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珊珊

作品数:17 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四物
  • 9篇四物汤
  • 9篇物汤
  • 8篇桃红四物汤
  • 4篇血瘀
  • 3篇血管
  • 2篇血清
  • 2篇血瘀证
  • 2篇血瘀证大鼠
  • 2篇药效
  • 2篇药效学
  • 2篇药效学研究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正交试验法
  • 2篇芍药
  • 2篇芍药苷
  • 2篇神经退行性
  • 2篇神经退行性疾...
  • 2篇天麻

机构

  • 16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17篇李珊珊
  • 11篇彭代银
  • 6篇梁杰
  • 5篇韩岚
  • 4篇陈卫东
  • 3篇尹登科
  • 3篇李白坤
  • 3篇刘竹青
  • 2篇朱继民
  • 2篇李庆林
  • 2篇朱光宇
  • 2篇郭栋栋
  • 2篇张艳艳
  • 2篇陈孟夏
  • 2篇王飞龙
  • 1篇许钒
  • 1篇刘磊
  • 1篇许二赫
  • 1篇蔡标
  • 1篇朱本藩

传媒

  • 4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桃红四物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初步药效学研究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桃红四物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初步药效学进行研究,优选出桃红四物颗粒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并考察制剂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日后桃红四物颗粒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基础和参考...
李珊珊
关键词:药效总黄酮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
文献传递
正交试验法优选桃红四物汤醇提工艺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优选桃红四物汤的醇提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桃红四物汤的最佳醇提工艺。结果:桃红四物汤的最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8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1.5h。结论:优选出的桃红四物汤的醇提工艺合理、稳定,可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姚亮李珊珊于凡彭代银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醇提工艺正交试验总黄酮浸膏得率
桃红四物汤对药物致不完全流产早孕大鼠的血管生成及Ang-1,Ang-2,Tie-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药物致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模型的大鼠子宫微血管密度,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含量及子宫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方法:SD早孕大鼠采用灌胃米索前列醇(100μg·kg-1)和米非司酮(8.3 mg·kg-1)造成不完全流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等容量蒸馏水)、阳性药物益母草颗粒组(4.3 g·kg-1)、桃红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18.0,9.0,4.5 g·kg-1),受孕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等容量蒸馏水)。连续灌胃7 d后腹主动脉取血及大鼠子宫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Ang-1和Ang-2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子宫组织的Tie-2及微血管密度(MVD)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桃红四物汤显著增加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的血管微密度,显著升高血清中Ang-1,Ang-2的含量,并使子宫组织中Tie-2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桃红四物汤有明显的促进不完全流产早孕大鼠子宫血管新生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Ang-1和Ang-2的浓度及子宫组织中Tie-2的表达相关。
梁杰尹登科李白坤刘竹青李珊珊陈孟夏王晓宇彭代银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ANG-1ANG-2TIE-2
电针头部运动区穴位对亚急性MPTP模型小鼠机械痛阈的干预
2023年
目的探讨通过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穴位,观察对亚急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模型小鼠机械痛阈的变化,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按照30 mg/kg剂量腹腔注射MPTP的方法建立亚急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每日1次,连续5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电针组予以头部运动区穴位电针刺激,疏密波,2/15 Hz频率刺激20 min,连续5 d。采用爬杆试验和旷场试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采用电子测痛仪检测小鼠的机械刺激伤害感受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爬杆总时间均明显延长、旷场试验总路程明显缩短、平均速度明显减慢、黑质内TH表达、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P<0.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爬杆总时间均明显缩短、旷场试验总路程明显延长、平均速度明显提高、黑质内TH表达、机械刺激伤害感受阈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穴位可提高亚急性MPTP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并与电针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有关。
彭晶晶朱本藩李俊李珊珊朱四欢肖顺东杨志来许二赫
关键词:MPTP电针机械痛阈多巴胺能神经元
桃红四物颗粒的初步药效学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复方桃红四物汤颗粒(TSG)的药效学作出初步评价并比较传统水煎液桃红四物汤(TSD)作用的差异。方法通过复制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治疗组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桃红四物颗粒和一定剂量的阳性对照药,观察模型建立的情况,检测相关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探究桃红四物颗粒的初步药效学情况。结果桃红四物颗粒能够降低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有效改善其血流变的功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内皮素-1(ET-1)的水平,升高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桃红四物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功能,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中ET-1、升高NO而发挥作用。
郭栋栋彭代银李珊珊韩岚张艳艳王飞龙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血瘀治疗等效血流动力学
正交试验法优选桃红四物汤的水提工艺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优选桃红四物汤的水提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桃红四物汤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桃红四物汤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优选出的桃红四物汤的水提工艺合理,可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李珊珊李翊彭代银陈卫东韩岚贾步云王飞龙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水提工艺正交试验芍药苷浸膏得率
桃红四物汤对早期闭合性骨折祛瘀生新作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3
2015年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闭合性骨折早期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18,9,4.5 g·kg-1)、麝香接骨胶囊组(0.6 g·kg-1),借由专用的骨折器造成胫骨闭合性骨折,建立大鼠胫骨闭合性骨折模型,给药后观察对骨折大鼠血液黏度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以及TXB2/6-Keto-PGF1α,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取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骨痂微血管生成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明显骨折面缺损,大鼠血液黏度明显升高,血浆中TXB2水平,TXB2/6-Keto-PGF1α明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VEGF浓度略微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麝香接骨胶囊组、桃红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可明显的促进骨折区血管新生和骨折愈合,可明显降低骨折大鼠血液黏度,显著降低血浆中TXB2水平,TXB2/6-Keto-PGF1α,VEGF浓度明显增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尤其是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与麝香接骨胶囊组效果一致(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对胫骨闭合性骨折具有很好的祛瘀生新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桃红四物汤改善血液黏度、减低TXB2/6-Keto-PGE1α,促进VEGF的表达有关。
季兆洁韩岚彭代银陈卫东李珊珊周贞贞朱光宇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骨折愈合血管新生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紫杉醇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肿瘤药物,但由于其水溶性差,临床上应用的注射剂加入聚氧乙烯蓖麻油以增加紫杉醇的水溶性,但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为了解决紫杉醇注射剂中聚氧乙烯蓖麻油的毒性问题,开发紫杉醇新剂型是近年来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研发的一些紫杉醇新剂型,如乳剂、胶束、环糊精包合物、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和药物释放支架等,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陈孟夏尹登科梁杰李珊珊彭代银
关键词:紫杉醇新剂型胶束纳米粒
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大鼠血清NO、子宫组织VEGF的表达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大鼠血清NO和子宫组织VEFG、PI3K/Akt通路的影响,探讨THSWD改善产后血瘀证的"祛瘀生新"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早孕大鼠采用灌胃米索前列醇(100μg/kg)和米非司酮(8.3mg/kg)方法建立产后血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桃红四物汤大、中、小剂量组,LY294002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LY294002组,另取正常受孕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其他组给相应药物,连续给药7d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子宫,用化学法测血清中的NO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子宫中VEGF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测子宫组织中Akt、p-Akt、e NOS的表达。结果:桃红四物汤大、中剂量组明显升高产后大鼠血清NO的含量(P<0.01),具有较明显的量效关系;显著促进子宫组织中VEGF的表达(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能促进产后子宫组织中Akt磷酸化为p-Akt以及e NOS的表达。结论:桃红四物汤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e NOS的活化,促进NO、VEGF生成,产生"祛瘀生新"作用。
韩岚梁杰张艳艳季兆洁李珊珊郭栋栋吴欢茹彭代银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祛瘀生新促血管生成因子
天麻素抑制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铁死亡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H_(2)O_(2)损伤PC12细胞神经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确定H_(2)O_(2)最佳造模浓度,筛选和确定天麻素最佳处理浓度。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总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活力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脂质活性氧(ROS)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5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变化。结果:MTT法实验结果显示,50μmol/L H_(2)O_(2)处理PC12细胞48 h,细胞生长抑制率接近50%;而天麻素(1、5、25μmol/L)预处理4 h可提高H_(2)O_(2)损伤细胞的存活率,且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MDA、GSH、SOD检测结果表明天麻素降低H_(2)O_(2)处理后的MDA水平,并提高SOD和GSH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H_(2)O_(2)损伤后细胞内ROS的含量升高,而天麻素预处理后有效降低H_(2)O_(2)损伤的细胞内ROS的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50μmol/L H_(2)O_(2)处理后PC12细胞的线粒体脊变厚,线粒体体积变小;天麻素预保护处理后,PC12细胞的线粒体形态趋于正常状态。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天麻素预保护后可升高H_(2)O_(2)损伤后GPX4蛋白表达水平,并降低p5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H_(2)O_(2)可通过增加PC12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引起铁死亡;天麻素预保护后可上调细胞内GPX4蛋白表达和下调p53蛋白表达,从而减少细胞氧化应激产生,抑制细胞铁死亡发生而发挥保护PC12细胞的作用。
王幼琳李珊珊王萌郭宇婷程卉程卉李庆林
关键词:天麻素神经退行性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