Ⅲ级12例,Ⅳ级2例。急诊切除畸形病灶并清除血肿10例,脑室外引流1例。病情平稳后个体化治疗12例。本组1例脑疝患儿死亡,一期影像学治愈15例,残留6例经二期治愈。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2例,预后良好率86.4%(19/22例)。随访持续3.96±2.32年,年出血率为3.6%。结论儿童bAVMs出血急性治疗需采用多模式结合的个体化方案,以保护脑功能和控制病情为宜。
张国锋郑立群梁锐曹志张心勇唐尤佳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儿童急性出血
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神经内镜下治疗脑出血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并发症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1例经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术前神经导航定位,经额顶小骨窗内镜下血肿清除5例,经颞小骨窗内镜下血肿清除13例,顶枕部小骨窗内镜下血肿清除3例。结果随访2-6个月,21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良RANKIN评分0分1例,1分2例,2分2例,3分8例,4分6例,5分2例,6分0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治疗脑出血患者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郑立群熊振坤曹志江文曲张国锋唐尤佳高翔
关键词:神经导航神经内镜脑出血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3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18)。对照组采用开颅去大骨瓣手术,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血肿清除程度、手术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和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采取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血肿清除程度高,能改善预后效果,减少患者手术和住院的时间,降低术后出血量以及致残、死亡的风险,应推广应用。
熊振坤梁锐郑立群曹志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夹闭术与栓塞治疗伴有破裂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疗效
2019年
目的探讨夹闭术及血管内栓塞治疗伴有破裂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破裂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夹闭手术23例(夹闭组),血管内栓塞治疗27例(栓塞组)。以CT、DSA或CT血管造影及随访评估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并发症、预后(改良Rankin评分)和复发情况。结果夹闭组患者无瘤颈残留,栓塞组患者动脉瘤即刻栓塞RaymondⅠ级23例,RaymondⅡ级4例;术后两组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均保持通畅。夹闭组出现脑梗死3例、严重脑血管痉挛2例、脑积水2例、死亡2例;栓塞组出现脑梗死1例、严重脑血管痉挛1例、死亡1例;夹闭组术后动眼神经麻痹1例,栓塞组再次破裂出血1例。栓塞组、夹闭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34.8%(P<0.05),病死率分别为3.7%、8.7%(P>0.05)。栓塞组复发1例。栓塞组、夹闭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分别为81.5%、73.9%(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伴有破裂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安全、可行,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但是两组患者预后相仿。
张国锋高翔唐尤佳梁锐曹志郑立群熊振坤江晖江民晖江文曲刘卫兵
关键词:血管栓塞
显微外科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2年
目的 比较颅内动脉瘤治疗中介入栓塞治疗和显微外科夹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显微外科夹闭组与介入栓塞治疗组,每组各50例。显微外科夹闭组患者接受显微外科夹闭治疗,介入栓塞治疗组患者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OS)评分、预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介入栓塞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显微外科夹闭组(P<0.05),住院费用高于显微外科夹闭组(P<0.05),GOS评分高于显微外科夹闭组(P<0.05)。介入栓塞治疗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显微外科夹闭组(P<0.05),重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死亡率均低于显微外科夹闭组(P<0.05)。介入栓塞治疗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50)低于显微外科夹闭组的18.00%(9/50)(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治疗中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较显微外科夹闭显著,安全性更高。
梁锐方富郑立群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预后昏迷程度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