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威

作品数:4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8篇牡蛎
  • 16篇成贝
  • 14篇养殖
  • 10篇稚贝
  • 8篇育种
  • 7篇活率
  • 7篇长牡蛎
  • 7篇存活
  • 7篇存活率
  • 6篇品系
  • 6篇基因
  • 5篇遗传育种
  • 5篇遗传育种技术
  • 5篇育种技术
  • 5篇糖原
  • 5篇近江牡蛎
  • 5篇海区
  • 4篇低潮
  • 4篇杂交
  • 4篇软体部

机构

  • 4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滨州市海洋与...

作者

  • 47篇王威
  • 46篇李莉
  • 44篇张国范
  • 37篇丛日浩
  • 11篇吴富村
  • 4篇阙华勇
  • 3篇许飞
  • 3篇亓海刚
  • 2篇张守都
  • 2篇王晓通
  • 2篇黄雯
  • 1篇黄辉洋
  • 1篇孔令锋
  • 1篇张扬

传媒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13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提高长牡蛎度夏存活率的制种方法
本发明涉属于海洋生物技术中贝类遗传育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长牡蛎度夏存活率的制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亲本选择、选育系构建、稚贝优化和种质纯化等步骤。本发明利用牡蛎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抗性特征,在稚贝期和成贝期分别采用干...
丛日浩李莉张国范丁芳芳赵泽民王威王鲁平
文献传递
一种提升牡蛎外壳品质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端牡蛎的生产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升牡蛎外壳品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牡蛎稚贝潮下带标粗、成贝单体化、外壳品质提升等步骤。本发明是依据牡蛎的生物生态学原理,利用其在潮间带和潮下带的海洋动力和表型特性来提...
丛日浩王威李莉张国范王鲁平
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北方近江牡蛎生长率和存活率的杂交育种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中贝类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近江牡蛎生长率和存活率的杂交育种方法。具体为近江牡蛎亲本的收集;杂交亲本的选育。本发明不同于以往获得的牡蛎杂交新品系,在收集南北方野生种群基础上,通过连续3代选育...
黎奥李莉王威张梓言张国范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microRNA的大规模发现与验证
黄雯许飞王威王晓通李莉张国范阙华勇
关键词:MICRORNA
一种北方高牛磺酸牡蛎品系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营养物质含量牡蛎的育种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北方高牛磺酸含量牡蛎品系的培育方法。采集长牡蛎和福建牡蛎的成贝作为基础群体,基础群体分别进行性腺同步促熟,分别构建长牡蛎自繁群体GG、福建牡蛎的自繁群体AA及两种...
丛日浩魏晨晨李莉王威王鲁平吴富村张国范
一种提高北方牡蛎度夏存活率的制种方法
本发明属于贝类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北方牡蛎度夏存活率的制种方法。采集我国北方和南方主养牡蛎作为基础群体,采用人工受精的方法分别构建北方主养牡蛎的自繁群体GG和两种牡蛎的杂交群体GA;将两群体在多个北方海区共同养...
丛日浩魏晨晨李莉张国范王威王鲁平吴富村
一种提升牡蛎软体部重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端牡蛎的生产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升牡蛎软体部重量的方法。选择潮间带的低潮区或潮下带,且潮差大于250cm的海区作为养殖区域,将作为样品的上市销售前外壳完整健康的牡蛎成贝装入牡蛎的养殖笼水平置于潮差的...
丛日浩李莉张国范王威王鲁平吴富村刘明坤
一种生态型牡蛎礁快速构建的方法
本发明了一种生态型牡蛎礁快速构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牡蛎礁生态礁体的制作、苗种生态定量采集、浮式快速生长和定时定点投放等步骤。本发明方法是依据牡蛎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利用其在附着变态、生长和繁殖等时期的特点来设计。本发...
丛日浩王威李莉张国范阙华勇
文献传递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成被引量:4
2020年
近江牡蛎(Crassostreaariakensis)为广温、广盐分布的河口区大型种,曾在中国南北方河口区都有分布。由于近岸河口环境的变化,在中国北方河口区一度难以寻觅,甚至被认为濒临灭绝。利用黄河三角洲区域滨州、东营主要河口近江牡蛎资源,借助南方丰富的淡水资源,在福建宁德迅速开展了近江牡蛎的规模化人工育苗工作,总计获得了1092万粒种苗。在近江牡蛎原产地滨州进行中间培养及海上养成,在长牡蛎主养海区山东乳山进行转场育肥试养并获得初步成功。与同期养殖的长牡蛎相比,近江牡蛎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无明显差异,且生长速度快,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推动其成为我国北方沿海的牡蛎养殖新品种。规模化育苗及养殖还有助于降低对野生近江牡蛎资源的采捕需求,对其资源的保护、牡蛎礁的恢复重构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王威李莉李莉王冲孙同秋张国范
关键词:人工育苗养成牡蛎礁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评估海湾扇贝闭壳肌重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评估海湾扇贝闭壳肌重量的方法,包括:采集外壳完整洁净且无附着生物的海湾扇贝成贝,干露后测其个体重、壳高、壳长和壳宽,以及闭壳肌直径;将特征指标进行数据归一化;以单一特征指标输入含两个隐藏层的...
丛日浩李莉张国范魏晨晨王威王鲁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