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旭

作品数:33 被引量:474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养殖
  • 7篇农业
  • 6篇生猪
  • 5篇生猪养殖
  • 5篇猪养殖
  • 5篇环境效率
  • 5篇技术效率
  • 4篇随机前沿分析
  • 3篇中国粮食生产
  • 3篇农业生产
  • 3篇粮食生产
  • 3篇劳动力
  • 2篇地形
  • 2篇养殖规模
  • 2篇养殖户
  • 2篇中国农业
  • 2篇生猪养殖户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饲料

机构

  • 3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3篇田旭
  • 19篇王善高
  • 2篇周应恒
  • 2篇严斌剑
  • 2篇王辉
  • 2篇刘余
  • 2篇陈鹏程
  • 1篇何军
  • 1篇孙顶强
  • 1篇展进涛
  • 1篇纪月清
  • 1篇陈鸥
  • 1篇张晓恒
  • 1篇于晓华
  • 1篇雷昊
  • 1篇周德
  • 1篇丁彩翠

传媒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农林经济管理...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世界农业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价格月刊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西北人口
  • 1篇营养学报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南方人口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化背景下食物可获得性与居民膳食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城市化水平提高对地区食物可获得性与居民膳食消费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7~2011年调查数据为基础,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数据衡量食物可获得性与膳食多样性,剔除教育、年龄、性别、家庭收入以及劳动强度的影响之后,分析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地区食物可获得性与居民膳食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结果 1997~2011年,社区城市化指数均值由52.83提高到77.44,居民3 d内消费食物种类由10.13种提高到17.31种,膳食多样性得分(DDS)由3.70提高到5.06,膳食多样性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化对地区食物可获得性和居民膳食多样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中国居民的膳食多样性得到明显改善。但不同城市化水平的社区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城市化水平越高,居民拥有的食物可获得渠道越多,其外出就餐的频率越高,膳食多样化程度也越高。应更加关注并设法改善低城市化水平社区居民的膳食质量。[营养学报,2019,41(1):15-19]
谢清心王辉丁彩翠田旭
关键词:城市化
新农保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劳动时间影响的再考察——基于工具变量和PSM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养老保障制度对农村老年人劳动时间的影响机制,然后采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基线数据,通过计量实证方法,系统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和非农劳动时间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新农保"的实施会使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平均减少11.8天,但对非农劳动时间没有显著影响。(2)"新农保"的实施对老年男性影响更大,其农业劳动时间比老年女性多减少6.1天,但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的非农劳动时间均不受影响。(3)"新农保"对60~69岁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的影响较大,对7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影响相对较小;对60~69岁老年人的非农劳动时间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显著降低7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非农劳动时间。
王善高田旭刘余
关键词:新农保农村老年人
中国生猪养殖的最优规模研究——基于不同效率指标的考察被引量:12
2020年
为探究我国生猪养殖的最优规模,文章基于2004—2017年生猪养殖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测算了我国生猪养殖的技术效率、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效率,并分析了三种效率在规模上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三种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样本考察期内,我国生猪养殖的技术效率、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效率的均值依次为0.885、0.857和0.635,而且在时间上三种效率值均呈现出了递增趋势。(2)随着养殖规模增大,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呈现出"先递增、再递减"的特征,而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效率均呈现出"递增"的特征。(3)与不考虑污染物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相比,考虑污染物后的生猪养殖环境技术效率出现了略微的下降趋势。此外,生猪养殖的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王善高田旭徐章星
关键词:生猪养殖技术效率环境技术效率环境效率随机前沿分析
生猪养殖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为探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新路径,基于2004-2016年生猪养殖的省级宏观数据,通过计量实证方法,测算了我国生猪养殖的产业集聚度和环境效率,然后系统考察了生猪养殖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值依次为0.911、0.951、0.900。小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中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相对稳定。2)2004-2016年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集聚度由0.93增长为0.96,呈现出略微上升趋势。中南、华东、西南等生猪主产区的产业集聚度要明显高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3)生猪养殖产业集聚度和环境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改善作用的拐点分别在产业集聚度等于0.80、0.77、0.73处。4)产业集聚度、养殖技术水平、地区生产结构、耕地面积数量、政府环境治理支出等会显著影响生猪养殖环境效率。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减缓我国生猪养殖污染。
王善高田旭张晓恒
关键词:生猪养殖养殖规模养殖污染产业集聚环境效率
中国奶业发展情况分析:与世界主要奶业国家的比较被引量:14
2017年
近年来,中国奶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是中国奶制品相比于其他奶业大国缺乏竞争力。鉴于此,本文首先从生产规模、成本、单产和单位产值等方面比较中国与世界其他奶业大国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国奶牛养殖存在规模较小、成本偏高、单产较低等问题。其次,通过总结世界主要奶业国家的生产方式与特色,针对中国的现状提出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和优化牛群结构的建议。
班洪赟周德田旭
关键词:奶业规模化养殖
中国粮食生产潜能分析:一个基于“俱乐部收敛”的视点被引量:11
2016年
我国的粮食单产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粮食单产的收敛分析有助于预测粮食生产潜能。对1980年至2012年全国30个省区市稻谷、玉米、小麦三种主粮单产数据的收敛分析发现,传统收敛β收敛与σ收敛的分析结果相互冲突,并且与现实不符。而俱乐部收敛分析发现,稻谷单产全国范围内趋于收敛;玉米单产同样在全国范围内收敛;但小麦单产则不存在总体收敛趋势,而是收敛于三个不同的俱乐部。进一步以"俱乐部"内最高单产为参照测算三种主粮历年的生产潜能,预测结果显示,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三种主粮在2012年的潜在总产量为6.6万亿吨,仍比实际产量高26%;初步估计,未来10—20年之内,三种主粮的增产潜能会保持在10%以上。
田旭于晓华张晓恒
关键词:俱乐部收敛
颜值会影响收入吗?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通过计量实证方法分析了中国劳动者颜值对其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颜值影响收入的可能路径。研究表明:(1)劳动者颜值对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平均而言,劳动者的长相得分每提升一个等级,其年收入将增长0.062万元,而且女性劳动者颜值对收入影响的程度要略微高于男性劳动者。(2)颜值对收入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的收入阶层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在较低收入阶层和较高收入阶层中颜值对收入没有影响,而在中等收入阶层中颜值对收入的影响较为显著,且这种趋势在男性样本中体现得尤为明显。(3)颜值会影响劳动者的社交、自信心和职业选择,而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劳动者的收入。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来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外貌歧视现象。
王善高严斌剑周应恒田旭
关键词:劳动者分位数回归
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现状及演变规律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地区生产专业化系数,基于1988—2016年6种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数据,计算6种农产品生产地区专业化水平以及各地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并由此得出中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及演变规律,为我国当前农业专业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呈现倒U型趋势,并于2010—2012年附近达到最大值。从产业角度来看,不同农作物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及趋势差别明显。其中,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增长最快,但2004年以后增长有所放缓。从各个省区来看,各省区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整体呈现的上升趋势,部分省份略有下降,最终各省份专业化水平逐渐趋于稳定。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趋缓可能源于政策干预,推进专业化需要破除当前的政策约束。
陈鹏程班洪赟田旭
关键词:农业
家庭生育决策中子女数量和质量之间的权衡——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再回顾被引量:8
2020年
计划生育政策对过去40年中国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重新审视该政策带来的冲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人口政策。文章基于CGSS2006和CGSS2008两期数据,从微观家庭视角出发,通过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受教育水平与成年后收入的差异,系统考察了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力资本和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独生子女受教育年限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独生子女的个人全年收入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3)独生女与非独生女在受教育水平与收入上的差异要高于独生子与非独生子间的差异;(4)城市地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受教育水平与收入上的差异要高于农村地区。文章的研究结果验证了Gary Becker的“子女数量质量替代”理论,即计划生育会推动家庭将更多资源用来投资子女质量。
王善高田旭周应恒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教育水平
单位面积利润变化与我国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被引量:16
2017年
从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粮食作物内部以及不同粮食产区之间的视角出发,先后分析了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利润变化趋势;并进一步研究了单位面积利润的变化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以及单位面积利润变化的成因。研究表明,农作物相对利润的变化与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高度相关。将利润进一步分解,发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的调整源于价格与成本的变化;粮食作物内部之间的调整源于价格比与产量比;当前针对粮食主产区的最低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可能是造成我国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田旭张淑雯
关键词:粮食种植结构粮食主产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