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源性
  • 2篇肠源性
  • 1篇动物
  • 1篇毒素血症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多器官衰竭
  • 1篇选择性
  • 1篇血症
  • 1篇源性感染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实验动物
  • 1篇衰竭
  • 1篇烫伤
  • 1篇烫伤大鼠
  • 1篇器官
  • 1篇器官功能
  • 1篇器官功能衰竭
  • 1篇器官衰竭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马诺山
  • 3篇盛志勇
  • 2篇常国友
  • 1篇陆连荣
  • 1篇姚咏明
  • 1篇陈晓红
  • 1篇梁延杰
  • 1篇董元林
  • 1篇田惠民
  • 1篇于燕
  • 1篇于勇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2篇1994
  • 1篇199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缺血后肠源性感染与多器官功能衰竭被引量:18
1991年
为探讨肠源性感染在创伤后多器官衰竭(MSOF)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本实验分组对40只犬进行了肠缺血诱发多器官损伤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1)缺血—再灌流可导致肠粘膜的破坏及肠道菌群易位,继而引发多个脏器的功能损伤或衰竭。(2)肠粘膜的破坏可能与缺血—再灌流后氧自由基的过量产生有关。该结果提示:胃肠道可能是创伤休克后自由基损伤的靶器官,也可能是MSOF发生发展的始动器官。
盛志勇董元林王晓红梁延杰王亚平常国友马诺山
关键词:多器官衰竭再灌注损伤
选择性肠道清洁法对重症烫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被引量:2
1994年
本实验采用大鼠40%Ⅲ°烫伤模型,初步观察了选择性肠道清洁法(SDD)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防治组动物门、体循环内毒素水平伤后均显著降低(P<0.05~0.01),各段肠腔内游离内毒素含量较烫伤对照组下降99.5%以上。且肠道细菌易位率致伤1~5天都明显减少,回肠粘膜二胺氧化酶活性逐渐恢复。防治组大鼠严重烫伤5天存活率提高26.7%(P<0.05)。本结果提示,该方法对于重症烫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显著防护效应,并能抑制肠道细菌的移居与减轻肠粘膜的进一步损害。因此,及早进行SDD可能有助于烧伤后肠源性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防治。
姚咏明于燕王亚平田惠民陆连荣于勇马诺山盛志勇
关键词:烫伤内毒素
实验动物标准化在医学科研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4年
实验动物学与生物医学有着血肉联系,生物医学研究课题的不断深入,对实验动物的品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许多国家已建立了有关实验动物的法则,用法律规范对实验动物实行强制性管理,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由于实验动物不规范,我们的许多论文,许多科研成果得不到世界的承认.为此,我国于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国家卫生部于1989年颁布了《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法规。
常国友马诺山陈晓红张士涛周宝桐殷振兴盛志勇
关键词:实验动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