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用药
  • 4篇用药频度
  • 4篇销售金额
  • 3篇药物
  • 3篇卫生中心
  • 3篇精神卫生
  • 3篇精神卫生中心
  • 2篇精神病
  • 2篇精神病药物
  • 2篇抗精神病
  • 2篇抗精神病药
  • 2篇抗精神病药物
  • 2篇病药物
  • 1篇抑郁
  • 1篇贫血
  • 1篇缺铁
  • 1篇缺铁性贫血
  • 1篇精神科
  • 1篇精神科药物
  • 1篇精神科用药

机构

  • 4篇河北省精神卫...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西白求恩医...
  • 1篇河北省精神卫...

作者

  • 5篇徐娜
  • 4篇栗克清
  • 4篇张云淑
  • 4篇王健
  • 1篇赵荣生
  • 1篇门鹏

传媒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某省级精神卫生中心2002年~2011年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频度分析
目的了解和分析华北某省级精神卫生专科机构2002年011年10年间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为精神科药物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该机构2002年、2006年和20 11年3个年度的药品出库记录,以限定日剂量(DDD...
张云淑王健徐娜栗克清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用药频度销售金额
文献传递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2002-2011年抗抑郁药用药频度分析
目的了解和分析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2002年011年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抑郁药物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该机构2002年、2006年和2011年3个年度的药品出库记录,运用药物经济学用药频度分析方法(DDDs...
张云淑王健徐娜栗克清
关键词:抗抑郁药用药频度销售金额
文献传递
华北地区某省级精神病医院十年来精神科用药频度分析
目的了解和分析华北某省级精神卫生专科机构2002年011年10年间各类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情况,为精神科药物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该机构2002年、2006年和2011年3个年度的药品出库记录,以限定日剂量(DDD...
张云淑王健徐娜栗克清
关键词:精神科药物用药频度销售金额
文献传递
新型静脉铁剂的安全性:一项系统评价再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系统评价的方法学和证据质量,对新型静脉铁剂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再评价,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静脉铁剂安全性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9月。采用AMSTAR 2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对结局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本研究最终共纳入6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AMSTAR 2评价结果表明,2篇为方法学高质量、3篇低质量,1篇网状meta分析不适用该评价工具。妊娠期患者中,羧基麦芽糖铁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使用蔗糖铁(RR=0.53,95%CI:0.35~0.80,I^(2)=0%,P=0.003);慢性肾病患者中,纳米氧化铁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传统补铁制剂(Hedge’s g=-0.242,95%CI:-0.521~0.037,Z=-1.699,P=0.0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与右旋糖酐铁(RR=6.60,95%CI:1.91~220.00)、异麦芽糖酐铁(RR=7.90,95%CI:2.1~28.0)、蔗糖铁(RR=9.40,95%CI:2.3~33.0)以及纳米氧化铁(RR=24.0,95%CI:2.5~220.0)相比,羧基麦芽糖铁低磷血症发生率显著增加;与羧基麦芽糖铁(RR=0.59,95%CI:0.39~0.90)和蔗糖铁(RR=1.12,95%CI:0.90~1.40)相比,异麦芽糖酐铁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显著降低。结论总体来看,新型静脉铁剂在总体不良事件、心血管不良事件、消化道反应等方面可能优于传统铁制剂。新型静脉铁剂中,异麦芽糖酐铁具有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较低,而羧基麦芽糖铁低磷血症风险较高。
高伟祺徐娜徐娜姜丹门鹏门鹏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安全性
某省级精神卫生中心2002—2011年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频度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某省级精神卫生中心2002—2011年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为精神科药物使用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2002、2006、2011年度的药品出库记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运用药物经济学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并结合药品总销售金额,对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机构抗精神病药物选择范围逐渐增加,2011年较2002年抗精神病药物品种增加了33.33%(4/1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占品种数由2002年的25.00%(3/12)上升至2011年的56.25%(9/16)。抗精神病药物的销售金额及DDDs呈现上升趋势,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6.71%和4.51%。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销售金额(30.39%)和DDDs(15.71%)稳步增长,其构成比也相应增加,而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销售金额(-12.68%)及DDDs(-13.95%)呈负增长态势。2011年DDDs排名前5位的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分别是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价格日趋合理,除氯氮平外其余药品总销售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的比值(B/A)整体呈上升趋势,至2011年利培酮和喹硫平B/A≥1。结论该机构使用的主要抗精神病药物已经由传统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转向以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为主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根据药物使用趋势,建议卫生行政部门适时调整医保药物政策。
张云淑王健徐娜栗克清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用药频度销售金额
共1页<1>
聚类工具0