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9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手术治疗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治疗
  • 3篇VHL
  • 2篇动脉瘤
  • 2篇颅内
  • 1篇低级别胶质瘤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闭塞性
  • 1篇动脉闭塞性疾...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硬化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血管再通
  • 1篇眼动
  • 1篇眼动脉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市第三人...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李春伟
  • 10篇李良
  • 10篇伊志强
  • 8篇段鸿洲
  • 7篇鲁润春
  • 5篇张家湧
  • 4篇张扬
  • 1篇赵予涵
  • 1篇闫亭亭
  • 1篇谭艳芬
  • 1篇王峰
  • 1篇张璐璐
  • 1篇王朝刚
  • 1篇田乔
  • 1篇李兴

传媒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卫生法制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疫情时代公立医院医学装备管理要素、法规依据与实践探索
2023年
基于后疫情时代公立医院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分析了应急防护物资、防疫相关医学装备、医学装备管理人员和场地三个管理要素的管理范畴、法规依据和管理原则,论述了三要素如何在医学装备横纵双向管理维度的关键环节中发挥作用,介绍了B院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基于此管理框架的实践案例,为后疫情时代公立医院医学装备管理提出建议。
张璐璐赵予涵李春伟谭艳芬田乔闫亭亭李兴
关键词:管理要素
低级别胶质瘤的裁剪式切除
目的 低级别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也难以区分,手术切除困难,尤其是邻近功能区的肿瘤。探讨按照肿瘤周边脑沟、脑回、动静脉等自然结构,对肿瘤行个体化裁剪式切除的手术方式,以期提高手术全切率,改善低级别...
伊志强李良鲁润春李春伟
关键词:低级别胶质瘤手术功能区
VHL患者中枢血管网状细胞瘤手术治疗策略探讨
李良李春伟伊志强段鸿洲鲁润春
非急性早期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闭塞的血管内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时间窗外的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ICVA)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9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非急性早期症状性ICVA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63.4岁(范围:52~72岁)。术前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4.3分(范围:4~5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3分(范围:8~18分)。其中2例患者行同期血管内治疗;7例患者行分期血管内治疗,即一期应用微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并球囊成形,使血流保持在脑血流灌注分级系统分级2b级及以上,随后通过抗血小板药物及自身纤溶系统溶解病变部位附壁血栓;二期于残余重度狭窄部位行支架植入术。采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记录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2例同期血管内治疗患者虽经积极治疗后闭塞血管均再通,但1例术中出现血栓移位,1例出现拉栓后血管再次闭塞;分期治疗的7例患者中6例血管再通,出院时NIHSS评分平均5.7分(范围:3~14分);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平均1.6分(范围:0~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0.9分(范围:0~2分),优于术前状态。结论分期血管内治疗是非急性早期症状性ICVA闭塞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段鸿洲袁昌巍李春伟伊志强张扬沈胜利王盈进张家湧李良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椎动脉血管内治疗血管再通
脑血管串联狭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初步评价脑血管缺血性串联狭窄行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因2处脑血管狭窄行同期血管内治疗的35例症状性前循环、后循环串联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65.6±9.4)岁(范围:47~81岁);前循环串联狭窄14例,后循环串联狭窄21例。记录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结果35例患者共植入支架68枚,其中颅外植入49枚,颅内植入19枚,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出现术后脑出血(2.9%)。所有患者随访至术后18个月。术后3~12个月,1例(1/35,2.9%)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4例(4/35,11.4%)患者仍有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所有患者mRS评分≤2分,无新发卒中事件;术后12~18个月,新增3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为11.4%(4/35),32例患者mRS≤2分(32/35,91.4%)。结论症状性串联狭窄患者同期实施血管内治疗的可操作性强,近期效果良好。
李春伟王朝刚伊志强张扬段鸿洲鲁润春文龙李良张家湧
关键词:脑缺血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治疗
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同期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同期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同期血管内治疗的15例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63.9±9.1)岁(范围:43~79岁);动脉狭窄部位共15处,狭窄程度为75%~95%,其中前循环8处,后循环7处;动脉瘤共17个,最大径(5.3±1.2)mm(范围:3~7 mm),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1个、后循环动脉瘤6个。患者均行同期动脉狭窄支架成形及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处动脉狭窄均成功置入支架(残余狭窄<30%);17个动脉瘤中,10个行单纯弹簧圈栓塞,7个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均完全栓塞。围手术期1例患者出现轻微脑梗死症状,其余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43.8±8.2)个月(范围:24~85个月),患者术后6~12个月均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其中2例出现无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所有动脉瘤未见复发。截至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缺血性卒中等相关症状。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应根据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数量及两者的位置关系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给予同期血管内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春伟王峰伊志强张扬段鸿洲李良张家湧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硬化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被引量:70
2016年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交通事故增多、人口老龄化促使外伤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逐步上升。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较高,其幸存者也可能因创伤而出现肢体活动、认知和心理上的问题,生活受到影响,普遍寿命较短,死亡风险也较普通人群高,而且还面临着长期的护理和康复。本文综述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现状和局限、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李春伟伊志强李良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重型预后
VHL患者中枢血管网状细胞瘤手术治疗策略探讨
李良李春伟伊志强段鸿洲鲁润春
床突旁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21例经开颅手术治疗的床突旁动脉瘤病例,共治疗床突旁动脉瘤22个,其中BaramiK分型Ⅰa型2个,Ⅰb型6个,Ⅱ型7个,Ⅲa型6个,Ⅳ型1个。17例囊性动脉瘤中,16例行动脉瘤夹闭术,1例行动脉瘤孤立+高流量搭桥。5例血泡样动脉瘤中,包裹夹闭2例,动脉瘤孤立+高流量搭桥2例,动脉瘤孤立+低流量搭桥1例。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复查,门诊及电话随访。结果17例患者(18个动脉瘤)行夹闭术,瘤颈残余2例,载瘤动脉轻度狭窄2例。4例动脉瘤孤立+颅内外搭桥患者中,动脉瘤均未见显影,桥血管均通畅。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91%(20/22)。术前8例视力障碍患者,术后视力均有好转。新发视力障碍2例。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12例,4分6例,3分2例,1分1例。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开颅夹闭床突旁动脉瘤具有高闭塞率、低复发率的特点,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合理有效补充手段。
伊志强李良刘臻段鸿洲鲁润春李春伟张扬张家湧
关键词:颈内动脉眼动脉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
Hoffmann法内镜尺神经松解术治疗特发性肘管综合征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初步探讨Hoffmann法内镜尺神经松解术治疗特发性肘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6月至2020年9月行内镜手术治疗的13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器械采用肘管手术套件,采用Hoffmann法进行手术。术前应用McGowan分级对患者进行分类。术后对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采用改良Bishop评分对患者术后恢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行单纯尺神经减压,2例合并小囊肿压迫者同时行囊肿切除,术后病理报告1例为肘关节滑膜囊肿、1例为腱鞘囊肿。术后2~5 d出院,1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予以重新缝合后愈合良好,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第2天所有患者均有麻木症状的缓解。随访5~56个月,改良Bishop评分优5例、良5例、中3例、差0例。其中术前McGowan分级1级组术后改良Bishop评分优良率100%(6/6),McGowan分级2级组改良Bishop评分优良率57%(4/7)。术后14~21 d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结论内镜肘管减压术是微创手术,神经减压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术后短期并发症少、恢复工作快,尤其适用于原发性肘管综合征。
鲁润春伊骏飞伊志强李春伟段鸿洲张家湧李良
关键词:尺神经神经卡压内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