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美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浙北近岸典型岛礁瓦氏马尾藻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为探明浙北近岸典型岛礁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的空间分布格局,于2016年5月底至6月初,分别采用走航观察和水下样方法,对按离岸距离远近的3条岛礁带上12个岛礁瓦氏马尾藻成藻时期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从不同空间尺度比较分析了3条岛礁带上瓦氏马尾藻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地区尺度上,高浊度和高波浪能的水域环境限制了瓦氏马尾藻的分布与生长,导致浙北近岸的瓦氏马尾藻仅分布在第二条岛礁带这一狭窄的分布带上。依据瓦氏马尾藻最低适宜生长水温要高于10℃的特性,我们可以推断出舟山群岛的绿华岛可能是我国特有种瓦氏马尾藻分布的最北部端线。(2)在站点尺度上,岛礁东南向瓦氏马尾藻定生密度明显低于西北向,这与调查站位所受风浪影响的方位和强度相一致。在第二岛礁带上的4个岛礁北向瓦氏马尾藻的平均株高仅为26.3 cm,说明瓦氏马尾藻不适宜在高波浪能生境中生存。(3)在站点尺度内,第二岛礁带上浊度最低的北渔山岛瓦氏马尾藻有较大的垂直分布范围,且定生深度达到了6.4 m,而浊度高的近岸岛礁瓦氏马尾藻垂直分布范围较小。瓦氏马尾藻株高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由此推测,瓦氏马尾藻虽不能耐受强光,但光照对瓦氏马尾藻的分布生长起重要作用。与同海区铜藻的垂直分布格局相比,瓦氏马尾藻具有一定适应高浊度、高沉积物环境的能力。因此,在浙北近岸海域瓦氏马尾藻是较适合进行生态移植修复的种类。
- 张亚洲毕远新王伟定隋宥珍卢衎尔丰美萍梁君周珊珊
- 关键词:生态修复
- 盐度对中国东南沿海两种常见藤壶幼虫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us和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 squamosa是我国东南沿海两种常见的海洋污损生物种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这两种藤壶的幼虫发育与盐度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海洋生物学知识,并为海洋污损生物防除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资料。研究探讨了网纹藤壶和鳞笠藤壶无节幼虫在盐度为6‰、12‰、18‰、24‰、30‰(对照组)和36‰的培养条件下的发育状况,观察记录5天后幼虫的存活率和各期幼虫所占百分比,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水体盐度≤18‰时,会严重阻滞网纹藤壶和鳞笠藤壶幼虫的发育,甚至导致死亡;而当盐度≥24‰时,这2种藤壶幼虫的成活率虽不会随盐度改变发生显著变化,但盐度为30‰的水体更有利于网纹藤壶幼虫的发育,而鳞笠藤壶幼虫发育状况受盐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具备更强的耐受能力。
- 曹文浩严瑾丰美萍韩帅帅林明晴
- 关键词:盐度幼虫
- 刍议海洋牧场的概念和英文表达被引量:11
- 2017年
- 对照国外海洋牧场建设,中国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尚未形成系统。首批2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确定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标志着中国海洋牧场建设进入了新的轨道,未来一段时间内沿海各省市将会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工作。目前,世界上海洋牧场的概念和英文表达存在较大分歧,海洋牧场的概念至少有23种,英文表达多达5种,若其概念不明确将无法聚焦海洋牧场研究和建设的目标,也将导致制定的技术路线有失偏颇。为此,本文从国内外对海洋牧场概念和英文表达的不同揭示、共同点、不同点等方面进行辨析,最终确定了一种合适的概念和英文表达。
- 梁君毕远新周珊珊丰美萍
- 关键词:海洋牧场英文表达辨析
- 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3
- 2016年
- 对照国外海洋牧场建设,中国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尚未形成系统。首批2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确定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标志着中国海洋牧场建设进入了新的轨道。未来一段时间内浙江省将会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工作。本文分析了中国和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的现状,重点介绍了东极海洋牧场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展望了浙江省海洋牧场建设的未来。
- 王伟定梁君毕远新丰美萍周珊珊虞宝存
- 关键词:海洋牧场
- 韭山保护区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明韭山保护区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为保护区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韭山列岛的地理位置,设置3个调查站位,于2016年8月进行取样调查。[结果]共鉴定潮间带生物78种,优势种有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粒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 exigua)、日本菊花螺(Siphonaria japonia)、嫁虫戚(Cellana toreuma)、史氏背尖贝(Notoacmea schrencki)等;潮间带生物量密度平均为2 544.0 g/m2,个体密度平均为21 623.9个/m2;从3个站位的生物种类数分布来看,由多到少依次为积谷山、大青山和南韭山,生物量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青山、积谷山和南韭山,个体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积谷山、大青山和南韭山。[结论]该研究为今后保护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徐开达戴乾卢絗尔隋宥珍贺舟挺丰美萍张洪亮
- 关键词:潮间带底栖生物资源密度
- 台州大陈海洋牧场鱼类群落结构变动研究
- 大陈岛附近海域人工鱼礁投放后,我们进行了效果跟踪调查及评价,着重研究了单拖网鱼类种群。本次研究共4个航次调查,时间分别为:2015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2016年2月(冬季)。共发现鱼类54种,结...
- 丰美萍毕远新王伟定徐开达
- 关键词:单拖网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人工鱼礁海洋牧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