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四物
  • 5篇四物汤
  • 5篇桃红四物汤
  • 5篇物汤
  • 2篇血清
  • 2篇血瘀
  • 2篇子宫
  • 1篇杏仁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因子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清NO
  • 1篇血瘀大鼠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研究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机构

  • 5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郭栋栋
  • 4篇彭代银
  • 4篇韩岚
  • 3篇张艳艳
  • 2篇李珊珊
  • 2篇王飞龙
  • 1篇梁杰
  • 1篇陈卫东
  • 1篇李白坤
  • 1篇王妍妍
  • 1篇汪蒙蒙
  • 1篇樊玲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LC-MS/MS鉴定大鼠血浆中桃红四物汤有效成分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有效成分体内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提供的色谱及离子碎片信息,对大鼠灌胃桃红四物汤中入血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保留时间比对、离子碎片解析等综合分析,鉴定桃红四物汤中6个入血成分(梓醇、藁本内酯、阿魏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苦杏仁苷)均为原形成分,入血成分可能为桃红四物汤体内直接作用的有效成分。结论本实验确定了桃红四物汤经口服后可被胃肠道吸收入血的6个有效成分,为后期桃红四物汤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慧卓彭代银陈卫东李白坤韩岚张艳艳王妍妍郭栋栋吴欢茹帅陈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梓醇藁本内酯芍药内酯苷苦杏仁苷
桃红四物颗粒的初步药效学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复方桃红四物汤颗粒(TSG)的药效学作出初步评价并比较传统水煎液桃红四物汤(TSD)作用的差异。方法通过复制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治疗组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桃红四物颗粒和一定剂量的阳性对照药,观察模型建立的情况,检测相关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探究桃红四物颗粒的初步药效学情况。结果桃红四物颗粒能够降低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有效改善其血流变的功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内皮素-1(ET-1)的水平,升高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桃红四物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功能,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中ET-1、升高NO而发挥作用。
郭栋栋彭代银李珊珊韩岚张艳艳王飞龙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血瘀治疗等效血流动力学
桃红四物汤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清中ET-1,Ang-1,VEGF的影响被引量:38
2017年
目的:观察实验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血清中内皮素1(ET-1),血管形成素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桃红四物汤(TSD)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以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致局灶性缺血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3个剂量组(18,9,4.5 g·kg^(-1))和尼莫地平组(0.02 g·kg^(-1))。连续ig 7 d,采用TTC染色法对脑梗死体积进行检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ET-1,Ang-1和VEGF水平。结果: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小脑缺血梗死体积。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及血浆黏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高、中、低3个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大鼠的血浆黏度;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能显著降低血清中ET-1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Ang-1和VEGF含量。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情况以及促进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的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脑缺血大鼠血清中ET-1,Ang-1,VEGF含量有关。
王飞龙韩岚樊玲汪蒙蒙呙瑜琪郭栋栋吴欢茹彭代银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内皮素1
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大鼠血清NO、子宫组织VEGF的表达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大鼠血清NO和子宫组织VEFG、PI3K/Akt通路的影响,探讨THSWD改善产后血瘀证的"祛瘀生新"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早孕大鼠采用灌胃米索前列醇(100μg/kg)和米非司酮(8.3mg/kg)方法建立产后血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桃红四物汤大、中、小剂量组,LY294002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LY294002组,另取正常受孕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其他组给相应药物,连续给药7d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子宫,用化学法测血清中的NO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子宫中VEGF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测子宫组织中Akt、p-Akt、e NOS的表达。结果:桃红四物汤大、中剂量组明显升高产后大鼠血清NO的含量(P<0.01),具有较明显的量效关系;显著促进子宫组织中VEGF的表达(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能促进产后子宫组织中Akt磷酸化为p-Akt以及e NOS的表达。结论:桃红四物汤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e NOS的活化,促进NO、VEGF生成,产生"祛瘀生新"作用。
韩岚梁杰张艳艳季兆洁李珊珊郭栋栋吴欢茹彭代银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祛瘀生新促血管生成因子
桃红四物汤对不完全流产大鼠子宫复旧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正常分娩模型以及不完全流产大鼠模型,比较两种模型下产后大鼠子宫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差异,探讨恢复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复制不完全流产大鼠模型,观察THSWD对不完全流产模型大鼠子宫恢复的影响,探讨THSWD促进子宫...
郭栋栋
关键词:不完全流产桃红四物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