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雯

作品数:32 被引量:167H指数:9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甲状腺
  • 11篇双能量
  • 8篇淋巴
  • 7篇图像
  • 7篇图像质量
  • 7篇淋巴结
  • 6篇乳头
  • 6篇乳头状
  • 6篇乳头状癌
  • 6篇结节
  • 6篇恶性
  • 5篇双能量CT
  • 5篇肿瘤
  • 5篇腺肿瘤
  • 5篇颈部
  • 5篇甲状腺乳头状...
  • 5篇甲状腺肿
  • 5篇甲状腺肿瘤
  • 4篇胸膜
  • 4篇双能CT

机构

  • 30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作者

  • 30篇赵雯
  • 26篇韩丹
  • 11篇赵卫
  • 9篇蒋悦
  • 7篇江杰
  • 7篇黄益龙
  • 5篇谢晓洁
  • 5篇吴莉
  • 3篇张正华
  • 2篇何波
  • 2篇文亮
  • 2篇杨静
  • 2篇刘超然
  • 1篇吴岩
  • 1篇王应霞
  • 1篇杨亚英
  • 1篇丁莹莹
  • 1篇邓亚敏
  • 1篇段慧
  • 1篇潘晓龙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CT静脉期图像小波纹理分析预测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1
2019年
探讨基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原发癌灶的CT小波纹理分析预测PTC中央组淋巴结(CLN)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TC手术切除及中央组或全颈淋巴结清扫,并对清扫的CLN进行病理检查的250例(307枚结节)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甲状腺CT双期增强扫描.将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160例(189枚)作为训练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的90例(118枚)作为验证集.根据CLN的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使用DeepWise软件手动逐层勾画CT增强静脉期PTC癌结节,每枚结节提取576个小波纹理特征.比较两组间纹理特征参数的差异,手动筛选ROC曲线下面积(AUC)排列前10的小波纹理特征,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并验证,利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CLN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有124个纹理特征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动筛选AUC值排列前10的纹理特征作为最佳特征参数,AUC值为0.599~0.630(P<0.05).以上10个特征间不存在共线性相关,小面积低灰度强调是独立预测风险因素.由静脉期纹理特征构建的训练集诊断CLN转移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693、62.84%、60.47%、62.96%,验证集诊断CLN转移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0.602、64.95%、33.33%、59.32%.结论基于PTC原发癌灶的CT小波纹理分析预测CLN转移可行,并具有一定价值.
沈莎莎韩丹赵伦李秀丽张正华赵雯韦文彦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肿瘤转移纹理分析
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补救非峰值肺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非线性融合(NLB)技术在补救非峰值肺动脉CT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3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64例图像质量主观评分≤3分的肺动脉双能CTA图像(线性融合图像,LB组),将每例患者的原始图像采用NLB技术进行后处理,获得非线性融合图像(NLB组)。比较两组图像上7支肺血管(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左肺上叶动脉、左肺下叶动脉、右肺上叶动脉、右肺下叶动脉)、栓子及背部肌肉的CT值及其标准差(SD)、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主观评分采用5分法,≤3分为非峰值图像。结果:CT显示肺动脉栓塞31例。NLB组7支肺血管CT值、SNR及CNR较LB组提高(P<0.05)。栓子平均CT值NLB组低于LB组,NLB组栓子CNR较LB组升高(P<0.05),而NLB组血管层面背部肌肉平均CT值和SD与L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B组主观评分高于LB组,主观评分提高0.53分(P<0.05)。结论:NLB技术可提高图像质量并增强肺栓子与血管对比度,补救非峰值肺动脉CTA图像。
黄益龙韩丹蒋悦金弋人赵雯赵卫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双能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双能CT碘图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潜能的价值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双能CT碘图形态及功能定量参数评估颈部淋巴结转移(LNM)潜能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95例行颈部双能CT扫描,且术后病理初次诊断为PTM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颈部LNM分为LNM组(59例)和无LNM组(36例)。患者双能CT扫描结果经双能量软件后处理得到碘图,分析CT碘图各形态特征(肿瘤大小、数目、纵横比、形态、结节强化环是否完整、结节是否突破甲状腺包膜、微钙化及强化程度)及其诊断效能。测量动脉期和静脉期PTMC实质成分和同层面颈内动脉的碘浓度(IC)和CT值,计算动静脉期病灶的标准化碘浓度(NIC)和标准化CT值。LNM组和无LNM组间动静脉期IC、NIC、CT值、标准化CT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绘制ROC曲线,分析2期NIC和标准化CT值的诊断效能。结果颈部LNM组和无LNM组的PTMC多发病灶、结节最大径>5.0 mm、纵横比>1、形态不规则、结节强化环不完整及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的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4.965,8.724、11.494、8.097、6.324、23.272,P均<0.05),且与转移潜能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7、0.303、0.348、0.309、0.258、0.495,P均<0.05),且以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诊断颈部LNM效能最高(灵敏度77.9%、特异度72.2%、准确度75.8%)。动脉期无LNM组NICROI和标准化CT值分别为0.29±0.10、0.33±0.11,小于LNM组的0.45±0.15、0.4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91、-3.462,P均<0.001)。静脉期LNM组NIC和标准化CT值均高于无LNM组(t值分别为-3.381、-2.18,P均<0.05)。各项定量参数中,动脉期NIC诊断颈部LNM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14,敏感度为73.5%,特异度为79.2%,此时诊断阈值为0.208。结论双能CT碘图的形态征象和功能学定量参数对术前评估PTMC的颈部LNM潜能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黄益龙赵雯李浚利张正华蒋悦何波赵卫韩丹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双源双能头颅CTA非线性融合系数的优化选择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双源双能量头颅CTA非线性融合(NLB)技术融合系数的优化选择。方法对线性融合(LB)图像主观评分≤3分的51例双能量头颅CTA图像行NLB处理。固定融合宽度ω=200 HU,调整不同融合中心λ后,生成NLB 1~4组(λ=0、80、150、250 HU);固定融合中心λ=150 HU,调整不同融合宽度ω后,生成NLB 5~8组(ω=0、100、200、300 HU)。分别比较LB和NLB各组图像脑血管(颈内动脉床突段、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感兴趣区域(ROI)的平均CT值、SD、SNR和CNR,脑干CT值、SD及空气噪声,并在NLB 1~4和NLB 5~8分别独立选取两组中CNR最高和最低两组(NLB 1和NLB 4、NLB 5和NLB 8)行图像5分主观评分对比。结果 NLB血管ROI的CT值、SNR、CNR均高于LB(P值均〈0.01),且NLB空气噪声低于LB(P〈0.05)。其中,NLB 1~3图像血管ROI CT值及CNR高于NLB 4(P〈0.05),NLB 1血管CT值及CNR最高。NLB 5血管ROI CT值及CNR高于NLB 8(P〈0.05),其中NLB 5血管CT值及CNR最高。而NLB 1~8图像各血管SD和SNR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B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优于LB,且NLB 1较NLB 4对比度主观评分提高0.47分;NLB 5较NLB 8评分提高0.37分。结论双能量头颅CTA采用NLB可提高图像对比度,改善及提高图像质量,并且选用较低融合中心(0~80 HU)和融合宽度(0~100 HU)可获得最高CT值和最佳CNR。
黄益龙韩丹金弋人蒋悦赵雯赵卫
关键词:双能量CT图像质量
细支气管腺瘤24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的发病年龄、部位、影像特征、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免疫表型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变的认识。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24例BA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信息、影像特征、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等进行分析。结果:在24例BA中,男11例,女13例,平均发病年龄56.7岁,结节大小0.1~3.0 cm。21例为单发结节,3例为多发结节;17例为单独发生,7例伴发恶性肿瘤;20例为体检发现,另4例伴有轻微咳嗽、咳痰症状。胸部CT显示:有20例为单发或多发实性小结节、磨玻璃密度结节,2例为稍高密度影,1例斑片状影伴实变,1例囊性灶。典型的病理学特征为上皮细胞和连续性基底细胞形成的双层结构,上皮细胞形态为黏液性、乳头状、纤毛柱状或立方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基底细胞表达P40、P63、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腔面上皮细胞CK7、低分子角蛋白(CK-low,CKL)、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TTF-1(均阳性)。结论:BA是发生于肺的少见良性肿瘤,影像学特征多为实性结节或磨玻璃结节,与早期恶性肿瘤难以鉴别。双层细胞结构与纤毛存在是BA与腺癌的主要鉴别点。
王应霞田扬赵雯张旋
关键词:病理特征临床症状
SAFAIR联合双能量单能谱及非线性优化对比技术提高颈根部图像质量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始数据迭代重建(SAFIRE)-3联合双能CT单能谱或优化对比技术在去除颈根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T双能量增强扫描颈根部有明显伪影的30例患者图像,均采用线性融合SAFAIR-3重建、获得A组图像(SAFAIR-3重建组),之后加行单能谱分析、获得B组图像(重建+单能谱组),或加行双能量非线性优化对比处理、获得C组图像(重建+优化对比组)。分别对A、B、C组图像SD、SNR、CNR及图像质量对比分析。结果A、B、C组伪影区SD、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伪影区SNR、CNR高于A组,噪声低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的SD、SNR及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分及以上的图像少于B组及C组(P均<0.05);B组与C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SAFIRE技术联合单能谱或非线性优化对比技术可减轻颈根部硬化伪影、提高颈根部图像质量。单能谱与优化对比技术在提高颈根部图像质量方面无差异。
杨静韩丹刘超然赵雯金弋人蒋悦邓亚敏赵卫
关键词:颈部伪影
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结合形态学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与常规形态学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31例PTC患者术前行颈部双能量CT双期增强扫描,轴位加三维定位标记短径≥5 mm的中央组淋巴结,术中对应取材和标记,再扫描对应术前的淋巴结,术后得到病理结果后回顾性对CT图像进行研究分析。对淋巴结形态学分析并比较动、静脉期原发病灶、转移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碘浓度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最佳敏感度及特异度的临界值,并比较其与形态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31例共获得一一对应的中央组淋巴结73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51枚,非转移性淋巴结22枚。动、静脉期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标准化碘浓度(NIC)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8、-4.29,P〈0.05;Z=-6.29、-7.31,P〈0.05),而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N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7,P〉0.05)。动脉期NIC诊断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3%、69.4%,与形态学两者联合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达80.2%,特异度为87.8%。结论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对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联合常规形态学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金弋人韩丹蒋悦黄益龙赵雯赵卫
关键词:双能量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HRCT内耳关键性结构定量测量及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与听力正常儿童耳蜗关键性骨性结构定量参数值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收集0~9岁行颞骨HRCT扫描346例(692耳)肉眼诊断内耳骨性结构正常的SNHL及283例(566耳)听力正常头部患儿的图像,横断面测量蜗神经管高度(LBCNC)及宽度(WCNC)、水平半规管骨岛面积(LSCC-ABI),冠状面测量耳蜗高度(CH)。配对t检验比较实验及对照组LBCNC、WCNC、LSCC-ABI、CH测量值差异,ROC曲线确定各测量值异常的诊断阈值,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轻微内耳畸形SNHL患儿耳聋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程度耳聋患者LBCNC、WBCNC、ABI、CH测量值差异。、结果 SNHL组(实验组)LBCNC[(0.56±0.16)mm]、WCNC[(1.71±0.26)mm]、LSCC-ABI[(11.25±1.30)mm]、CH[(4.90±0.43)mm]除LSCC-ABI(P>0.05)外,均小于听力正常组(对照组)(P均<0.05);LBCNC、WBCNC、CH诊断SNHL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诊断阈值分别为0.47mm,1.57 mm,4.32 mm,特异性分别为97%,99%,98%。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轻微内耳畸形SNHL患儿随LBCNC、WBCNC、CH测量值减小耳聋严重程度增加,中-重度{LBCNC[(0.67±0.16)mm]、WCNC[(1.99±0.15)mm]、CH[(5.22±0.11)mm]}、重度{LBCNC[(0.57±0.62)mm]、WCNC[(1.71±0.07)mm]、CH[(4.84±0.29)mm]}、全聋{LBCNC[(0.43±0.12)mm]、WCNC[(1.41±0.07)mm]、CH[(4.31±0.19)mm]}患儿LBCNC、WBCNC、CH值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RCT内耳LBCNC、WCNC、CH测量值可定量评估部分肉眼观察显示骨性结构正常的内耳畸形,且为SNHL耳聋严重程度判断提供有价值信息。
吴莉江杰谢晓洁赵迅冉赵雯陆琳蔡莉韩丹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
双能CT非线性融合技术提高头颅CTA图像质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NLB)技术提高头颅CTA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线性融合(LB)图像不佳或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主观评分≤3分)的53例双能头颅CTA图像行NLB处理,图像分为80kV组、140kV组、LB组及NLB组。测量并计算4组图像颈内动脉床突段、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及脑干的CT值、标准差(SD)、SNR和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分别比较4组间CT值、SD值、SNR和CNR及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LB组与NLB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8±0.47)分vs(3.19±0.59)分,P<0.01]。LB组与NLB组可诊断率分别为69.81%(37/53)、83.02%(44/53),图像优良率分别为0(0/53)、37.74%(2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组间各部位CT值、SD、SNR及CNR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kV组CT值最高,NLB组高于LB组(P<0.05);NLB组SNR、CNR均优于其他3组(P均<0.05)。结论 NLB技术可改善和提高头颅CTA图像质量,提高图像的可诊断率和优良率。
黄益龙韩丹赵雯金弋人蒋悦赵卫
关键词:双能量CT血管造影术
改进医学影像物理学实习教学方法的尝试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专门的物理学教学对影像专业实习生的作用。方法设计一套专门的影像物理学实习教学课程。将该实习课程安排在影像本科生进入影像科实习的第一周。课程前后分别以笔试方式测试学生对影像物理的掌握程度,比较两次测试的平均分数。最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反馈评价。结果拟定的实习课程包含X线、CT、MRI、US以及SPECT与PET物理学内容。课程前后的测试平均分分别为(12.2±2.1)分、(18.8±1.7)分,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01)。调查反馈显示所有学生均对该课程满意,并认为学习时长与强度合适。有助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更加专业。结论专门的影像物理学实习教学能改善教学效果并能为学生所接受,可以整合到影像实习教学中。
文亮赵雯杨亚英韩丹赵卫
关键词: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