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悦

作品数:17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双能量
  • 7篇图像
  • 7篇图像质量
  • 6篇甲状腺
  • 5篇双能量CT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3篇融合技术
  • 3篇乳头状癌
  • 3篇双能CT
  • 3篇头颅
  • 3篇平扫
  • 3篇肿瘤
  • 3篇淋巴
  • 3篇CTA
  • 2篇形态学
  • 2篇腺肿瘤
  • 2篇淋巴结
  • 2篇结节
  • 2篇甲状腺结节

机构

  • 16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蒋悦
  • 14篇韩丹
  • 12篇赵卫
  • 9篇赵雯
  • 8篇黄益龙
  • 2篇张夏
  • 2篇郑冬
  • 1篇谢晓洁
  • 1篇邓亚敏
  • 1篇张正华
  • 1篇何波
  • 1篇杨静
  • 1篇孙桂芳
  • 1篇王丽娟
  • 1篇刘超然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补救非峰值肺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非线性融合(NLB)技术在补救非峰值肺动脉CT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3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64例图像质量主观评分≤3分的肺动脉双能CTA图像(线性融合图像,LB组),将每例患者的原始图像采用NLB技术进行后处理,获得非线性融合图像(NLB组)。比较两组图像上7支肺血管(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左肺上叶动脉、左肺下叶动脉、右肺上叶动脉、右肺下叶动脉)、栓子及背部肌肉的CT值及其标准差(SD)、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主观评分采用5分法,≤3分为非峰值图像。结果:CT显示肺动脉栓塞31例。NLB组7支肺血管CT值、SNR及CNR较LB组提高(P<0.05)。栓子平均CT值NLB组低于LB组,NLB组栓子CNR较LB组升高(P<0.05),而NLB组血管层面背部肌肉平均CT值和SD与L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B组主观评分高于LB组,主观评分提高0.53分(P<0.05)。结论:NLB技术可提高图像质量并增强肺栓子与血管对比度,补救非峰值肺动脉CTA图像。
黄益龙韩丹蒋悦金弋人赵雯赵卫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双能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喉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代替常规平扫诊断喉癌的可行性,以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 4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喉癌患者行颈部常规CT平扫和双能量动、静脉双期扫描,经双能后处理软件处理得到动、静脉期虚拟平扫图,比较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病灶平均CT值、病灶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病灶形态、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常规平扫图平均CT值、病灶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动、静脉期虚拟平扫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静脉期虚拟平扫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平扫图的图像评分均在3分以上,达到诊断要求,与常规平扫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病灶形态、大小、边界、发现病灶内囊变坏死、周围间隙侵犯、骨质破坏及周围淋巴结大小比较无差异。双能量动、静脉期扫描较常规三期扫描辐射剂量降低约0.42 mSv(18.3%)。结论采用双能量CT扫描可在保证喉癌患者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金弋人郑冬蒋悦张夏韩丹赵卫
关键词:喉肿瘤
双能CT碘图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潜能的价值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双能CT碘图形态及功能定量参数评估颈部淋巴结转移(LNM)潜能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95例行颈部双能CT扫描,且术后病理初次诊断为PTM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颈部LNM分为LNM组(59例)和无LNM组(36例)。患者双能CT扫描结果经双能量软件后处理得到碘图,分析CT碘图各形态特征(肿瘤大小、数目、纵横比、形态、结节强化环是否完整、结节是否突破甲状腺包膜、微钙化及强化程度)及其诊断效能。测量动脉期和静脉期PTMC实质成分和同层面颈内动脉的碘浓度(IC)和CT值,计算动静脉期病灶的标准化碘浓度(NIC)和标准化CT值。LNM组和无LNM组间动静脉期IC、NIC、CT值、标准化CT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绘制ROC曲线,分析2期NIC和标准化CT值的诊断效能。结果颈部LNM组和无LNM组的PTMC多发病灶、结节最大径>5.0 mm、纵横比>1、形态不规则、结节强化环不完整及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的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4.965,8.724、11.494、8.097、6.324、23.272,P均<0.05),且与转移潜能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7、0.303、0.348、0.309、0.258、0.495,P均<0.05),且以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诊断颈部LNM效能最高(灵敏度77.9%、特异度72.2%、准确度75.8%)。动脉期无LNM组NICROI和标准化CT值分别为0.29±0.10、0.33±0.11,小于LNM组的0.45±0.15、0.4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91、-3.462,P均<0.001)。静脉期LNM组NIC和标准化CT值均高于无LNM组(t值分别为-3.381、-2.18,P均<0.05)。各项定量参数中,动脉期NIC诊断颈部LNM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14,敏感度为73.5%,特异度为79.2%,此时诊断阈值为0.208。结论双能CT碘图的形态征象和功能学定量参数对术前评估PTMC的颈部LNM潜能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黄益龙赵雯李浚利张正华蒋悦何波赵卫韩丹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双源双能头颅CTA非线性融合系数的优化选择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双源双能量头颅CTA非线性融合(NLB)技术融合系数的优化选择。方法对线性融合(LB)图像主观评分≤3分的51例双能量头颅CTA图像行NLB处理。固定融合宽度ω=200 HU,调整不同融合中心λ后,生成NLB 1~4组(λ=0、80、150、250 HU);固定融合中心λ=150 HU,调整不同融合宽度ω后,生成NLB 5~8组(ω=0、100、200、300 HU)。分别比较LB和NLB各组图像脑血管(颈内动脉床突段、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感兴趣区域(ROI)的平均CT值、SD、SNR和CNR,脑干CT值、SD及空气噪声,并在NLB 1~4和NLB 5~8分别独立选取两组中CNR最高和最低两组(NLB 1和NLB 4、NLB 5和NLB 8)行图像5分主观评分对比。结果 NLB血管ROI的CT值、SNR、CNR均高于LB(P值均〈0.01),且NLB空气噪声低于LB(P〈0.05)。其中,NLB 1~3图像血管ROI CT值及CNR高于NLB 4(P〈0.05),NLB 1血管CT值及CNR最高。NLB 5血管ROI CT值及CNR高于NLB 8(P〈0.05),其中NLB 5血管CT值及CNR最高。而NLB 1~8图像各血管SD和SNR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B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优于LB,且NLB 1较NLB 4对比度主观评分提高0.47分;NLB 5较NLB 8评分提高0.37分。结论双能量头颅CTA采用NLB可提高图像对比度,改善及提高图像质量,并且选用较低融合中心(0~80 HU)和融合宽度(0~100 HU)可获得最高CT值和最佳CNR。
黄益龙韩丹金弋人蒋悦赵雯赵卫
关键词:双能量CT图像质量
SAFAIR联合双能量单能谱及非线性优化对比技术提高颈根部图像质量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始数据迭代重建(SAFIRE)-3联合双能CT单能谱或优化对比技术在去除颈根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T双能量增强扫描颈根部有明显伪影的30例患者图像,均采用线性融合SAFAIR-3重建、获得A组图像(SAFAIR-3重建组),之后加行单能谱分析、获得B组图像(重建+单能谱组),或加行双能量非线性优化对比处理、获得C组图像(重建+优化对比组)。分别对A、B、C组图像SD、SNR、CNR及图像质量对比分析。结果A、B、C组伪影区SD、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伪影区SNR、CNR高于A组,噪声低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的SD、SNR及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分及以上的图像少于B组及C组(P均<0.05);B组与C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SAFIRE技术联合单能谱或非线性优化对比技术可减轻颈根部硬化伪影、提高颈根部图像质量。单能谱与优化对比技术在提高颈根部图像质量方面无差异。
杨静韩丹刘超然赵雯金弋人蒋悦邓亚敏赵卫
关键词:颈部伪影
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结合形态学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与常规形态学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31例PTC患者术前行颈部双能量CT双期增强扫描,轴位加三维定位标记短径≥5 mm的中央组淋巴结,术中对应取材和标记,再扫描对应术前的淋巴结,术后得到病理结果后回顾性对CT图像进行研究分析。对淋巴结形态学分析并比较动、静脉期原发病灶、转移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碘浓度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最佳敏感度及特异度的临界值,并比较其与形态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31例共获得一一对应的中央组淋巴结73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51枚,非转移性淋巴结22枚。动、静脉期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标准化碘浓度(NIC)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8、-4.29,P〈0.05;Z=-6.29、-7.31,P〈0.05),而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N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7,P〉0.05)。动脉期NIC诊断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3%、69.4%,与形态学两者联合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达80.2%,特异度为87.8%。结论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对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联合常规形态学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金弋人韩丹蒋悦黄益龙赵雯赵卫
关键词:双能量
双能CT非线性融合技术提高头颅CTA图像质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NLB)技术提高头颅CTA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线性融合(LB)图像不佳或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主观评分≤3分)的53例双能头颅CTA图像行NLB处理,图像分为80kV组、140kV组、LB组及NLB组。测量并计算4组图像颈内动脉床突段、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及脑干的CT值、标准差(SD)、SNR和CNR;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分别比较4组间CT值、SD值、SNR和CNR及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LB组与NLB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8±0.47)分vs(3.19±0.59)分,P<0.01]。LB组与NLB组可诊断率分别为69.81%(37/53)、83.02%(44/53),图像优良率分别为0(0/53)、37.74%(2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组间各部位CT值、SD、SNR及CNR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kV组CT值最高,NLB组高于LB组(P<0.05);NLB组SNR、CNR均优于其他3组(P均<0.05)。结论 NLB技术可改善和提高头颅CTA图像质量,提高图像的可诊断率和优良率。
黄益龙韩丹赵雯金弋人蒋悦赵卫
关键词:双能量CT血管造影术
成人鼻咽喉部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的CT表现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成人鼻咽喉部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24例成人鼻咽喉部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总结病变部位、形态、增强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特征。结果:成人鼻咽喉部鳞状上皮乳头状瘤CT主要表现为黏膜弥漫均匀增厚肿胀,部分可形成结节或肿块,临近腔隙变窄,周围脂肪间隙存在,增强扫描呈均匀性轻中度渐进性强化(强化CT值20~45HU),若恶变则动脉期明显强化(强化CT值>45HU)或不均匀强化。结论:成人鼻咽喉部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可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蒋悦金弋人韩丹黄益龙张夏
关键词: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双能量CT增强扫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价值初探
[目的]1、探讨双能量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2、评价双能量CT增强扫描定量参数测定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3、定量评价非线性融合技术对甲状腺微小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
蒋悦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双能量图像质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文献传递
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补救非峰值头颅CTA图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Non-LinearBlending,NLB)补救非峰值头颅CTA图像(图像主观评分≤3分)的价值.方法 SOMATONMDefinitionFlashCT头颅CTA双能扫描.管电压80和...
黄益龙韩丹金弋人赵雯蒋悦赵卫
关键词:双能量CT图像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