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理
  • 6篇细胞
  • 6篇临床病理
  • 5篇免疫
  • 5篇免疫组化
  • 4篇临床病理观察
  • 4篇病理观察
  • 3篇肿瘤
  • 3篇文献复习
  • 3篇细胞瘤
  • 3篇临床病理特征
  • 3篇复习
  • 3篇病理特征
  • 2篇眼眶
  • 2篇粒细胞
  • 2篇颗粒细胞
  • 2篇颗粒细胞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星形

机构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0篇付萍
  • 9篇肖华亮
  • 7篇马强
  • 6篇赵连花
  • 6篇曾英
  • 6篇林俐
  • 4篇马瑜
  • 3篇杜娟
  • 2篇钟鹏
  • 2篇罗清雅
  • 2篇王秋实
  • 2篇牟江洪
  • 2篇吕亮
  • 2篇谌燕
  • 1篇李增鹏
  • 1篇毛成毅
  • 1篇方三高
  • 1篇陈芳
  • 1篇李艳青
  • 1篇杨新

传媒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膜瘤合并胶质母细胞瘤的碰撞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脑内脑膜瘤合并胶质母细胞瘤的碰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发生于左额部的脑膜瘤合并胶质母细胞瘤的碰撞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3岁,因头痛伴吐字不清半个月入院。头颅MRI示左额叶占位。镜检:肿块由两种截然不同的肿瘤成分构成—脑膜皮细胞型脑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两种成分多数截然分开,交界处相互浸润。免疫表型:胶质母细胞瘤成分表达Nestin、GFAP,Ki-67增殖指数约90%;脑膜瘤成分表达EMA、Claudin1,Ki-67增殖指数约1%。结论脑膜瘤合并胶质母细胞瘤的碰撞瘤临床罕见,国内外报道不足10例,好发于老年男性,均位于幕上大脑实质,预后差,准确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
李艳青曾英邹国祯付萍肖华亮赵连花
关键词:脑膜瘤胶质母细胞瘤碰撞瘤病理诊断
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IV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3例IVLBCL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51~78岁。2例发生于双侧肾上腺,1例发生于颅内右侧顶叶。发生在肾上腺者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或不适;发生于右侧顶叶者表现为头昏、头痛。镜下观察3例形态学表现相似,瘤细胞位于小血管腔内,大血管也可见累及,瘤细胞大,核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见,可见纤维素性血栓。免疫组化:CD20、CD79a、PAX-5、bcl-6、MUM-1和bcl-2(+),CK、CD3、CD5、CD30、CD10、EBER、Syn、SALL4、OCT3/4、CD117和PLAP(-),c-Myc核阳性比例为10%~20%,3例Ki-67阳性指数分别为30%、40%和80%。结论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需与其他小细胞恶性肿瘤鉴别,其确诊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该瘤高度恶性和高度侵袭性,对化疗不敏感,由于临床表现不特异,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诊断后短期死亡,预后很差,因此临床应引起警惕,尽早诊断、积极联合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曾英马强赵连花杜娟马瑜钟鹏林俐付萍肖华亮
关键词:免疫组化临床病理特征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例ccpRCC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患者年龄37岁和50岁,男女各1例;1例发生于左侧肾,另1例发生于右侧肾。1例表现为左腰背部疼痛半年,1例为体检发现。2例肿瘤均呈实性,镜下观察肿瘤边界清楚,边缘可见纤维性包膜,透明的肿瘤细胞呈囊性、小管/腺泡、乳头以及巢状排列,可见特征性的乳头状生长方式。肿瘤细胞形态温和,细胞及核仁异型性均不明显,部分区域可见小核仁,WHO/ISUP细胞核分级1~2级。肿瘤细胞胞质透明,细胞核远离,基膜位于囊性和小管/腺泡的腔面。免疫组化:瘤细胞CK7、vimentin、EMA、MOC31、PAX-2和PAX-8呈(+),CAIX呈杯状模式(+);CD117、P504S、E-cad、p53、TEF-3均(-),Ki-67阳性指数2%。术后随访时间4~25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ccpRCC是一种罕见的惰性肾脏肿瘤,需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等肿瘤鉴别,其确诊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表型。
曾英马强钟鹏杜娟马瑜林俐付萍肖华亮
关键词:免疫组化临床病理特征
眼眶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眼眶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例发生于右侧眼眶的颗粒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4岁。以右侧眼球活动受限伴视物模糊3年为主要症状。MRI示右侧眼眶内软组织肿块。镜下观察大部分瘤细胞弥漫生长,细胞边界不清,局部瘤细胞排列成小巢状,瘤细胞体积大,胞质内含有丰富、粗大的嗜酸性颗粒,个别细胞胞质见较大的圆形小滴(嗜酸性小体),局部可见片状泡沫细胞,肿瘤细胞核小,圆形、卵圆形位于中央,个别核增大,核不规则,有轻度异型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增殖活性低。免疫组化:S-100、CD56、CD68和vimentin(+),α-IN弱(+),Ki-67阳性指数为1%,而CK、EMA、GFAP、nestin、Syn、Cg A、SMA、actin、desmin和HMB45均为(-)。结论眼眶颗粒细胞瘤罕见,需与副节瘤、脑膜瘤、神经鞘瘤、低级别胶质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等进行鉴别,其确诊需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曾英罗清雅马强谌燕赵连花牟江洪林俐付萍吕亮肖华亮
关键词:眼眶肿瘤颗粒细胞瘤免疫组化临床病理特征
两种ROS1蛋白表达在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LK检测的应用与比较分析
林俐王秋实付萍李增鹏肖华亮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IS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5岁,体检发现HPV16型阳性。大体上,于子宫颈处见一暗褐色菜花样新生物,大小2.0 cm×2.0 cm,似侵犯肌层。镜下肿瘤细胞类似于复层产黏液性上皮内病变(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ILE),肿瘤排列呈巢团状,在间质内浸润性生长,可见促纤维增生性反应及炎细胞浸润。肿瘤周边可见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成分。肿瘤表面可见SMILE成分,局部可见SMILE累及腺体成分。PAS及AB染色阳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p16及CEA弥漫强阳性,CK5/6及p63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80%。结论ISMC是近年来提出的组织学形态类似于SMILE的浸润性肿瘤,尚未收入WHO(2014)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一种新的病理学实体肿瘤,易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确诊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等综合分析。
赵连花马强付萍马瑜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
胸壁硬化性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硬化性纤维母细胞瘤(DF)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观察1例胸壁DF的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56岁,发现胸壁皮肤结节5年,长大1年。镜下肿瘤细胞稍显稀少,以中等大小或大的梭形细胞为主,间以少量星形细胞,胞浆略嗜碱性,胞核椭圆形或胖梭形。间质以胶原纤维为主,局灶区域黏液样变性。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弥漫性阳性表达波形蛋白,部分肿瘤细胞表达抗平滑肌抗体,不表达角蛋白、结蛋白、抗肌内膜抗体、S-100、分化簇抗原3434、增殖指数(阳性细胞数1%)。结论 DF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软组织病变,手术切除后极少复发和转移。
陈芳肖华亮杜娟马瑜付萍马强
关键词:梭形细胞星形细胞
涎腺分泌癌3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涎腺分泌癌(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S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肿瘤均与周围涎腺组织的分界比较清楚,2例为实性结节,1例为囊性病变。肿瘤组织由大囊、微囊、实性、管状及乳头状结构构成,大量的嗜酸性均质蛋白样分泌物存在于微囊及管状腔隙内(类似甲状腺滤泡),3例均未见神经侵犯、脉管内癌栓形成,未见坏死。3例肿瘤细胞均具有低级别的形态学特征:细胞大小一致,胞质空泡状或嗜酸性细颗粒状,小到中等大的胞核,明显小核仁。均未见胞质内酶原颗粒及核分裂象。肿瘤细胞均S-100、mammaglobin弥漫强(+),GCDFP-15弱(+),DOG-1(-)。3例ETV6的FISH检测结果均为(+)。结论 SC为实体病变,易误诊。熟悉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有助于其正确诊断。
赵连花付萍杨新肖华亮
关键词:涎腺肿瘤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
眼眶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眼眶颗粒细胞瘤(orbital granular cell tumor,O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例发生于右侧眼眶的颗粒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
曾英罗清雅马强谌燕赵连花牟江洪林俐付萍吕亮肖华亮
全自动免疫组化与手工染色标记胸腺瘤TdT表达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比观察胸腺瘤Td T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automatic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echniques,AIST)和手工染色方法(manual staining method,MSM)中表达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15年-2016年大坪医院胸腺瘤手术标本21例,经石蜡包埋、切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胸腺瘤Td T在AIST和MSM表达的差异。AIST采用Ventana公司生产的BenchM ark XT,二抗检测系统分别采用UltraV iew Universal DAB Detection kit(简称UV)和Optiview DAB IHC Detection kit(简称OV)。结果:手工染色TdT阳性表达定位准确,染色强度强,背景清晰;AIST中采用UV二抗检测系统TdT染色虽然阳性定位准确,但TdT染色强度偏弱,背景不清晰,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优化染色方案后,改用OV二抗检测系统,TdT染色各项指标优于UV二抗检测系统,染色效果和手工相比,染色强度和阳性率一致。结论:任何抗体指标在行免疫组化前均需进行最适条件的摸索与优化,从而获得该抗体指标最佳的染色方案。
付萍方三高林俐王秋实马强曾英毛成毅肖华亮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TD胸腺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